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不能生在殷商时期的民族。甲骨文台历说字——羌

 赵文耕 2021-12-18

今天说的字是羌族的——,羌地的羌,它是一个地方又是一个民族。首先,甲骨文的羌和今天西南地区的羌应该不是一回事。川西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羌寨。他们住的地方都是石头垒的房子,而且每一个羌寨都会有用石头垒的高高的一个碉楼,应该是放哨瞭望用的。说实话没有跟羌族人接触过,只不过从外观看,特点非常鲜明的碉楼是很特殊纯石头类的房子。可惜在5.12地震的时候那一块是个重灾区,听高姐说整个当地的建筑都被摧毁了,后来重新复建的更漂亮更气派了。

【甲骨文台历,羌】

据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原大地战事频发,经常有战乱,所以在中原生活的这些富庶人家或者是无心恋战的向往和平的这些人就慢慢的迁到了西南山区,比如刚才咱们说的云贵川一带,大家可以去查一查,这几个地区真的是少数民族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据说这些民族好多有的是经过战乱逃避战争的,远离战争向往和平的人,有的是被中原的人战败的那一方,战败的那一方就必须去其他地方生存,于是就到了蛮夷之地,这在中国之前都是蛮夷之地。后来在解放战争的时候,据说这边也生活比较落后,风俗保留的比较原始。还有天高皇帝远,所以他们很好的保留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保留了自己的风俗习惯。

【四川羌寨】

所以大家如果要去旅游的话,去西南这些地方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少数民族的文化,感受一下他们的传统,还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发的。包括我们今年暑假去的青海湖等等,当我们看到这些不同的传承,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文化,都在中国领土以内,都是中华民族,看到他们之后真的是感受到那种56个民族,56朵花,朵朵开在阳光下,那种和睦,那种和谐,那种文化的归属油然而生,所以这个经历还是非常难忘的。

【青海湖】

我们国家不管是少数民族也好,还是少数民族生活的这片土地也好,他们的风光,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生活,都给我们一种非常感动,都能感动到我们。那么我们身体内部,我们自己的五脏六腑,我们的四肢百骸,我们的细胞,我们的关节,我们有没有关照到?我们有没有想到他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能够感动我们的。我们身体内同样也会有很多让我们惊讶的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像这些说的都是我们的经络,都是我们的穴位,都是我们的细胞。所以也希望大家能够感悟到自己体内的你曾经不曾关注的,之前没有问候的依然在为你工作的那些细胞,那些脏腑那些器官怎么安抚,怎么能够让他们到现场办公也好,还是去到当地,用什么方式,第一个是想,一想就到,第二个用自己的手内劳宫顺时针在现场办公,在那儿抚触,这就是最好的自我修复


所以身上有任何的疼、麻、胀、痛,只要有任何的症候的时候,第一用你的想法去想,第二用你手的内劳功顺时针在患处做一些抚触,然后再念一念自己喜欢的一段话或者是一段经文,几分钟见效,这是屡试不爽的,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去现场试一试。你看我们从羌族的羌说到了不同的少数民族,不同的少数民族说到了我们身上的我们以前不曾了解的细胞关节脏腑等等,这就是学习给我们带来的一些感悟。所有的学习都要回归到生命,没有回归到生命的学习,那是不究竟的学习。

【羌,演变】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羌的写法,羌这个字甲骨文就有,也说明在殷商时期,羌族少数民族在当地就已经存在了,但是他们在殷商时期的角色是非常悲惨的,他们经常作为战俘,甚至是陪葬,甚至是祭祀的牺牲品。经常在甲骨文的卜辞中会看到抓获了多少的羌,殉葬了多少羌,牺牲了多少羌就是这个字。而且从羌的甲骨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就是一个人在他的脖子上,你看有像旗子一样的东西,那个不是旗子是铁链子,把他们的脑袋都一个个的拴起来,固定起来,不让他们跑。从这个字当中就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今天的羌族】

我们看甲骨文台历下面的这段解释:象形字,从羊从人,或从丝象绳缚之形,或又从火或省人形作羌。省了一个人形,下面就像是一只手,上面是带着一个羊头的标志,可能是他们的头饰,也可能是表明他们特殊的一种穿着,下面是人,所以羌有的甲骨文写法从丝就像是绳索,这个从的是一个三角,这个三角其实是一种刑具,然后穿过他脖颈的那根线就是绳索,拴着他们的脑袋固定住不让他们逃跑。说是西戎牧羊人也,即羌族之先祖,早期居于甘肃辛店,李洼一带,殷代羌与商为敌国,故卜辞中多有伐羌,逐羌、获羌等记载。

第一个文献:

羌笛何须怨杨柳。
王之涣《凉州词》

写的是凉州就是今天的甘肃兰州再往西北大概几百公里的地方,已经快到青海的北部,都快到青海了,是青海、内蒙、甘肃交界的一个地方。

下一个:

羌管悠悠霜满地。
范仲淹《渔家傲》

范仲淹当时说的羌管或者羌笛都是少数民族用的一种乐器,很多的乐器比如说胡琴,二胡、羌笛,还有琵琶等等这些好多的乐器都是从少数民族传过来的,后来就被咱们内陆所吸收,被内陆所效仿,然后也就并入到主流文化了。所以今天用的很多的乐器,如果找它的前身的话,其实好多都是从少数民族那里继承过来的。羌管也好,羌笛也好,不一定非指少数民族,当时已经成了一种乐器了,羌管悠悠霜满地,霜一看就是秋天霜降,秋季透着那种凄凉,但是具体诗的背景是什么不是很清楚。

【羌笛】

下一个: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诗经.殷武》

从这个诗当中就可以看出来,成汤和羌族之间的关系,从这句话当中完全就可以看出来成汤是当时的主,然后氐羌是从其他地方来的,叫自彼氐羌。他来是参与祭祀或者是来殷商进享成汤,莫敢不来王,他不敢不来称汤为王,也就是不敢不来称臣的意思。这就宣扬了成汤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地位的差别,统治的差别,所属的差别,这是《诗经》当中明显记载的。所以说《诗经》也是史,不是有个人说六经皆史,从六经当中都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历史,当时的社会情况。所以如果想要了解先秦的历史,想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你必须读六经,后来五经十经也是非常重要的,从实践当中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一种社会情况。

我们对于羌这个字的分享暂时就到这里。

(音频整理:淑群)

2022年甲骨文文创:

甲骨文笔记本——祝你走向成功

【这里可以下单】

阅读更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