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VS宁波——长三角新老“万亿俱乐部”成员为何同时“刷屏”

 华东局 2021-12-17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本文首刊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华东局栏目,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今年开年,说到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有两个城市的名字成为“高频词”,一个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名列第七、十强中唯一一个地级市——苏州;另一个是全国城市GDP“万亿俱乐部”新成员——宁波。

过去,这两座长三角的经济强市,很少被放在一起比较。今年当全国各地“经济年”陆续发布后,它们被外界同时提起并津津乐道,并非全是偶然。

从经济模式看,两座城市都是外向型城市,苏州以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闻名全国,宁波更有“东方大港”举世瞩目,在全球分工格局下,两者又都以实业著称。当全球贸易投资格局风云变幻时,两座城市又在共同挑战下,都在寻求转型路径。

从地理区位看,两座城市又都是上海的“近邻”,它们的经济发展向来就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上海是长三角经济的“主引擎”,苏州和宁波就像是与它紧紧相连的两座“副引擎”。这一组“引擎”面海而立,协同共生,某种意义上看是观察中国经济新变化的一扇窗口。

还是那个苏州

也不再是那个苏州

戚颖璞

春节前,一份2018年全国城市GDP排行榜让苏州成为热词:排名第七的苏州竟是“十强”中唯一的地级市。作为苏州人,这份“光荣”并不值得惊讶:早在很多年前,苏州GDP就位列全国“十强”。

令人惊讶的是,去年苏州工业总产值中,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春节假期回乡所见,更让人感慨:苏州还是那个拥有很多外资的苏州,也不再是那个只依靠外资发展的苏州了。

春节假期中,苏州老家的表姐把未婚夫小孙介绍给家人,他的职业令全家好奇: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外企员工,而是做新能源汽车研发。汽车专业出身的小孙,来自老工业重镇、“一汽”总部所在地长春,为何要到苏州干汽车行业?

“当然是看中了机遇。”他说,这两年苏州在扶植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就在上个月,工作单位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孵化的一家苏州企业还拿了国家科学进步奖。

“新能源”“研发”这些词汇,对我这个离家十年的苏州人是陌生的。印象里,苏州最多的除了街巷就是外企的加工厂。像欧莱雅这样的大型外企,会把中国总部放在上海,车间就放在距离不远的苏州。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苏州下大力气招商引资。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一度是苏州经济的支柱,总量在全国曾高居第二。到2010年底,苏州的相关外企达到1.4万家。加工贸易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苏州经济发展。数据统计显示,从1995年起,苏州就以普通地级市的身份,成为闯进全国GDP前十名城市榜单的“黑马”。

“加工贸易最辉煌的时候,单位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专门对接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但现在,这个部门被合并了。”在苏州海关工作的小吴说。这些年,一些外资相继撤离苏州,如希捷科技、诺基亚、飞利浦、日东电工、JDI……

外部环境的新变化,已经让一些生产、出口低端产品的企业“焦头烂额”。“去年订单变少了,我的工厂亏损了上千万元。而且苏州的生活成本比以前高,要招到合适的、稳定的工人越来越难。”一家从事低端电子配件生产的民企老板说,在他的工厂周围,已经倒闭了不少小型制造企业:“要么创新,要么熬过去,但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轮低谷期。”

“我觉得这是腾笼换鸟,你没看苏州又多了过去没有的企业吗?”小孙说。他的单位在吴江区的一个科创园中,成立还不到十年,园内还有数十家处于孵化阶段的高科技企业。

加工贸易的地位,似乎在被新事物取代。这两年,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把终点站延伸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桑田岛”。小孙说,这里会是苏州的智慧大脑之一,将入驻华为和苹果的研发中心,还有苏州纳米城、协鑫新能源、人工智能产业园以及一些成果转化基地。桑田岛距离昆山仅半小时车程,距离上海也近。规划的“苏州东站”,作为苏通嘉城际铁路站点,会让桑田岛成为长三角板块中的重要角色。

作为苏州经济重要角色的外资企业,也在发生变化。“拿我来说,就是工作地点从车间搬到了写字楼。”去年底,表姐从一家生产耳机的美资企业车间离职,跳槽去了一家大型欧洲企业。新的工作场所是这家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具有一定的总部特征。截至2017年底,苏州已累计引进和形成的具有地区总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资企业超过280家,带动了产业转型。

一些外企开始从只生产转向植入研发功能。2015年,制药企业美国礼来与一家本地药企达成战略联盟,联合在中国和全球开发潜在肿瘤治疗药物,这是跨国制药公司和国内生物制药企业在华最大合作项目之一,研发药品有望今年面世。而在1996年,礼来进入苏州时,带来的只有生产线。

“在苏州发展的这些年,我们早已从最初的落户,变成了深耕。”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凯说。去年4月,苏州松下半导体宣布设立车载摄像头研发中心,将精力集中在钻研图像处理技术、车载摄像头模块和声纳技术。从1994年进入苏州,松下相继在苏州设立了10家公司,集研发、生产、设计、销售于一体。2018年,苏州实际使用外资达到45.2亿美元,位居全国前列,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项目占比达到51.5%。

转型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位于苏州高新区的一家英资企业,由于前期投入力量研发和设计新技术设备、X射线测试机的高端电子配件,在去年外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反而扩大了出口规模,营收得到大幅增长。在家乡的企业经营者眼中,这座“最强的地级市”面临的发展环境,并非一切都是顺风顺水,一些困境摆在眼前,但转型突破的路径也已经清晰可见。

“低调”的宁波

而今“高调”融入长三角

任俊锰

“您拨(宁波)打的电话已关机。”这两年互联网上讨论宁波话题时,这个有些无厘头的“梗”非常流行。

玩笑背后,是这座城市给外界留下印象:经济实力强、老百姓有钱、宜居宜业,却又非常低调、不爱张扬,近些年里甚至有些“太过低调”。

眼下的宁波正在改变人们的固有印象。“最近宁波引进上海交大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从对接洽谈到挂牌只用了12天。有关部门可以考察一下,看人家是什么样的流程?”这话不是出自浙江省内的会议上,也不是长三角省市的会议上,而是山东省委主要领导在2019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的山东工作动员大会上,谈到政府部门工作效率时所说的。在此,宁波成为了经济大省山东的对标“样本”。

千里之外的“山东老大哥”看到了宁波的这波操作,隔壁的“上海亲戚”当然更加敏感。

去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前一天,宁波方面“悄悄”派大巴来到参展商集中入住的上海酒店,将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带队的17个国家35家企业参展商共150人接到宁波港考察。精心安排,当天往返,既不影响展商们参展进博会,也不放过稍纵即逝的商机。这样“见缝插针”的考察安排,充满了宁波人做事风格:精明能干,又踏踏实实。

“悄悄接人”的行动,看上去是低调的,但明眼人都能看到背后的“高调”。海外展商们考察的宁波-舟山港,想不“高调”都难,因为它是全球唯一超“10亿吨”的超级大港。即使在去年波谲云诡的国际贸易形势下,宁波—舟山港不仅实现全球港口排名实现“十连冠”,还在集装箱吞吐量超越深圳港,首次跻身全球前三。作为全球港口“双雄”的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自去年开始即联手全面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开发建设,这一合作无论是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还是对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打造,都可谓“未来可期”。

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宁波是“高调”的。“一座杭州湾跨海大桥极大提高了沪甬两地的沟通效率,而随着沪嘉甬高铁的规划建设,将给宁波深度融入上海都市圈带来更多的战略机遇。”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专家咨询委员陈飞龙表示。

从外部视角观察,宁波从“低调”到“高调”的变化,是有内在逻辑的。作为改革开放后以外贸起家的外向型经济强市,面对全球贸易环境的急剧变化,面对传统产业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城市之间客观存在的竞争压力,催着宁波不能一直“低调行事”。和上海提出的打响“四大品牌”相似,如今宁波的“调子”起在城市优势、城市品牌的重塑之上。

过去一段时间,宁波迅速聚集了与国内名校的多个校地合作科研载体,包括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国科大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等,单就去年12月,就有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揭牌,宁波还确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作为全国著名的“院士之乡”,宁波已经建立院士工作站134个,去年,宁波新增全职院士9人,人才净流入率跃居全国第二。

人才的聚集,使得宁波的雄厚制造业焕发新生。2018年,宁波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13个,总数位居国内城市首位。近日,宁波天生密封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励行根与帮助公司解决了很多难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签订了设立院士工作中心的协议,而两人此前就有着30余年交情。励行根还记得,2007年,公司中标秦山核电站相关密封件项目,但当时核电站反应堆主密封环,全世界只有一家美国可以生产,为此,秦山核电站不得不重新订购一套美国产品。此时,励行根下定决心,这一密封环要在五年之内突破,最终,其公司打破了美国公司长达半个世纪的全球独家垄断,核心技术不再“卡脖子”。因此,励行根知道,公司之所以能够创造中国“密封件传奇”,正是“因为一大批全国最厉害的专家们在和我们联合攻关”。

40年前,邓小平为宁波提出了“宁波帮、帮宁波”的发展路子,后来全世界的“宁波帮”为宁波崛起做出巨大贡献,如今宁波到了将自己的城市品牌打向全球的时候。在浙江省力推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宁波实实在在地跑了起来。俄罗斯商人谢苗说,得知该企业宁波的商事登记只花了一天时间后,很多俄罗斯企业觉得宁波办事效率高,投资环境好,都想过来看看。

这不是孤例,早在2012年1月,年产30万辆乘用车的上汽大众宁波分公司一期项目全面开工,从奠基到正式投产仅用了22个月,这座号称大众全球最4.0的标杆工厂投产,创造了大众集团全球建厂速度新纪录。这些就让一些事情变得顺理成章,如去年宁波获评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城市,以及数据显示,去年宁波市场主体达94.3万户,增长8.2%;民间投资增长2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