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变法”两个字,很多人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在前面加上“商鞅”二字。确实,作为中国历史上早期、最成功的变法之一,商鞅变法给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不过今天我们不讲商鞅在秦国的变法,讲一件他去秦国之前的事情。 据《资治通鉴》记载,商鞅本名叫公孙鞅,卫国人,卫国某位国君庶子的后代,是一个没有资格继承君位的贵族。这哥们跟其他贵族不同,不喜欢打猎遛鸟,不爱好声色歌舞,就是对法律非常着迷。经过多年的苦读和研究,终于学有所成,胸中有了一套依法治国理念的雏形。 当时的卫国是个小国,国君也没什么志向,另一个同名不同字的魏国就不一样了,自从魏文侯开始,就有招贤纳士的良好风气,商鞅就去到了魏国,在得到宰相公叔痤的认可之后,暂时在相府当了个小官。 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接触,商鞅的气度和见识逐渐显露了出来,公叔痤这才意识到,这个年轻人了不得啊,在自己手下干活是屈才了,应该向国君推荐,给他一个更大的施展平台。 可好巧不巧的,公叔痤病了,推荐的事情也就耽搁了下来。当时的国君是魏惠王,听说老宰相生病了,就前来探望。来到这一看,真没想到,公叔痤这不单单是病啊,那是病的相当严重,老头躺在床上都奄奄一息了。 此情此景,让秦惠王不由得悲从中来,他声音颤巍的问道,人常说,死生有命,不可强求,可万一您不行了,国家大事,我该跟谁商量啊! 听国君这么说,公叔痤精神不由得一震。我身边倒是有个人,叫公孙鞅,他虽然年纪不大,可胸中的韬略惊人啊。希望您不要嫌弃,可以让他代替我的位置。 公叔痤这一番话,可有点惊到魏惠王了,他虽然没说话,可心里已经翻江倒海了。什么?公孙鞅!没听过这名字啊。怎么地,让这么一个人代替你当宰相? 看着君主那疑惑的眼神,公叔痤也大概猜到了他的内心活动,就赶紧又续上了一句。如果你不准备用他,那就要把他除掉,如果他去了其他国家,那对魏国将会是一种灾难啊!说完这些,公叔痤已经累的够呛,躺在那里再也没力气讲话了。 魏惠王楞住了,看来这老头是真的要不行了,一会让我用公孙鞅做宰相,一会又让我杀了他,这分明就是在说胡话嘛。魏惠王心里是一阵的不落忍啊,他就坐在一边,敷衍了公叔痤几句,而后转身离开了。 半晌以后,公叔痤缓了过来,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招来了商鞅。面对这个自己无比欣赏的年轻人,公叔痤面带歉意。实在是对不住,作为宰相,我必须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所以我先向主上举荐了你,而后又提醒他杀掉你。现在作为朋友,我劝你还是赶紧离开魏国吧! 商鞅看着眼前这位老者,微微一笑,您老放心吧,国君要是听你的话,就会重用我了,要是不听你的话,也不会杀我的,我没必要着急走的! 果然,魏惠王出了相府以后,就跟身边人讲,宰相真是要不行了,一会要我用一个人,一会又要我杀掉他,可怜啊,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