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糜烂、溃疡和纤维化等病变,属于胃食管反流病。 折叠编辑本段疾病分级依据内镜下食管粘膜损伤的程度,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A、B、C、D四级。A级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的损伤局限于黏膜皱襞, 未融合; 且糜烂的长度小于5mm, B级食管炎的糜烂长度大于5mm;C级食管炎食管损伤有融合, 但不超过食管环周的75%; D级食管炎指食管环周的黏膜损伤。 折叠编辑本段发病原因引起反流性食管炎的先决条件是胃内容物越过下食管括约肌(LES)反流至食管内, 而食管本身不能将反流物尽快的清除,造成胃内容物在食管内的长时间滞留,胃内容物中的损伤因素如酸、胆汁酸、胃蛋白酶等对食管黏膜的损伤而导致反流性食管炎。 折叠编辑本段发病机理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食管胃运动动力障碍, 包括食管体部的运动功能、LES功能及胃运动功能障碍。引起这些功能障碍的原因除了解剖结构的异常(如食管裂孔疝)外,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药物(如平滑肌松弛剂)和食物(如高脂食物、巧克力、咖啡)都可能导致LES功能障碍, 引起反流。 折叠编辑本段临床表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症状多在食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在服制酸剂后多可消失,而过热、过酸食物则可使之加重。胃酸缺乏者,烧灼感主要由胆汁反流所致,则服制酸剂的效果不著。烧灼感的严重程度不一定与病变的轻重一致。严重食管炎尤其在瘢痕形成者,可无或仅有轻微烧灼感。 胃、食管反流:每于餐后、躺体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此症状多在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痛发生前出现。 咽下困难:初期常可因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而出现间歇性咽下困难。后期则可由于食管瘢痕形成狭窄,烧灼感和烧灼痛逐渐减轻而为永久性咽下困难所替代,进食固体食物时可在剑突处引起堵塞感或疼痛。 出血及贫血: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折叠编辑本段并发症本病除可致食管狭窄、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外,反流的胃液尚可侵蚀咽部、声带和气管而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声带炎和气管炎,临床上称之Delahunty综合征。胃液反流和吸入呼吸道尚可致吸入性肺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表明GER与部分反复发作的哮喘、咳嗽、夜间呼吸暂停、心绞痛样胸痛有关。 折叠编辑本段病理改变肉眼可见食管粘膜流血、水肿,脆而易出血。 急性食管炎时粘膜上皮坏死脱落,形成糜烂和浅表溃疡。严重者整个上皮层均可脱落,但一般不超过粘膜肌层。 慢性食管炎时,粘膜糜烂后可发发纤维化,并可越过粘膜肌层而累及整个食管壁。 食管粘膜糜烂、溃疡和纤维经的反复形成,则可发生食管瘢痕性狭窄。显微镜下可见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增生,乳穿延伸至上皮的表面层,并伴有血管增生,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在食管狭窄者,粘膜下或肌层均可瘢痕形成。严重食管炎者,则可见粘膜上皮的基层被破坏,且因溃疡过大,溃疡边缘的鳞状上皮细胞无法通过再上皮化修复溃疡,而状上皮化生,称为Barrett食管。发生于Barrett上皮的溃疡称为Barrett溃汤。 折叠编辑本段疾病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目的是愈合食管炎、快速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折叠一般治疗生活习惯的改变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基础,少食, 每餐吃8成饱。抬高床头15~20cm可减少卧位及夜间反流,睡前不宜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以下措施可减少反流:戒烟、禁酒、降低腹压、避免系紧身腰带、肥胖者减轻体重、避免进食高脂肪、巧克力、咖啡、刺激性食品等。避免使用减低胃食管动力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钙离子拮抗剂、茶碱、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等。 折叠药物治疗1、抑酸治疗:GERD根本上使动力障碍性疾病,阻止胃内容物反流是治疗的关键,但迄今为止,抗反流的促动力药物疗效不尽人意,而抑酸剂能迅速缓解症状, 治愈食管炎,因而抑酸治疗是目前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主要方法。常规剂量H2受体拮抗剂(H2-receptor antagonist, H2RA)对空腹和夜间胃酸分泌抑制明显,可缓解多数病人的症状,但对C级以上的RE愈合率差。该类药物对餐后酸分泌抑制作用弱,且有快速抗药反应,故仅用于A/B级食管炎患者。强力抑酸药PPI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抑酸效果,缓解症状快,食管炎愈合率高,可用于所有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常用的药物有奥美拉唑(40mg/日),雷贝拉唑(20mg/日),埃索美啦唑(40mg/日)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用PPI的剂量为消化性溃疡治疗量的两倍,疗程至少8-12周。 2、促动力药:促动力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单独使用疗效差,其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它们的应用。提高LESP的药物正在研究中。 3、其他:制酸剂可中和胃酸,常用的药物是含有铝、镁、铋等的碱性盐类及其复合制剂,可用于解除症状。铝碳酸镁有吸附胆汁的作用,能保护食管黏膜, 有利于食管炎的愈合。 PPI(质子泵抑制剂即H+/K+-ATP酶抑制剂)治疗食管炎8周的愈合率约为90%。治疗8周后需要复查胃镜, 了解食管炎的愈合情况,如食管炎未完全愈合,则疗程要延长至12周。 4、维持治疗:PPI几乎可以愈合所有的食管炎,但停药6个月后的复发达80%,反流性食管炎必须进行维持治疗。PPI维持治疗的效果优于H2RA 和促动力药,维持治疗药物用量无统一标准,多用常规剂量的PPI。按需(on-demand)服药,即出现症状后病人自己服药至症状被控制是不错的选择,能减少患者的用药量并节省费用,应选用起效快的PPI。 折叠内镜治疗不少患者停药后复发,需要长期服药。内镜治疗获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但长期疗效和并发症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方法包括:射频能量输入法﹑注射法和折叠法,适应症为需要大剂量维持的病人,禁忌症有C级、D级食管炎、Barrett食管﹑大于2cm的食管裂孔疝﹑食管体部蠕动障碍等。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良性疾病, 且目前的药物能有效的缓解症状,愈合食管炎。所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按疗程服药。需要维持治疗的病人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有效的维持治疗方法。良好的心态、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正规的药物治疗能使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折叠编辑本段如何预防1.忌酒戒烟: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2.注意少量多餐,吃低脂饮食,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的频率。相反,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 3.晚餐不宜吃得过饱,避免餐后立刻平卧。 4.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反流,特别是平卧位更严重,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反流症状。 5.保持心情舒畅,增加适宜的体育锻炼。 6.就寝时床头整体宜抬高10~15cm,对减轻夜间反流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7.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8.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乱服药物产生副作用。 忌烟酒、减轻体重 忌甜食糕点,慎食易产酸的红薯及玉米;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葱、生蒜等 不能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会诱发胃息肉 |
|
来自: 昵称41128213 > 《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