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浔一百多年后再度盯牢上海,绝不只是古镇、丝和湖笔这“老三篇”

 华东局 2021-12-17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本文首发于上观新闻app华东局栏目。华东局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南浔不难寻。从上海市区出发,向青浦方向,过江苏吴江,便是湖州市南浔区,它是湖州接轨上海的“桥头堡”。稍有点年纪的南浔人,说起上海都很亲近,他们的结婚首饰肯定是去上海买的,以前“啥时候结婚”后的第一问,便是“上海去过了吗”;老上海人对南浔也熟悉,都说南浔那丝绸、湖笔、实木地板,都是在上海滩响当当的产品。 

在南浔采访,人们不禁谈起正在施工中的沪苏湖高铁。他们都知道,未来上海到南浔,高铁最快不过半小时。多年来,南浔迫切期待着能与上海亲近:2003年南浔成为湖州市辖区,设区之初的大会便在主席台两侧写上“接轨大上海,建设新南浔”的标语,多年后犹在。这也是南浔一贯的发展思路——

从上海开埠之初,南浔用“一根丝”连上了上海。南浔文史学者陆士虎告诉记者,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大批的南浔产的生丝通过上海出口,上海约七成的丝行由南浔人经营,他们成为上海滩的巨富,乃至上海的两个标志性繁华场所——十六铺码头和百乐门舞厅均由南浔丝商兴建;南浔也因上海而富裕,有了可能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的电报局,较早地有了电灯与发电厂。这根丝的联系,一直持续到1949年之后。湖州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兰芳多年来与丝打交道,他说起数十年前,南浔虽产丝,可印染和纺机及出口,必然要依靠上海。  

改革开放之后,虽然“一根丝”的关联逐渐少了,可两地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南浔太平微特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新荣说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村办企业的故事,开口便报出上海齐齐哈尔路上海有线电厂的门牌号,当时公路不通,人与塑料产品要辗转几道关系,才能到上海;他又说起南浔一度有点名气的春蕾牌国产洗衣机和铁马牌家用抽油烟机,其中的技术、市场与理念,都与上海相关,就说1988年,南浔镇上的湖州低压电器厂与上海人民电器厂联合试制空气断路器,一跃成为行业骨干。

如今成为南浔优势产业的电机与电磁线,说来都是当年上海人播的“种子”。位于南浔区练市镇的正导集团,总裁姜正权见面便是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原来他曾是上海电缆研究所的总经济师。现今苏州吴江、湖州南浔这一带的电缆产业,都脱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上海电缆研究所在此处的技术合作。  

当下情况有了新变化。曾经南浔、上海两头跑的姜正权,如今把家安在南浔。他说起南浔对上海人才的照顾,只要拿着一张市民卡,图书馆、公交车、医院都管用。曾几何时频繁往来的星期日工程师们大多“退役”了,南浔的不少乡镇企业也成长为行业内的技术领头羊,但记者在数家南浔企业采访,他们总会提起上海:一方面,一些产品的检测服务仍在上海;另一方面,他们一致觉得上海的企业管理规范,依旧值得学习。南浔区商务局一位干部说起近些年的招商项目,约七成来自上海。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来的上海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企业主普遍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据他观察,这种来自上海的意识已在改变南浔企业的氛围。去年,徐新荣在上海成立一家新公司,软件技术全依靠在沪年轻人。这群IT男以技术入股,五险一金都交在了上海。  

为了人才与创新,南浔又盯牢了上海,期待着在南浔丝商成名于上海滩的一百多年后,南浔能再因上海,再造辉煌。南浔已成立融沪宣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人说,在接轨上海过程中,南浔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情感优势,“我们正努力把这两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去年以来,南浔与上海高校院所合作的企业达54家,联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今年,南浔组织企业赴上海参加技术对接会60余场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100多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9项。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浙江宏达南浔学校项目正被引入,上海同济医院正与南浔的医院开展院际合作。  

放眼长三角,南浔区练市镇以前与“邻居”桐乡市梧桐镇差距不大,而今桐乡早已搭上互联网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快车,国内首家量子通信高科技企业都落户桐乡;还有人说起,南浔古镇在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上不逊乌镇,可乌镇如今以世界互联网大会名扬四海;更有人觉得,南浔产业与上海不匹配,能吸引来什么?实际上,可别小看了南浔在行业内占优势的实木地板、电梯与电机等产业,在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南浔等地的优势,便在于能以各自在某些行业上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上海等科研资源较为集中的城市提供科研成果的试验场景,不断向学术界提出应用技术领域的新问题,以产业持续旺盛的需求来牵引科技的发展。

一百多年前南浔因丝商往来上海而辉煌,如今能否因融沪而再创辉煌?在长三角地区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当下,“融合”当有新思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