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后台收到过很多来信,有部分女生经历过好几段感情,但都无疾而终,甚至被伤害地遍体鳞伤。 我相信在这其中一定有独立优秀的女生,但遇到感情问题时,似乎大多的结局都一样。 尽管现在的人不再单纯用遇人不淑等来解释一段感情的破裂,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女生无论怎样付出都得不到真心。 因为对于女人在感情里生出的执念、弱点,男人比女人更了解如何拿捏住。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谈谈:女人的弱点。 01 心太软 心软本是一种善良的表现,但心软的人在感情里似乎都过得不太好。 因为面对男人总是“心太软”,常常换来的不是理解,而是得寸进尺。 有读者跟我说过,她离过两次婚,通过相亲网站认识现在的男友。 最初认识的时候,她知道对方爱人刚刚去世两个月,于是每天安慰、开解对方。 他们视频聊天聊了两个月后见面,由于喝了酒很冲动,就睡到了一起,但对方后悔了。 见状,她说:“既然你后悔了,那就不要再来往。” 但后来对方还是不断的联系她,还把闺女带来她家。 两个人就这样相处了八个月,对方带她见了家人,还主动要求见她的家人。 但十一长假过后,对方就不爱搭理她了,说话也极为客气,说是因为妻子快周年了心情不好。 可后来又主动来找她,说彼此因为异地、不合适。 将对方送走后,她大哭了一场,把微信全删了。 可对方回去后又后悔了,不停的给她打电话、加微信,她心软了。 可加回后内心很是纠结,同时感觉对方也不像以前那样了。 一个后悔的男人和一个心软的女人是一个很常见的组合,就像一个家暴的男人和一个会原谅的女人,也是常见组合一样。 因为每当对施暴者下跪求饶,开始以各种低姿态地求和,女人就会想:“哎,其实这个男人对我还是挺好的。” 于是选择原谅对方,但正是这样,对方反而周而复始、乐此不疲。 上述故事里男生的做法,本质和选择可以原谅男方家暴的女人是一样的。 而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你一天天对他安慰和开解,又有什么意义呢? 用语言、身体,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去给对方充电,能得到什么呢? 如果是想让暧昧转变成真正的婚姻状态的,可以明确的看到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对方早已经斩断过好几次关系了。 而且,在关系里一步步地心软妥协、频频被伤害选择原谅,只会助长男人伤害自己的气焰。 因为每一次的心软退让,都会让自己在对方心里的位置变得更低一点。 作为女生,适当心软是善良,过度心软只会自找麻烦。 所以,不要在被伤害后,一扭头就心软只记得对方的好,那样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02 情绪化 尽管男女相爱都是因为“情”字,但放不下一段感情,男人和女人是有所区别的。 相较于男人而言,大多数女人都更容易感情用事,从而更难从一段感情里面走出来。 就像另一个读者一样,她跟男友在一起两年后提出分手,紧接着分分合合一年多,最后以吵架后对方说“很累”、正式分开。 后来她尝试多次挽回,但对方坚决不回头。 对方说想冷静一下,结果一个月后有了新的女朋友。 这让她彻底崩溃了,陷入了失恋后无限自责的情绪旋涡中,轻度抑郁。 由于对方说可以做朋友,她开始提升自己,去运动健身,去看书,学习,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期间和对方也保持着联系,让她相信有一天自己变得更好了,对方就会回到她的身边。 可后来工作、家里发生了很多事,没多久至亲在一场意外事故中去世,同时知道了对方快要结婚的消息。 所有不好的事情一下子涌来,心理防护墙再次被冲破,连同之前失恋的痛苦一下子把她拽回了无限黑暗的深渊里,变成了重度抑郁。 她每天状态都很差,整个人完全失去能量,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没胃口、不想吃东西。 她甚至晚上经常睡不着,睡着了也是整晚做梦,半夜常常惊醒。 尽管朋友都跟她说这个人不值得,但她心里还是坚持认为对方很好,且认为对方心里没有完全放下她。 可事实,就摆在她的面前。 她很想摆脱这种痛苦的情绪,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放不下情绪,也不受控制。 认为对方很好、认为对方心里没有完全放下自己,其实是认知跟情绪层面的矛盾。 还抱着希望,其实只是情绪层面在作祟; 而在认知层面,已经认为两个人是不可能的,或者说至少在现阶段不可能。 但她不愿意连接现实,意识不到自己现在处在什么样的处境、真实的情况如何,只是盲目地想:“哎,他心里还有我。” 被情绪驱动了所有行为,从而导致了她的痛苦——整个人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睡眠也被影响。 爱一个人是没有错的,但爱的死去活来,注定会被伤。 因为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改变、爱而不得是常态、全情投入换回来的也可能只是一场空。 到那时,该如何让自己退出来呢? 爱情不是我们人生的全部,终归是要融入生活的。 所以,越是爱一个人,越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爱情的前提应该是「自我」。 有时候,爱的太满不如爱的刚刚好。 03 物化自己 尽管如今的时代变了,思想却没变,物化女性的言论还是存在的。 但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主动物化自己。 曾经有一个读者问:“我现在是适婚年龄,这个年纪找对象要不要一开始就问清楚对方对婚姻的态度,是谈谈玩,还有奔着结婚谈的?” 她很犹豫,因为感觉问了会给人一种恨嫁心理。 所以,她想知道这个度在哪里,什么时候可以谈未来,什么时候适合见家长,如果确定要在一起是不是该有个等待的期限。 但问出来后,对方说有了压力。 对方说只要她不急,就可以慢慢规划,一急就没辙了。 她说她的本意只是想了解对方,所以不明白:“为什么别人都会误以为我很着急呢?” “我现在是适婚年龄……”这句话,就好像是一串葡萄有个保质期,要是过了这个保质期,葡萄就不新鲜了、没人要了。 认为必须得在过期之前来个大甩卖,来看了、闻了之后不把它买走的人就是个王八蛋。 这,是一种典型的「物化思维」。 但就算是串葡萄,其实也有很多种打法:可以做成葡萄干;也可以做成一杯葡萄酒,越陈越香啊。 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只有青春期,只有所谓的适婚年龄这一个吸引力,生命将是如此的单调,就是繁衍,就是生存,很无聊。 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人,除了动物性的繁殖,还有人性的光辉。 我们的人生,既不能往极左,也不能往极右。 但有的人就是在天上飘,不接地气,这种人我们经常要说:“你得下凡走一走,只有星空,你不看脚下的泥泞不行”。 但如果反过来,有的人再走一个极端,每天在土地里,全都是泥泞,没事就问一句“哎,今天村东头的收成怎么样?” 这也不对,懂吗? 我们要的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能够在农田里工作,也能在大海上航行。 每一个现代的人都应该追求更多的生存方式,学习更多的思维模式去适应这个多变的时代。 而且,在感情里越是着急,越是会忽略双方需求上的匹配度。 结婚一定要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快乐,而不是因为“适婚年龄”的压迫。 无论是心太软、情绪化还是物化自己,都可以发现其底层思维是向“善”的。 心太软,是为了再给彼此一次机会;情绪化,是对感情爱的过分真实;物化自己,是想求得一个美满的结局。 但所遇之人如若非良,释放这样的自己只会被对方拿捏住、被自己的“善”亲手淹没。 在爱一个人的时候有所保留,有时候未必是自私,而是保护。 |
|
来自: 昵称28572434 > 《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