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让汉语擦出光芒

 置身于宁静 2021-12-18

■ 深圳都市报记者 梁群

“这个世界互联网的发达,令文字慢慢褪色,我们诗人还是有责任,让汉语擦出一些光芒来。”近日,诗人廖伟棠携新诗集《春盏》在西西弗书店·深圳万象城店举行了新书分享会,他还在现场分别用粤语和普通话倾情演绎自己诗集中的经典诗篇。

诗歌,带你去认识这个世界

写诗、摄影、开书店……涉足很多行业的廖伟棠,将自己定义在一个诗人上,“我拍照,我是一个诗人在拍照;我在写评论,我是一个诗人在写评论。我所做的任何事情,一切都基于自己是个诗人”。

人人都拍美图的数码时代,廖伟棠还是用胶片拍照,极少使用三脚架、有意拍摄颤抖的影像,模糊的影像,这是他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廖伟棠认为,摄影很大程度取代了一部分的诗歌,比如取代了绝句、俳句,但它取代不了史诗、长诗和组诗。诗跟其他各种艺术门类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不可见的,又是最可见的,“每个人读一行文字脑子里出现的是不一样的意象,这方面它跟音乐是最像的。视觉艺术太独裁,它告诉读者你应该怎样去感受这个世界,但诗歌是开放的,你可以从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观,怎样去认识这个世界”。

诗歌,应有高视野审视当下

如今写诗是很难赚钱的,廖伟棠认为诗歌最好处在不好不坏的境地。“(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热潮,也让诗人有点找不着北的感觉,他们觉得写诗就可以成为偶像、成为明星,但诗歌往往需要寂寞一点、冷静一点,才能写得好,毕竟你不是一个表演者,你是一个沉思者,你需要沉思的空间。”

每逢公共灾难发生,总会出现灾难诗的写作,引发一股热潮,这种正能量、安慰,甚至煽情,在廖伟棠看来并不是诗歌真正要做的事情。“诗歌应该直面这些灾难,并且与承受灾难的人同在。一个人陷入灾难时,其实是人类共同的处境,只是具体的灾难没有降临在我们的头上,但诗歌应该有更高的视野,去审视灾难为什么会发生,发生后对人发生了怎么样的改变。”

廖伟棠的新诗集《春盏》,是他的情诗首度结集出版,其中一半关乎爱情,其余的是亲情、友情、家园情……“我觉得一个诗人,既然恰巧生在这个复杂又有点疯癫的时代,你就应该睁大双眼去看看深处。这个世界互联网的发达,令文字慢慢褪色,诗人的任务是让汉语擦出一些光芒来,提醒读者原来语言还有这么多魅力。这是诗歌相对于小说等等更明显的优势,我可以通过特殊的修辞、特殊意向的锤炼,让读者看到我们习以为常的语言又再发出光芒。”

有人认为互联网中微博140字,微信聊聊数句,很适合写诗,但廖伟棠说这导致了阅读的短平快。一个人刷手机不会在一个页面停留超过5秒,所以段子体、微信体大行其道,那些写段子的人利用诗歌思维高度集中高度爆发,迅速地拥有一批读者,就会哗众取宠。“但写诗是很克制,有些好诗是要你反复读十几二十遍的,你才能读出味道一辈子不会忘记,比如李白的诗。现在的网络阅读它只需要一下子冲击你,但你不会对某一个点击量过百万的文章重复地看。”

《春盏》

作者:廖伟棠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时间:2016年6月1日

廖伟棠的情诗首度结集出版,入选作品多为在内陆首次发表。据了解,这些诗歌时间跨度超过20年,有诗人对生活、对家庭、对人生的看法,也有一些是阅读感悟,蕴含了廖伟棠对世界的观察和体悟。“所有的好诗都是情诗。”廖伟棠说,“'春盏’的意思是说,春天可以承接万物,任何事物在春天都能找到一个安顿;就像爱情和各种感情一样,也可以在诗里找到安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