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出式阅读:孩子们读《史记》选段有感||读书课堂

 丁丁读书会 2021-12-17

读进去的书必然要落在笔头上。每次读书课堂分为三部分:

围绕问题探讨;原文选段梳理;心得练笔。

以下为部分孩子20分钟内完成的输出练习,顺序不代表水平高下。

厕中鼠和仓中鼠    G4 ZLY

楚国人李斯用厕中鼠和仓中鼠的例子告诉自己:一个人会不会有出息,就像老鼠一样,全在于能不能给自己一个好环境。

李斯的观点虽然不算完全错,但也不能算是完全对。一方面,如果他找到了好环境,很可能会有人来诬陷他。另一方面,他的想法有些不可行,因为如果想待在这个环境里的话,就需要先找到它。可是所谓的好环境在哪里呢,又要怎么找到好环境呢?不过李斯最终找到了这个好环境,并且成功地当上了宰相。只是最后又陷入了不好的环境。

一个很有灵性的孩子经常写的很有思辨性的话题。可继续思考:找到好环境算不算有出息?找到好环境后如何保持好环境?

投资有风险   G4  HYL 

吕不韦投资子楚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如果没有满足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他就会失败。

一,他要有充分的理由说服子楚。

二,子楚自己愿意当太子。

三,吕不韦要有钱。

四,华阳夫人没有孩子,而且华阳夫人愿意接纳子楚。

怪不得我总是听到新闻里播报:一个人用一笔巨资投资了一个项目,但是他投资失败,损失了一辈子的钱;或者投资成功变成了一个土豪。

敏感地捕捉到日常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细节。“条件”部分的顺序有待斟酌调整。还可以就某个条件详细分析。

时势与英雄  G4  FWX

大家都知道田单吧,在齐国快要灭亡的时候,使用一种特殊的车子逃出去。他又来到燕国,凭自己一张嘴,让燕王把乐毅替换掉。他还使了很多奇招。不过很多都只是偶然发生的事情。

比如田单宣称,他们最怕燕军将割掉鼻子的齐国俘虏放在正前。燕军果真听信了谣言,结果一败涂地。这当然是偶然的,因为如果燕军不相信田单的话,田单就不会成功。

同样的道理,田单的反间计其实是心理战术,也有偶然的因素。因为如果对方的士兵没有按田单预料的做,田单也不会成功。

田丹虽然厉害,但如果没有一定的外在条件,他也不一定能成大器。真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啊!

小姑娘竟然把平时探讨到的哲学问题运用上了!

韩信的失误  G4  JYZ

韩信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将领,如果他帮助刘邦,刘邦就会赢项羽;如果他帮助项羽,则项羽会赢刘邦。

如果把刘邦和项羽的兵力比作天平上的两个物品,则他们旗鼓相当,而韩信是一个筹码,他投靠刘邦,刘邦就会比项羽厉害,相反,项羽就会比刘邦厉害。

可当时韩信没看清楚趋势,只凭刘邦以前对他好的地方就投靠了刘邦,才导致了后面的惨死。

我觉得韩信应该从几点来决定投靠谁:第一,从刘邦的人品。刘邦可是出尔反尔的人,当年刘邦和项羽以楚河为界,各霸一方,刘邦却打到了河那边去了,不该投靠刘邦。

分析有理有据,很清晰。只见“第一”,没见“第二”?呵呵……标题可以更好,如“韩信一失足成千古恨”~

吴王谋反  G4 SWM

吴王刘濞想造反,追根溯源,竟然是为了一盘棋。可能是养成了楚人的强悍,吴太子平日里很自大,与皇太子下棋时直接占领棋路,皇太子大怒,一气之下端起棋盘,把吴太子打死了。

我这就有疑问了,吴太子抢了棋路也没有什么错,下棋就会有竞争,而皇太子把他打死也不是故意的,所以分不出谁对谁错。但吴王却耿耿于怀,此后一直成病。我想这是想等待造反的时机。后来朝廷扣押他的使者,最后终于爆发了七国之乱。周亚夫评定了这场动乱。我想,皇帝派的是自己信任的人,但如果周亚也造反,汉朝会不会很快灭亡呢?

最大的进步是能边叙述故事边发表自己的观点。思考:周亚夫会造反吗?如果像他这样的将领要造反,会考虑哪些方面?

赵王与秦王 G4 XYX

赵王有一块玉,他想与秦王交换15座城池(此句表达欠准确)

赵王派人把玉壁带到了秦国,准备交换,可是秦王却丝毫没有交换的意思,反而想两样都得到。

如果秦王愿意交换,那赵国的国土一定会变大很多,秦国也会因为得到宝物因而变得富有(但同时失去了很多土地啊)。万一秦王想戏弄赵王,把秦国一块离赵国比较远的土地给赵国,那赵国是不是要分成一个较大的国家和一个较小的国家呢(美国与阿拉斯加的关系是不是两个国家)?如果有新的国家又会叫什么名字呢?如果秦王不给,那赵国是否有权利去秦国占领一块土地呢?如果有权利,那其它不知道这件事的国家会不会觉得赵王无礼呢?

从复述故事过渡到表达自己的观点,进步很大。

豫让的勇气  G4 ZYQ

豫让的故事让我难忘。有一次智伯去讨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氏合谋,不仅消灭了智伯,还刮分了他的土地,所以豫让要去刺杀赵襄子。

豫让在赵襄子抓到他的时候,说:“我要为智伯报仇!”他难道没想到这句话彻底让他沦陷了吗?而且这也可能惹怒赵襄子把他杀死啊!情愿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付出生命,可见豫让很有勇气。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赵襄子把他放了,或许上天也为他的勇气而吃惊吧!

围绕“勇气”展开,中心明确。还可以继续思考:豫让为什么跟你的想法相差那么大?

错误的长平之战  G4 JMY

赵括的长平之战是一个大失败(根据你的正文究竟是“赵括的长平之战”还是赵括担任长平之战的将领这回事呢)

首先赵括的母亲知道他不擅长战场打仗。

在家里他只是纸上谈兵,没有真实的作战经验。(增加连词:不过)长平之战也跟赵考成王有关系,因为他信了秦军的反间计,用赵括取代大将廉颇。秦军知道赵括没有作战的经验(需补充:两军作战),赵军处于十分被动的状态,而(改成:且)赵王又不知道秦军大将军白起的厉害,所以赵国无力跟秦军打仗。而(改成:更要命的是)在赵军被包围的时候,赵括竟然没想到四五十万多人向一个点猛攻,肯定能突围吗?所以赵括不能上阵。

同样是第一次从复述故事过渡到掺入自己的分析。

范雎为什么遭虐待 G4 ZJN

范雎得罪了魏国丞相魏齐,魏齐叫人毒打范雎一顿,牙齿都断了不少。还派人往范雎身上撒尿,想把范雎往死里弄。大概是警告大家不要像范雎一样得罪他。可是范雎根本没有犯什么罪过,只是跟主人去了一趟齐国,回国后却遭到这样的虐待!(此处正好分析你的困惑,没有犯罪为什么遭毒打?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可以从历史背景等等进行分析~)魏齐是否想过范雎的感受?如果是他自己,一定(用词欠严谨)坚持(用词欠妥)不了这样的待遇。说明(改成:看来,更好)魏齐平常待人很粗鲁很残忍。很像我们现在的班长,当自己官大乱记名字,被记了还必须消掉,一直随便管人。

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很好。可是,班长与魏齐的相似点是哪一方面呢?肯定不是残忍。因此你得前后有说明。

孙膑该不该报仇 G5 GHD

孙膑被挖掉双膝时一定十分痛苦,这不但是肉体上的痛苦,也是精神上的磨练。(增加连词:那么,)孙膑会因老同学庞涓的陷害而毁了自己的一生吗?自己不能在战场上指挥大军,自己以前辛苦学习的兵法也豪无用武之地了。

注:绿色部分应该提到前一句“孙膑”之后,语意才通畅。

如果是我,有可能一蹶不振。但孙膑没有,他更加努力,最后也成功了,后来还杀了庞涓。我认为庞涓是一定要杀的,不杀完成不了齐国交给他的使命,不仅仇不能报,还会让庞涓有防守的余地;杀了庞涓,则报了私仇,还可以完成齐国的使命。

我认为庞涓太过于残暴,如当时挖的是他的双膝,他会如何想,也应该很恨害他的人吧。

还需要一句结尾全文才完整。

荆轲还可以做得更好  G5 HYC

大家听说过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吗?虽然一开始的计划很好,但还是失败了。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有!让我们一一道来。

荆轲曾到赵国与盖聂谈论剑法,可概也并不觉得好如是他一气之下就走了。看得出荆轲有点沉不住气。(此处应有一句衔接,说明荆轲的剑术不是别人说的不好,是确实有待提高。否则与后面不能很好地衔接。)如果他把剑法练得好点,别人也许就会佩服,在刺杀时他也可能命中秦王将其杀死。

当荆轲要等一个好友与他一同前往秦国时,太子丹等不及了,只给他了一个勇士——秦舞阳。(此处应该交代秦舞阳的情况,是否是满意的人选,这样才能过渡到下一句。)荆轲应该劝阻太子丹等一等,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又会增大很多。

最后,还应准备多个方案以备用,比如放一个在书卷里,放一个在衣服的夹层里,一个在鞋子的底上……

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件事,要全方面考虑,不能只考虑一部分。

结尾段很教条很僵硬,完全可以删掉,或者换一种说法,比如:看来,做成一件事……

李斯踏上不归路  G5 ZEK

李斯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可他却没有掌控自己的命运。1.他首先(改:起初)没有什么权力和地位,他选择找环境,我觉得这一步非常正确,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此方面正好分析他的“谋”,很遗憾戛然而止。)2.等到他有了权力和地位时,他没有忘记师父对弟子说的话!(什么话?很重要,因为后文与之有联系)3.可他还是忘记了,与赵高狼狈为奸,干了一件天大的坏事。(什么坏事,需简要说明。)可以说,此举改变了秦朝的命运。4.俗话说,恶人必将有恶报,而李斯受到了他应受的惩罚,被诛灭了全家(改:全家被诛灭)

李斯错在贪了一时的爵位,害得自己和儿子走向不归之路。

整体思路还是很清晰,但1234的用法似乎在所报告,其它见上。

李斯的想法  G5 PYZ

你们觉得李斯开始(改:起初,更书面)的想法正确吗?我觉得又(改:既,同上)正确又不正确,(改:。)正确的原因是他有这个想法,有这个比喻就是不错的,不正确的原因是不一定只可以比喻这两种鼠,人也不一定只分为两类。他去秦国的时候(改:删)和秦王说了这个想法之后,(此处需增添秦王的反应,否则与后文不能衔接)我觉得秦王也很笨,因为秦王不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人,他一定就相信只有两种人。

一直在进步的孩子。最后一句因前文内容的缺失让读者有些不知所云~

那么,你对李斯的想法的看法也不能分为“正确”与“不正确”两种对不对?

贯高的对错 G5 KJL

康嘉礼

刺杀汉皇是死罪,但是刘邦为什么赦免了惯高呢?(用疑问开头,有悬念,妙。)因为他敢于承认错误,和(改:向)刘邦去承认,(此处若引用原文情节,更有文学张力和可读性。)讲节操,刘邦特别欣赏他。贯高忠于自己的主人,和刘邦去辩白,他觉得毫无遗憾,说完便自杀了。我认为贯高是不对的,刘邦认为他敢于承认错误,好心赦免了他,他却还忠于自己的主人自杀了(此处应有你的结论,否则无法说服读者贯高的不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他却是对的,他开始没有自杀,有勇气去找刘邦辨白,忠于自己的主人,不求生。

凡事不是非黑即白,最好不用“对”与“不对”来评判,可以分析他的做法有什么利弊。

贯高  G5 CYY

张耳原有一个非常忠厚的门客叫贯高。

张耳死后,儿子张敖继承了他的位置。张敖对岳父刘邦非常忠厚,完全尽到了女婿的礼数;而刘邦完全不把张敖放在眼里,态度非常傲慢,因此张敖的门客十分不爽,决定私下造反,可是被人告上了朝廷,(改:。此处应说明被告上朝廷后,朝廷有什么反应,否则难以后文衔接。)大家都要争着自杀,只有贯高站出来反对。贯高在接受审判时,不断地为主人张敖向朝廷(完全可删掉)辩解,(改:。)后因廷尉将贯高所说的话传给了皇上(刘邦,想想为什么要增加),才被赦免。我认为张敖是个对皇上忠诚忠厚的人(体现在哪里?),惯高是个忠于主人的人。

第一段段末提到贯高,第二段却没有顺势叙述与之有关的内容?不叙述也可,却又没有两段之间的衔接?

韩信是个什么人 G5 LWR

我对人物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

1.高尚、爱国、素质高等可贵性格,行为为a级人物。

2.中性,做好也做坏,有可贵行为,也有不好的行为,为b级人物。

3.完全小人、败类、无耻行为,为C级人物。

三个等级的叙述语言有待一致,如,与B级的中性相对应的AC级如何措辞?

我评价韩信为B级人物,为什么呢?或许你可能会认为他很聪明,他很勇敢,他文武双全。是!我承认他聪明勇敢,文武双全,可是有一点我是极为不认同的,就是他很自大。他说:“我这辈子居然跟樊哙混在一块。”樊哙是个卖狗肉的,这点也让我悟到了:不要只看外表、地位等,人最可贵的是内在。

不同的人对待相同的事,结果(接前句,是为“态度”比较妥当?)是不同的,韩信有好有坏,我也是要学习他的(结尾有些教条)

未阐述樊哙的才能,怎么说韩信自大而不是洁身自好?如果樊哙真的是个小混混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