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督脉的第8穴筋缩,它对治疗小儿抽动症有帮助。今天,我们继续沿督脉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9穴至阳,它有宽胸理气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个消气穴,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阳气之极 至,极也。 阳,阳气也 至阳,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化为天部阳气。本穴物质为筋缩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因受督脉络脉所传之热而化为天部阳气,穴内气血为纯阳之性,故名至阳。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至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七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至阳穴中的“至”,就是极至之意,为何说它是极至呢?大家看看其位置就基本清晰了,它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后心的位置,离心脏如此之近,而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阳气之源,动力之源,因此形容其穴为阳气之极也就很好理解了。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时发现,以“至”命名的穴位,只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后心位置督脉的至阳穴,另一个就是位于小脚趾膀胱经上的至阴穴,一个离心脏最近,当然阳气最足,故称为至阳;另一个离心脏最远,阳气自然就最弱了,也就是阴之极至,故名至阴。 而以“阳”命名的穴位相当的多,涉及了7条经脉的18个穴位以及两个经外奇穴。但符合命名规则的,则只有3条经脉的7个穴位(标红)和2个经外奇穴,从中足以可以看出,阳气乃人体的动力之源,相当的重要。 二、宽胸理气 有没有人生了大气以后,除了前胸痛,还同时伴有后背疼痛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有体会,这个时候有一个词能很好地形容,就叫“捶胸顿足”,这是人体一种不由自主产生的自救动作,捶的位置,就是胸口正中任脉的膻中穴,而顿足刺激的就是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肝经的行间、太冲穴,前者是化解瘀堵在胸口窝的气血,使其扩散至周边;后者,则是引气血下行,由此缓解顶在胸口窝的气血,从而达到宽胸理气的作用。 前面已经说了,至阳穴,是阳中之极至,它和前胸的任脉的膻中穴虽然不在垂直的投影位置,但其宽胸理气的作用是相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又是一个消气穴。 与此同时,至阳穴旁开1.5寸,是膀胱经上的膈俞穴,它是一个特定穴称为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之血会,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和宽胸理气实为一体两面之同义词。 健康一线解读至阳穴-宽胸理气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壮阳益气 【主治】 胸胁胀痛,腹痛黄疸,咳嗽气喘,腰背疼痛,脊强,身热 四、总结 1、阳气之极 2、宽胸理气 这正是:大怒气滞胸背痛,捶胸顿足把气控,膻中至阳同协作,宽胸理气皆可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