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桩治霾,长三角发起新能源汽车推进联盟

 华东局 2021-12-17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本文首发于上海观察app华东局栏目。华东局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长三角联手治霾又添创新务实举措。记者从正在金华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16次市长联席会议上获悉,占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1/3比重的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发起设立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联盟,致力于破解充电基础设施充电兼容、交易支付互联互通等问题。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站在“风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着重强调“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的一个标志性行业,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力度。而去年召开的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也决定,着力推进长三角地区交通设施低碳发展。从实际情况看,新能源汽车市场资金涌动,大手笔频频。截至去年年底,长三角已建成充电桩数量超过3.7万个,占全国比例超过70%。而且,充电桩设施还将继续呈现暴增之势,仅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将在现有2.17万个基础上至少增加21.2万个。其它城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力也迅猛,目前杭州90%以上公交车为新能源汽车,今年年底杭州剩余公交车也将全部更新为新能源汽车。

但迅猛发展的同时,问题也突出。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调研报告,目前长三角现有充电桩标准差异大,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对于统一的支付方式缺乏共识,对互联互通公共平台参与运营也存在顾虑。另外,整车企业对于数据开放有所顾虑,诸多问题直接导致车主找桩难、充电难、支付难,抑制了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积极性。

上海新能源汽车推进办公室刘建华告诉记者,年初,国家出台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但这些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目前行业内对于标准尚有不同理解,这导致所呈现的产品在互通兼容上存在差异。因此,在占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1/3比重的长三角三省一市率先达成标准统一共识尤显必要。据悉,此次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联盟,牵头成员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公共充电桩联席会议办公室、江苏省汽车工业办公室、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合肥市学技术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联盟倡议:长三角新能源联盟城市之间,要开放公平的使用环境,鼓励公平竞争;统一充电桩标准;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一起推动长三角微公交和分时租赁业务的发展;建立长效机制,成立长三角新能源推进联盟等。据上海市合作交流办公室主任、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秘书长姚海介绍,联盟将联合长三角30个城市,借力“互联网+”,一起推动分时租赁、微公交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