分享

一片伤心画不成

 黎荔专辑 2021-12-17

一片伤心画不成

黎荔


伤心,这微妙的感觉谁也说不清。
 
生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心脏仅仅是一种爱和痛苦的象征物,真正的痛苦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中显现出来的。但是,面对消极情绪,一个人的胸腔确实会有痛感,“伤心”二字真实不虚。当悲伤情绪来袭,感觉心胸在翻腾,感觉胸骨后闷痛,有时隐隐作痛,有时心痛如绞,有时如烈火在胸中燃烧……为什么会这样?科学的解释是当压力出现时,身体大量释放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使心脏受到攻击。这时,心脏的跳动能力突然“滑坡”,可伴有剧烈胸痛或心悸、呼吸困难这些类似心脏病病发的症状。
 
痛觉是一种“感觉”,要建立在“意识”之上。我们或许可以简单的把痛觉理解为神经对外界的一种反馈,可有些时候人体并没有受到触碰,却能“感受”到痛。所以,有时候痛其实是一种情绪的负面反馈。当一个人失去至亲至爱的时候,他那种心碎的痛觉,是真真切切的。“心痛”这个词,并不是随随便便创造,而是一种真实的境遇。所谓伤心,就是外表看上去一片完好、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内里,已经是broken的,对于这个世界。


 
熙熙攘攘的人群,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伤心史。有的心灵,是那样懒洋洋毫无生气,麻木毫无触感,飞快毫无停留的意思,所以,可追忆的不太少,肯伤心的不太多双手一摊之后,反而心境平和,偶有的失落伤心,只是浅尝辄止。有的心灵,天生过于敏感,Care too much于是,一次次的,对人性失望;一次次的失望,被逼到了精神的维谷,眼看自己的心碎成一瓣一瓣的,而竟然不能够做任何事,只能走入长夜漫漫。有的心灵,伸展得寥廓广大,不在乎个人的得失,却总为别人的命运、家国的命运而叹息。当他们在残秋薄暮、冬雪逆旅,登临落日楼头、黍离旧宫,看到别人不愿看、不忍看、更不敢久看的衰图残景,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的种种沧桑悲慨便涌上心头,笼罩天地,拂逆不去,浓得化不开。风雨江山之外,总有许多无法把控的事情和情绪,许多无法超越的现实和理想,万不得已,无法释怀。看了许多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了许多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屋舍庙宇、舟车路桥他们会无来由地叹息道:万物皆有伤心处。”在我的印象中,杜甫、屈原、曹雪芹、鲁迅皆是这样的人。他们是伤心人别有怀抱,他们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人。想起有句古诗“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世间无数大画家,谁也难画出这一片沉郁顿挫的伤心之感,这一片“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发现一个事儿;伤心的人,恐惧的人,愤怒的人,都是执着的人。不执着的话就让那些伤心愤怒恐惧的念头和情绪过去了,哪里会纠结其中无法自拔呢?佛陀说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可是,凡尘中人,哪有那么容易翻然领悟,还不是依然苦苦执着,追问不休,难以解脱。春去秋来时光易逝,自己无能无力,无法释怀;风雨交加江山动荡,万分心忧,无法释怀;春花秋月相思成疾,爱成离殇,无法释怀……这些无法完全释放成“空”的情感,这些悟不透彻的情感,万不得已,排遣不去,有什么办法呢?
 
就要立秋了,当秋风凄厉、秋虫哀鸣,在染透秋色的密林里,不久就将铺满长眠的松针与伤心的银杏。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怀着春心上路,定有人揣着伤心远游;有人在喧闹之间漫游,定有人不属于任何欢宴。从脚踝升到心脏的伤心,撕肝裂肺的伤心,那些内心的波涛汹涌,那些惊心动魄的暗流与旋涡,都在地下奔腾,我们看不到的,是心伤,心悸,看到的是一个人平静的表面。这种境况,只能自愈,谁也帮不了伤心人。当下自愈不了,只能继续等待,任何悲伤的化解,都需要表达和时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