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夏河“两基”经验 打造碌曲灿烂“两基”

 黑错达布老 2021-12-17

学习夏河“两基”经验  打造碌曲灿烂“两基”

--------赴夏河县六所中小学“两基”成果考察学习的体会与建议

碌曲藏中   达布老

在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和分管领导以及教育局的带领下,我县“两基”考察团对夏河县六所中小学的“两基”攻坚成果作了为期一天的考察和学习中。期间,本人亲眼目睹了夏河县教育在“两基”的春风下,中小学硬件建设已经步入超前发展;软件建设已经步入正轨发展,办学理念更新得较快,已经成为甘南民族教育的空前。在夏河“两基”攻坚中,据了解夏河县财政对“两基”攻坚前后总投资达1300多万元,仅2007年初县财政直接投资500万元,除了发挥县财政主渠道的作用外,社会各界和学校纷纷想方设法,全力争取,多方筹资,其中全县干部职工捐资助学达287万元;“格桑花西部助学网”、“福彩助学”等共捐资41.6万元;民族宗教人士共捐资16万元;县直各帮扶单位捐资共15万元;县藏中师生举行了“情系牧区孩子,募捐助灶”文艺演出,共募集资金4.3万元;全县民间成立了6个教育基金会,筹资30余万元。我认为,这其中凝聚了夏河人民的四个“心”:既县委县政府的决心、教育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齐心、学校师生员工的恒心、以及社会各界团体和人士的爱心,这四个“心”筑成了夏河教育的新长城。

唐尕昂中心小学、拉卜楞藏民小学和夏河藏中的学校文化建设对本人感触很深,启发也很大,因为从中凝聚着全校师生的智慧和振兴教育的热心。比如唐尕昂中心小学,一个村级学校,校园墙壁上的那些“用爱心和责任托起明天的太阳” 、“想想昨天的收获、珍惜今天的时光、放飞明天的希望”等标语,从中就能感受到唐尕昂小学治校理念很纯、很实。“快乐宿舍”、“阳光宿舍”、“雪莲宿舍”,“一楼为知识楼” 、“二楼为科技楼” 、“三楼为理想楼”等有一定的创意和育人思想。校徽的设计和寓意真正体现出了唐尕昂小学“和谐发展、求实创新”的办学指导思想。又如,拉卜楞藏民小学悠久的发展历史,使她隐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3名校情介绍员讲解校情的言语表达、形态昂然等的表现中,不难发现拉卜楞藏民小学雄厚的师资力量。拉卜楞藏民小学校园文化的内涵真正体现在教师的誓言:“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做传承文明、开启人类智慧的人民教师!”并公开承诺:“一切为了学生,让学生成才、为了一切学生,让家长放心、为了学生一切,让社会满意”。六所学校中除唐尕昂小学外,其它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寝室文化建设,都以手工制作和学生绘画作品为主,思想文化内涵较欠缺。下面是本人对我县“两基”攻坚工作谈几点建议,不成熟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由于我县农牧区条件艰苦,群众观念仍较落后,校舍基础薄弱,工作难度大。要打好"两基"攻坚战,各级干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讲奉献、讲奋斗,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两基”攻坚中。因为,“两基”是一项事关全局、需要动员组织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的工作。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是打好“两基”攻坚战最重要的保证。“两基”攻坚要真正列入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议程,并成为重点工作。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下大力气抓,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气概抓,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和考核制度。要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动员群众支持和参与“两基”攻坚工作。要进一步宣传《义务教育法》,努力提高农牧民群众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要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发动群众,通过自愿提供劳务等方式,支持村级学校校舍的维护和修缮。学习夏河多方筹资的经验,积极鼓励和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两基”、支持“两基”、参与“两基”的良好氛围,使“两基”攻坚工作稳步发展。

我县应适当调整学校布局,但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既要提高规模效益,也要有利于学生就学,绝不能因减少学校或调整后距离太远而造成学生入学难而辍学的现象。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对现有条件较差的寄宿制学校和不具备寄宿条件而有必要实行寄宿制的学校进行改扩建的步伐,使确需寄宿的学生能进入具备基本条件的寄宿制学校学习。搞好校舍建设的同时,还要重视图书、教学仪器和远程教育设备的配备建设,特别是县直学校的理、化、生实验设施、仪器和药品的充实;校园网络和电子备课室的建设要引起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在2009年的“两基”达标中成为一个亮点。

在实施硬件建设的同时,软件建设也将提上议事日程。诸如目前我校专业结构空前不合理,如藏地理、藏历史、藏生物专业教师一个都没有;藏化学、藏政治专业教师各只有1名;藏数学、汉语文和英语教师缺乏,跨专业教学现象仍然是影响提高教育教学的主要因素。同时教师数量也严重不足(现专任教师平均课时量为14节、兼职平均课时为4节,合计周课时18课时),师生比是1:17。引进人才和补充教师队伍是藏中最迫切的需要。另外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两基”攻坚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仍是当务之急。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积极推进,新课程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均有深刻变化。要加快教师脱产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步伐,使广大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要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两基”攻坚目标的如期实现。

学校文化应该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的统一。因此说高品味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一所学校能震慑人的地方,那就是学校文化。到现在人们把学校文化分为:1、校园文化(包括校门文化、景点文化、宣传栏文化、教育哲学等)。2、走廊文化(包括门厅文化、楼梯文化和楼道文化等)。3、班级文化(包括学习园地、班务栏、班训、班主任寄语、特长栏、德育栏、图书角等)。4、寝室文化(包括寝室栏、个人思想明灯)。5、报刊、课间文化。6、陈列室等。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我认为县教育局应提出统一的要求。要求以先进的文化氛围装扮校园,要能起到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各学校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制定规范的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歌、校徽等。创设校园文化景点,突出民族特色,内涵校本文化。不同层次的学校创建相应规模的陈列室(展厅)。教室里书写班主任寄语和思想明灯,制定班规(班级公约)、班风。走廊文化应体现激情化和人文性,以警示、启发、想象、展望等书画和图片创设育人空间。宿舍里主要写一些寄语和名言,如“鸡鸣起舞”等勤奋、苦学的小故事,时刻激励他们上进。对县直学校还应要求规范校报、校刊、校园广播、校园艺术团、特长班等。

不管怎么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再难再苦的工作,也只是一个过程问题,而“两基”攻坚战是磨练我们的意志,表现我们集体实战能力的机会,“两基”攻坚的顺利实施必将推动我县的教育事业登上新的高峰。

2007年11月26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