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古到现代,北京城的第一次现代化转身

 明日大雪飘 2021-12-18

主讲人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每周六晚上8点,赵老师准时在旧京图说读者群开讲老北京。

(音频比文字更精彩)


1.

建设香厂民国模范街区


上期最后说到,朱启钤先生想在北京城中建一处市民居住示范区,最后他看中了香厂地区,计划在这里建成一个北京城的模范街区,满足当地住户改善环境落后面貌的愿望。按照朱启钤的安排,市政警察厅组织人填平了香厂的大水坑,整修了道路,掏挖清理了沟渠,为建设施工创造了条件。

警察厅怎么还干这些活,还管清理垃圾呢?我原来曾经说过,在清末民初,北京城连掏大粪的粪场都归警察厅管。当时警察管的事特别多,既要管城市治安,又管清扫街道;既管疏通沟渠,又管卫生防疫;既管食品安全,又管公共工程建设。朱启钤担任过北京内外城巡警厅的厅丞,很清楚各部门的职责,所以安排警察厅先干了这些又脏又累的活儿。(北洋警察都负责什么?详情请戳从扫大街到查处假冒商品,北洋警察什么都管……) 

清理完之后,再请施工单位。用了4年的时间,香厂地区经过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经营,终于建起以永安路为中心的“民国十四条模范街”。

图片
建造于1917年的新世界游艺场成为香厂新市区的地标建筑。


图片

新世界游艺场的左侧是当时的东方饭店。

图片

香厂模范街区的示意图。

香厂模范街区的建成得到了国民政府的高度评价。当时中国最时尚的城市是上海,上海的《晶报》对北京香厂的评价是:北京香厂一带,电灯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车如流水马如龙,宛然上海风景。

时至今日,这十四条街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民国时期的老建筑还有不少存在。

2.

改造北京城内街道

朱启钤先生对北京城的改造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在其兼任京都市政公所督办期间,从北京市政府的经费中拨出专款,安排劳力清理了多年积存的垃圾,疏浚了堵塞的沟渠、下水道,在光秃秃的道路两边种上了成行的树木和大量的花草。经过几年的努力,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古城市容市貌焕然一新。

图片

1912年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拍摄的东四牌楼,可以看到马路两旁的脏乱差,卖菜的摊贩把蔬菜摆到马路上。

图片

1915左右从西向东拍摄的东四牌楼,马路上干干净净,两侧挖了排水沟,排水沟的外侧砌起了一个个花坛,种上了一棵棵小树苗。

图片

1910年从南向北拍摄的东单牌楼,牌楼上写着瞻云,还有满文,四周又脏又乱。

图片

1917年从南向北拍摄的东单牌楼,牌楼上的名称已经被袁世凯改成了景星,周围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图片

1900年从西向东拍摄的景德街双牌楼,就是现在白塔寺路口东边,历代帝王庙的大门外。马路和便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人车混行混放。 

图片

1918年从西向东拍摄的景德街双牌楼,卫生状况的明显好转,修建了排水沟,马路和便道有了明显的分界,排水沟旁种植了一棵棵树苗。

朱启钤在主政京都市政公所期间,城内卫生状况的改变,绿化程度的提高有目共睹,非常不易,与其大力倡导和执着努力分不开。朱启钤为了进一步改善北京城里的交通状况,打通修建了府右街,还打通了南、北池子和南、北长街这两条城内南北交通的主干道。他还独出心裁地在原皇城城墙上,为两条干道设计出了富有特色的拱形街门,成为东、西长安街上独特的景致。(详情请戳“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原来是这样打通的

图片

从南向北拍摄的刚刚开通的南池子大街南口。

图片
改造之后,从南向北拍摄的南长街南口。这两张照片上都能看到拱形街门。

通过改善北京城的环境和交通,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20年,一位外国游客感慨:“10年前到过北京的人,或许对这个城市当时破敝不堪的景象仍历历在目。街道上布满了污泥,几乎无人尝试过要对街道的任何方面进行改善。河流像污水一样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卫生的概念尚不为人所知……如今重访北京,感到自己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城市,简直无法把现在的北京与昔日的那个老城市联系在一起。”

1922年,曾经在20年前来过北京的外国游客朱莉特·布雷登在又一次游览北京后也感叹道:“沦陷前(即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前),崎岖不平、未加铺设的街道上挤满了驴子、骡车和骆驼队,而今日平坦的通衢大道代替了往昔的一切。”

北京经历着从一个封建都城向近代化城市的第一次转身,这一切都是与朱启钤的努力分不开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史学博士史明正认为,朱启钤推动的城市变革,不但使北京城开启了从封建都城向现代化城市的转型,同时也为正在崛起的市民社会提供了一个活动场所,甚至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政治变迁。


3.

创建北京第一座公园


朱启钤先生不但改善了北京城的环境和交通,而且他热心北京的公益事业,希望老百姓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他创建了北京市第一座面对市民开放的公园—中央公园。


1913年2月22日,清朝的隆裕皇太后病故,时年46岁。袁世凯批了200万元专款用于隆裕太后的葬礼,并安排3月19日在故宫的太和殿召开了国民哀悼大会。

图片

隆裕太后送葬的队伍。隆裕太后葬于河北易县清西陵,与光绪皇帝并骨

为了保证国民哀悼大会的安全,确定由时任交通部长的朱启钤负责维持秩序、疏导交通的重任。朱启钤先生对这件任务非常重视,提前巡视会场以及周边的午门、端门、天安门和左右朝房,以及太庙、社稷坛。在清朝,这些地方都属于皇家禁地,朱启钤也没进去过。在巡视中,朱启钤来到了社稷坛,发现这里古柏参天、环境清幽,很适合市民散步、游玩。他心想,如果能把它开辟为公园,对于北京城里的市民可是一件大好事。朱启钤又看到原来掌管社稷坛财物负责社稷坛祭奠的“坛户”们,在园子里养牛、养羊,还种植了很多牛羊喜欢吃的苜蓿草。朱启钤一看就这么荒废着太可惜啦,但是他又很清楚,当时的社稷坛还属于已经退位的清皇室的私产,还不具备改造成公园的条件。

到了第二年春天,国民政府委派已调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代表民国政府,与清朝皇室成员协商从热河行宫运到北京的古物存放问题。洽谈的结果是,清室同意将故宫三大殿以南除太庙以外的各处用于存放古物,并且划归民国政府管辖。这么一来,社稷坛就由民国政府接管了。

1914年3月,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提交了将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的报告,袁世凯大笔一挥:同意。为了筹措资金,朱启钤带头捐款,并通过个人的名望和影响力,争取到了很多社会名流的慷慨解囊,不到半年的时间,中央公园就筹集到4万余元捐款。(相关报道请戳 北京最早开放的公园,原来是它……

当时的天安门前还不是广场,是一个呈“丁字形”的狭长空间。天安门与正阳门之间不但有一座大清门,还有东西各144间廊房组成的“千步廊”,这是清朝政府各部门议事、办公的地方,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清朝政府垮台之后,这里就一直废弃着。

朱启钤在申请把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的同时,再次向政府申请拆除千步廊。经过国民政府批准之后,朱启钤要求把从千步廊拆下来的砖、瓦、木料一律运到社稷坛,用于在公园内建造新的景点。就这样,利用这些不花钱的原材料和社会各界的捐款,为公园建造了四宜轩、唐花坞、水榭、来今雨轩、习礼亭、格言亭、投壶亭、迎晖亭和兰亭八柱等建筑,直到现在这些仍然是中山公园的主要景点。

朱启钤对公园中的千年古柏、古树也是倍加重视,安排人员逐一登记造册,妥善管理,这些古树至今仍然郁郁葱葱,成为了公园中的著名景观

1914年10月10日,社稷坛终于作为公园对外开放了,朱启钤确定把社稷坛改名为“中央公园”,又名“稷园”,成为了北京城内最早开放的公园。

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去世之后,曾经在中央公园里停放灵柩供人们祭奠。后来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民国政府在1928年将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在朱启钤安排下,把天安门前的千步廊拆除之后,形成了民国年间的天安门广场。

图片
1914年把社稷坛的南墙拆开改成了中央公园的南门,也是公园正门。这是1918年从南向北拍摄的照片,公园大门外面是天安门外金水河上的西公生桥,公园门口挂着的牌子上写着中央公园

图片

上世纪20年代初拍摄的中央公园里的雪景。
 
主讲人 | 赵振华(一把驳克枪)
音频整理 | 亮亮
文字整理 | 斯蒂尔站长
编辑 | 黄加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