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有各种情绪:高兴的、快乐的、悲伤的、愤怒的、热闹的、安静的……这每一种情绪,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因为,正是我们拥有这许多不同的情绪,我们才能成为性格生动、心灵丰富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每一种情绪都有其意义所在,即使是我们认为负面的情绪,也是人格构成中不可或缺的,比如愤怒——这被认为是“所有情绪中最令人憎恶的、最狂暴的”。愤怒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这种情绪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而且常常会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情绪。不管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应激反应。作为一种大脑模式,应激反应一旦被激活,就会以闪电般的速度被释放出来。我们都有过那种经历,当被一种暴怒的情绪所席卷的时候,脾气上来了,控也控制不住,肾上腺素升高,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热血沸腾,愤怒如一道闪电伴随着雷电的轰鸣,愤怒如一匹奔腾的烈马发出嘶鸣般的吼声。这时候人是很不理性的(人的七情六欲都源自潜意识),当我们表达极大的愤怒的时候,那是像龙卷风过境一样摧枯拉朽的情绪反应。之后我们的意识可能也不太记得,自己暴怒的经过。记得作家毕淑敏说过:“喜可以伪装,愁可以伪装,快乐可以加以粉饰,孤独忧郁能够掺进水分,唯有愤怒是十足成色的赤金。它是石与铁撞击那一瞬痛苦的火花,是以人的生命力为代价锻造出的双刃利剑。”的确,愤怒是与生俱来的生存本能,是人类在原始人时期留下来的。作为人类最原始的表达方式,愤怒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嘶吼,很难作伪,很难掩饰。从一个人愤怒的点、愤怒的方式、愤怒的内容、愤怒的发泄等都可以“管中窥豹”,看清一个人真实的自我。说愤怒是“双刃利剑”,因为任何形式的愤怒,都隐含着一种对环境和周围世界的攻击性。在愤怒这一情绪的支配下,个人的理性思维来不及反应,就会做出攻击性等伤害性行为。这股能量必须要表现出来,或透过尖声大叫,或透过打砸东西,或透过伤人伤己……心理学家鼓励人们在生气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愤怒,而非压抑自己的愤怒,不过不是用猛烈的方式,而是用有建设性的方式。否则,无法倾泻的这股生理和心理能量,可能会闷在人体的内部,持续耗损身体,直到身体出状况为止,愤怒能把人折磨得躁郁无比,虐心虐肺如在深渊;或者,这股被压抑的能量也会蓄积着,默默等待一次总爆发和总清算。如同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如此温顺的小动物也会有恐怖的一面。长久以来像一只绵羊一样对待他人的老实人,也有他愤怒的时候,而且愤怒起来像一只豹子,因为他已到了忍无可忍之时。 常说愤怒出诗人,愤怒使人想抒发愤懑之情,所以会写诗,诗歌只是压抑的能量寻找到的一个出口。在人类的社会文化中,愤怒往往是被压制的,所以敢于体验和表达愤怒之情的人,某种程度上都是有力量的人,不作伪的人,忠实于自我的人。说到历史上最具有愤怒能量的人,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晚明一代狂人徐渭。徐渭的心中郁积了太多的愤懑和不平,难以自拔,在发狂的状态下,他先后自杀了9次,同时寄情于酒和书画,抒发他心中的怨恨。站在徐渭泼墨大写意的画作前,你会感到他画的葡萄、石榴、瓜、萝卜、豆、蟹、鱼等等,都带有一股愤怒之气。徐渭画雨中芭蕉,用急风暴雨的笔墨倾盆而下,将上下两边压成边线,造成一种挤压感,在这种挤压下,芭蕉的墨色挤往两边,显得生气勃勃,且有一种狂放躁郁之感。还有徐渭画的墨葡萄,我没有见过那么愤怒的葡萄,葡萄叶被徐渭用豪放泼辣的水墨技法随意点来,浓淡交错,造成错落生动的气势,再配以密集圆润的葡萄,以及墨叶间肆意狂舞的一首行草提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看这《墨葡萄图》是一种什么感觉?如黑云翻墨,如雨溅雹飞,如空谷长啸,如暮鼓急声,这已经不是在看画,而是看一个狂纵难驯的愤世者纵横泼洒着他内心的狂野、激愤和无尽的落寞,通篇的墨色淋漓都是无声的呐喊。那些用淡墨破浓墨, 或用浓墨破淡墨的墨色对比,好像在苦苦寻找一个突破口,要把所有压抑愤懑之气从胸中一泄而出。徐渭的愤怒至今力透纸背,只要你看一眼他的书画,你的心脏就会被那生机勃勃的愤怒,毫无防备的彻底击穿。愤怒在带来伤害的同时,也带来力量,管理好愤怒这一情绪,使之发挥正向的力量,这样的愤怒就是有意义的:体验和表达愤怒的意义在于捍卫自我存在的权利。愤怒是一个破坏的过程,然而不破不立,如果愤怒去到了本该去到的地方,一切便将重新归于平静。发现我们人类有很多心理、身体机制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能帮助传播基因,而不是因为它们能让我们更幸福、更健康。比如嫉妒、焦虑、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会让我们的心灵饱受煎熬,但由于它们是有能量的,能提高我们生存和繁衍的机会,从而更广泛地传播基因,因此至今仍然牢牢地安营扎寨在我们心里。这些平时被我们称为消极的东西,其实也是一份宝藏。生存是第一位的,生命进化的目标是让我们活着,而不仅仅为了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