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善跟上海“来电”了

 华东局 2021-12-17

华东局稿件均为原创。本文首刊于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华东局栏目,更多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在上海与苏浙省界的毗邻区域,百姓之间向来交往密切,在昆山、太仓、嘉善、平湖等地采访,记者曾多次听老人们说过,数十年前用上海电或者收上海电视信号的往事。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当下,省界村民又用上了上海电。

最近,浙江嘉善姚庄金星村的村民们用上了上海的电。原来,这两天嘉善辖区内俞汇J152线19-67号杆新增三遥开关,如果按原来操作该线路末端片区在作业期间将停电,嘉善与上海青浦的供电公司合作,能扭转以往类似的不得不停电的状况。如今情况变了,嘉善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得益于省际电力联络协议,一旦嘉善方面因施工导致停电,线路负荷很快能转接到上海市青浦区,大约30分钟左右的响应时间,用电就可以得到保障。而在以往,线路检修往往需要4、5个小时。”

以往,省界区域在管理上常有盲区。比如,沪苏浙交界的青浦、吴江和嘉善三地早已通过500千伏线路联网,但配网处于刚性隔绝状态,配电网网架结构薄弱,供电可靠性相对堪忧。通俗地说,三地之间的电能传输早已经通过“电力高速公路”互通了,但分属两省紧挨着的村与村、镇与镇之间,想要直接通过“电力乡间小道”走反而是个难题,只能先上“高速路”,再在各自省域内走小道。此外,位于省界上的电力施工地点,经常因为道路不便、大型施工车辆难以到达等因素,延误施工和抢修进度。

去年5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电力行动计划》发布。全年8月,两地供电公司合作建成电网联络线路,两地边界区域10千伏电网联通,线路联络充裕、负荷转移灵活的一体化配电网逐步形成。根据协议,联络线路平常处于“冷备用”状态,需由双方同时操作,才可进行负荷转移,为跨省互联的应急供电安全提供了保障。去年台风“塔巴”影响期间,青浦—嘉善10千伏联络线就已经发挥了作用,为上海青浦送去了浙江电。目前,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内,上海青浦、浙江嘉善和江苏吴江已经打破供电分区的限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供电分区各级配电网间的立体保障,共同探索电网互济互保、互联互通、互供互备。嘉善供电公司负责人王利军表示,嘉善、青浦两地还将围绕联络线的调度操作,制定跨界一体化调控方案,打破原有的自上而下的指挥体系,建立横向协同的长三角联动机制。

目前,正值企业复工复产高峰,保障生产用电安全也不容轻视。如今电力互通后,停电的时候启用应急装置,无疑对保证当地生活生产用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往不少人关注省界断头路,随着一体化推进,电网等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省界断头路也将被打通。从长远看,电力跨省互联互通还有待于区域协调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比如,更大区域的跨区域电网融合亟待推进,跨省电网数据在未来也需打通,持续提升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能源配置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还在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