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姜太公在此”与“泰山石敢当”

 阴阳先生林国良 2021-12-18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盖房子的时候,常常会考虑到两个传说中的人物:姜子牙和石敢当。他们作为避邪压殃、阻挡灾厄的信仰象征,自古以来深入人心。

“姜太公在此”

姜子牙 影视形象

姜太公,传说是远古时代炎帝的后代,后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姜姓,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市西),称吕侯;其名尚,字子牙,史称吕尚、姜尚、姜子牙等。后因文王访贤时称姜子牙是“老太公(文王之父)盼望已久的贤才”,所以又称其为“太公望”,继而讹传为“姜太公”。因为各路神仙皆由他所封,他就成为神上之神。

如果“姜太公在此”,则其他“诸神”就不得不“退位”了。所以民间请了姜太公来,使得诸神退位,驱除一切邪鬼,也就免去一切禁忌了。

于是民间普遍俗信书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等贴在平房上梁、门窗或墙壁上,可以驱邪避灾。

另有一种说法是讲姜太公统兵领将,掌管武事,与孔子并称,列入唐末祀典,封为武成王,天下遍立太公庙。所以民间以为姜太公有驱神克鬼之能。

他在民间经常被请来驱鬼辟邪,禳解禁忌。除了一般性泛泛的禳解外,也还作有针对性的禳解,例如上边提到的民间盖新房上梁时,也要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字样贴于大梁中间。嫁娶迎亲时则贴于车轿上。有时小孩说了不吉利的话,也念“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以作化解之用。

“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的民俗信仰,源远流长,在国内凡汉族聚居的地区都有树立“石敢当”的习俗,就像汉族聚居区到处都有镇宅石“太公在此”一样。山东省境内立“石敢当”之风以遍地皆有,台湾省此风也甚盛,凡门前、巷口、渡口村头,常立“泰山石敢当”石碑,以防御风煞禁忌。

关于“石敢当”,民间有颇多传说,大抵可归为两类:

其一:石敢当是驱妖英雄,一切邪魔鬼秽都怕石敢当

举一传说为例:有一天,石敢当在路上遇到一家娶媳妇的,他发现有四个鬼跟在花轿后面,鬼一见石敢当就只敢躲在花轿后面,石敢当靠近花轿,鬼就远去,石敢当远离花轿,鬼就向花轿靠拢。石敢当一直跟着花轿到娶亲家门口。

娶亲要在门外举行一定的仪礼,那四个鬼仍跟在花轿后边,石敢当急着回家,又怕鬼进了办喜事人家的大门。

于是,他顺手捡两玦砖,在门口两旁一边放一块,还故意说:“这砖放在门口,就代表我石敢当了。”石敢当走了,那四个鬼也没敢进屋。从那以后,泰山脚下就传下来这个民间风俗,谁家盖新屋,都在门框底下压两块砖,以禳解鬼魅禁忌。

其二:石敢当是指泰山石有镇厉鬼之神力

又有一传说:传说广东徐闻县公署门前有块石碑,刻有“泰山石敢当”。据说清康熙年间,凡到此任知县的数月便亡,令人惊慌。有一新任知县,晓知此事,上任时便带上一名风水先生。

风水先生一看,原来是座镇风水的宝塔的影子正落在知县的公座上,过去的知县均因抵不住宝塔的压力而亡。风水先生说:“惟有泰山的力量,可以抵得住宝塔的压力”。竖起“石敢当”的碑碣之后,该知县就稳坐下去。因此,便留下竖立“泰山石敢当”石碑的民俗信仰。

据考“石敢当”始见于汉史游《急就篇》,唐代颜师古解释指上古有许多石氏名人,后世也都是名门望族,“敢当”是“所当无敌”的意思,指“石”本身的神奇威力。《继古丛编》载:“吴民庐舍,遇街冲,必设石人,或植片石,镌'石敢当’以镇之”,说明江浙一带很早就把这种片石作为压禳不祥的镇物看待。徐珂所编《清稗类钞》“迷信类”中列有一条“泰山石敢当”,称许多城镇农村里巷之口常立有块片石,作为禁压不祥之物,上刻“泰山石敢当”或“石敢当”字样。

民间亦有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


总而言之,民间有许多不定期的恒常的禳解禁忌的方式,“姜太公在此”和“泰山石敢当”即为最常见的两种。它们的出现使人们得获长期的内心安宁,并深深融入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其难以分割的一部分。

部分摘自《中国民间禁忌风俗》一书。

ps:本号现已开通私信自动回复,关注后私信“1”、“2”、“3”,分别获取“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曲”全套书籍资料,读者老爷若有其他需求,也可关注后私信留言。

  • 点击关注,神州大地,奇闻逸事话你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