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本文首发于上海观察app原点栏目。原点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昨天,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后的中午,西栅景区门外的民宿前台,电话响个不停。来电个个都在问,景区对游客开放了吗?还有人问,现在来还能碰见马云吗? 盛会刚结束的周末,乌镇又迎来汹涌客流。镇上的大多数人们,觉得人流如常,乌镇如故。但他们也不否认,乌镇这3年,“和老早不一样了”。本地面馆老板黄阿姨指了指马路对面的众创空间,示意记者看橱窗里的无人机和机器人。众多显示屏五彩斑斓,衬得附近的小杂货铺和土菜馆,有些不真实。 类似的众创空间,在小小乌镇,近年诞生了6家。从西栅景区出去,沿着大路走,还能经过互联网医院、浙江省大数据交易中心的门面;路过乌镇大桥时,往北望,老房子大多挂上了民宿的招牌,据乌镇旅游公司的“老乌镇”邵云估计,乌镇大小民宿已不少于1000家;若坐车往桐乡去,能在桐乡汽车站附近看到乌镇互联网产业园,一个县级市,竟有百余家互联网相关企业。 很多当地人关心,如何最大限度放大互联网红利?而黄阿姨最大的欣慰,是儿子去年从杭州回来了,就在一家“金融创业咖啡馆”,谋了一份工作。 80后的桐乡人陈聪也很高兴,他从杭州回家,经营互联网科技公司,并把一副聋哑人手语翻译手套,带去了前几日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2009年大学毕业时,他也想过回家,可找到的工作是一家纺织企业的网管,月薪1800元,和纺织厂流水线车工差不多。 记者观察,年轻人回乌镇,这才是最灵动、最根本的变化——江南乡镇,一些有山水,白墙乌瓦江南水乡;一些有产业,机器轰鸣车水马龙,可当地人都知道,但凡去了上海等大城市的年轻人,几乎都不回老家。政府部门负责人统计过嘉兴籍大学生返乡的数据,前几年的最低点在10%左右,而去年的这个数字,是60%左右。 或许,当地年轻人的回归,可以对长三角各乡镇有所启示——产业集群的特色小镇,在互联网技术拉近空间、降低成本之后,如何求新求变? 曾被婉拒的年轻人 几年前,外出读完大学的年轻人,并不考虑回来。若是回乌镇,要么进旅游公司,要么当老师或者公务员;国营丝厂、铁锅厂早已关门,去民营企业打工,又没啥意思。附近的濮院镇有毛衫市场,屠甸镇是纺织企业的集聚区,开车经过,便能看到街上数十家小企业的招牌,若不是“二代”回家接手家族企业,也没什么本地大学生加入。 身处上海和杭州之间,地理位置优势也牵走了本地的人才。回来做什么呢?2009年,陈聪难以找到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对口的工作。明明羊毛衫、家纺和皮革企业不少,可大多数小企业主觉得,吃饭、喝酒、唱歌便能与原料商、经销商处好关系。网络?是看不见的虚幻。 有纺织企业给陈聪开了1800元的月薪,请他维护在某批发网站上的推广信息。老板说,工作内容很简单,收发邮件,回答客商咨询。这是一个低门槛、没啥技术含量的岗位,和流水线上的车工没有本质区别。陈聪不干,只能留在杭州,进了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 一年多之后,陈聪回来了,他无意中见证了家乡萌生的互联网需求,他开始被需要——有朋友和陈聪诉苦,干了一整年,赚的钱都在货上,屯在仓库里;大批家纺企业主动或被动地,要求在电商平台上建网店,产品如何营销、如何被更好地搜索到,都需要专业的电商人才。这一波电商风潮,还带动了企业的信息化,不少工厂开始要求建立办公自动化平台,让内部人员方便共享信息,协同做工。 有老板惊讶地发现,原本不屑一顾的小厂,因为搭上电商零售平台,销量竟然超过了传统的批发渠道。长三角原本就是制造业集聚之地,以信息技术促生产、以互联网平台推进营销,是最便捷的转型升级路径。 80后的陈聪在屠甸镇给家纺企业做电商包装和软件外包时,附近濮院镇的90后张成超,也开始做父辈从不敢做也不相信的事,他打算把整个濮院羊毛衫市场搬上网络,打破原辅料供应商、制造企业、采购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014年,陈聪和张成超都在跑业务,把模式和理念讲给父母辈的企业主听,很多人将信将疑。毛衫、家纺企业的传统销售都是要“熬年关”的,他们在办公室婉拒两位年轻人:过了年再看看吧。 一场大会带来的新变 2014年,当地人谁也预料不到,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要在乌镇开。80后老板黄吕强的数家民宿,被杭州一家鼎鼎有名的互联网大公司员工“包场”3天,他才反应过来。为了互联网“大佬”们的齐聚,该公司来乌镇的员工,竟达100多人。 偶尔,黄吕强也会与这群互联网从业者聊天,他发现民宿不跟上互联网不行——网络预订量在一两年间,从30%不到猛增到70%以上。 当时,黄吕强刚刚回乡创业不久,他原本在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回乌镇开民宿,当年不过是他“全国布局”的一个点。 他是土生土长的乌镇人,老家便在西栅景区内。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他发现乌镇的潜力迅速爆发,小时候他从未想过老家的街面能达到这种水准,污水垃圾统统不见,绿树鲜花从高速公路下匝口一路延伸到景区,道路条条平整。他使出了当年在房地产公司那套“土地储备”的方法,盘下乌镇十多家店面,在饭店民宿之外,还打算开出小吃街和酒吧街。乌镇房租大涨,靠近西栅景区大门的慈云路,位置较好门面房的年租金涨了一倍。 他觉得,互联网大会给乌镇民宿上了“双保险”,一是知名度大增,客流量维持高位;二是有了互联网这个“武器”——3年前,小镇上并不流行手机支付,如今随便找一家小面馆,各种付款方式都齐全;手机“扫一扫”来租借自行车,在乌镇已是“小儿科”;西栅景区的车船调度也可以“扫一扫”;借用雨伞和充电宝,依旧可用手机搞定。半个月前,国内一家大型通信企业把客户答谢会选在乌镇,带来了上万名员工和供应商,乌镇客流达到最高峰水平。在乌镇,类似的年会、答谢会、展示会正越来越多。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也是张成超的“成名战”。大会上,他运作了一场成功的营销——在一场论坛结束时,快步上台,给马云和李彦宏送上自家网络平台上的毛衫,并附上自己的一封创业信,开头是“淘宝或者微信朋友圈都还找不到这种工艺的毛衫”,“生产原料也是通过百度都无法检索直达的”…… 在家门口,他想给乌镇隔壁的濮院镇争口气,送的毛衫用了无缝毛衣技术和立体数码印花,原料供应和技术来自他搭建的物联网平台——类似的产业集聚小镇并非只是简单小作坊集群,也有互联网创新的因子。 乡镇青年的雄心 一场互联网大会,牵动了多少乡镇青年的雄心。 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乌镇所在的嘉兴市开始萌动“互联网经济强市”的想法。陈聪也按捺不住,他从软件外包的业务中跳出,参与桐乡市总工会的“互联网+”项目,想要用互联网的方式,创新传统工会的工作模式,激活桐乡数十万工会会员的活力,并从中寻求商机。 他心底深处的另一层想法,是要做出点名堂,参加第二年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让自己的理念和成果,在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舞台上展示,对年轻人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虽然第二年,他觉得“工会+互联网”有些拿不出手,但也以专业观众的身份,参观了博览会。今年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他终于在博览会上有了一个小小的展台,展示公司新研制的聋哑人手语翻译手套——比划手语,就有“要不要喝咖啡”,“谢谢”等语音不断传出。手套尚未投入量产,陈聪已成“网红”,不断有媒体和观众来询问。他的公司,设在乌镇互联网产业园,有了更年轻的本地员工,尽管人才瓶颈还在,公司的研发中心还在杭州。 偶尔,陈聪会想起当年回老家只能在家纺工厂求职的情景。如今,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至少有回乡寻找“正经”工作的机会。 小镇尤其需要新理念的年轻人。 濮院的毛衫市场,成名已至少十多年,细分领域内采购和销售的行规早已成形,可张成超搭建对接供货商和销售商的网络平台,搅动了一番,短时间聚合数万条企业信息和购销资源——老一辈在毛衫工厂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或许深知染色的工艺和销售的窍门,或许熟识十多家供货商和采购商,却不善于用互联网思维来整合信息。 黄吕强也在绞尽脑汁地创新,想尽可能在乌镇的民宿中加入新的互联网技术。他问刚从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出来的记者:刚刚展出的无人车,是否可以用于高铁站接客人?人脸识别技术,能否让客人刷脸入住?一旦技术和商业化模式成熟,他就想试试。 不仅是传统制造业和民宿,传统手艺也依靠年轻人创新。31岁的乌镇青年钱利淮放弃了杭州的工作,回老家编竹匾,这是祖传的手艺,西栅景区里引得游客纷纷拍照的5米直径大竹匾便是他父母做的。继承祖业,家人却反对,因为“篾匠没前途”,直到前几个月,他开始用当地一家创业茶馆的“乌镇创业TV”直播来传授技艺,父母才觉出“奔头”。 “回乌镇”的示范意义 可以料想的是,有能耐的年轻人能改变的,还会更多。产业做出特色,并搭上互联网转型升级,小镇吸引力在增强。但是,要以一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启示和机遇,来带动产业,继而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毕竟是一个急不得的过程。 比如,有乌镇当地老百姓不屑于近3年出现的新鲜事物——“互联网医院看不了病,进门后一番折腾,说预约了天津某位专家,要一周后再来”,那还不如去桐乡第三人民医院,立刻能面对面地和医生沟通,让人心里踏实…… 还有大数据交易中心的大屋子,在互联网大会闭幕一天,发布了首批7个产品,可产品内容,似乎只有专业人员才看得懂…… 还比如,曾有人将互联网产业等同于电商平台乃至淘宝店。记者了解到,距离乌镇不远的某乡镇曾打造电商中心,结果招来一栋楼的淘宝店,一年过后大多倒闭,如今几乎成了一栋仓库。 乌镇某众创空间的负责人坦言,孵化器中的大多数创业者,是奔着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来的,尤其求在大会期间有“曝光度”。毕竟,类似的创业项目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似乎有点不太起眼,而在这里,平日也常有各类代表团前来参观,“被看见”的机会多。 另外,很多到乌镇的创业者和加盟者,期待最新的互联网政策红利。嘉兴的谋划,是创建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乌镇为核心,还要带上嘉兴科技城以及若干特色小镇和功能区。当地“互联网经济强市”的探索,确有显著成果。比如全长280公里的沪杭量子商用干线在桐乡开工建设,最先进的量子通信技术,目前可以抵御任何形式的信息窃取。重量级的某量子科技的公司也已落户桐乡。 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固然重要,但乌镇的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更应该示范的,或许不仅是高大上的科创园区和孵化器,而是探索如何在有特色的传统江南小镇,利用好年轻人带来的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转型升级,惠及百姓。若乌镇的旅游、濮院的毛衫、屠甸的家纺都能各显神通地“互联网+”,则长三角各有特色的产业小镇都能受乌镇的启发,求新求变。 做事终靠人。而当下要做的,是吸引有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年轻人,携互联网春风搅一搅——濮院毛衫市场是一个论资排辈的地方,90后张成超原本与老板们谈理念谈业务,没人搭理,第一届互联网大会送了马云毛衫后,老板们终于肯客气地跟他接触,可谈话的第一句大致都是:你背景很深啊,和马云怎么结识的? 这依旧是传统工厂主的营销思维。张成超笑而不语,他想,互联网之变,空间还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