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汉武帝和卫青霍去病三人就是一个最佳的黄金组合。正因为有了卫青和霍去病的全力支持才有了汉武帝三征匈奴,才有了之后的封狼居胥,让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但很少有人知道,汉武帝和卫青霍去病二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他们互相之间的明争暗斗也一刻都没有停止。卫青霍去病虽然忠于汉武帝,但在很多方面卫青和霍去病却偏偏在和汉武帝对着干。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外乎一个人的原因。这个人就是太子刘据。 刘据身为汉武帝的第一个儿子,汉武帝对他十分的重视,毕竟汉武帝自即位后,十多年的时间一直都没有儿子,所以后嗣问题也成了汉武帝非常头疼的问题。刘据出身后汉武帝欣喜若狂,刘据的母亲卫子夫也母凭子贵成为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晋升为皇后之后,刘据也从庶长子变成了嫡长子,顺利晋为太子。汉武帝对于刘据这个太子非常的重视,不仅亲自给刘据挑选老师,就连刘据所学的学问也亲自过问。对刘据的一言一行也都按照帝王的要求去培养刘据。可以说从一开始,刘据就是人生的赢家,享受着诸多的超人一等的待遇。全因为他是汉武帝的唯一儿子。 众所周知,刘据这个太子背景可是非常的硬。一方面刘据的母亲皇后卫子夫深受汉武帝喜爱,爱屋及乌之下,刘据的地位也稳如泰山。另一方面刘据的舅舅卫青更是他无可撼动的靠山。身为汉朝大将军的卫青,其威势可不是一般人敢冒犯的。刘据有母亲卫子夫和舅舅卫青这么里外两大靠山。其地位自然稳的不能再稳了。除此之外,刘据的表哥霍去病也是他的一大强援。历史上霍去病和汉武帝闹矛盾的主要因素就是刘据的太子大位。 众所周知,卫氏一族的崛起靠着的就是汉武帝的亲睐。卫青和霍去病之所以能够受到汉武帝的任用,主要还是靠着卫子夫的裙带关系。当然了,卫青和霍去病的能力那也是世所罕见的。汉武帝一生征战匈奴创造了赫赫功勋,但这所有的一切成果绝大多数都是卫青和霍去病打下来的。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的盖世武功必定会大打折扣。也正因为汉武帝和卫青等人的亲密无间合作,才创造了汉武帝时期北伐匈奴打的匈奴人望风而逃的壮举。 很多人印象中汉武帝和卫青的关系是那种非常亲密的君臣关系。但事实上汉武帝也曾一度把卫青视为威胁。历史上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在公元前127年颁布了推恩令。在推恩令的实行下,诸侯地盘越来越小,很快就完全对中央构不成威胁了。中央问题解决后,汉武帝又把目光瞄准了边疆。很快在汉武帝的策划和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努力下,匈奴也被汉武帝打的狼狈北窜。此时的汉武帝志得意满,内部和外部威胁都没有了,而且朝廷上掌权的实力派人物卫青等人还是自己的亲信。所以汉武帝认为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很快汉武帝就发现,哪怕是自己的亲信。但他的权力一旦大到了一定的地步,那么也是会威胁到自己的权力。因为汉武帝发现朝廷新贵族卫氏一族已经开始拥兵自重了。首先挑衅汉武帝权力的就是大将军卫青。在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当时的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不仅开始削弱诸侯的势力。还开始着手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所以汉武帝就下令抽取豪强迁往关中茂陵地区。当时有个名叫郭解的游侠,因为和本地的官府存在矛盾。所以郭解就被官府给恶意的添加上了迁居茂陵的豪强名单。郭解无力反驳汉武帝的命令,所以郭解只能迂回找关系解决这个问题。 正好大将军卫青和郭解是朋友,所以卫青在得知这件事后,他直接去找到汉武帝,替郭解求情,他说郭解家贫穷,根本不符合迁居茂陵的条件。汉武帝听了卫青给郭解求情后,他意味深长的对卫青说了一句话,一个老百姓竟然能请一个大将军替他说话,可见这个郭解家中并不像你说的那样贫穷。而后汉武帝根本没给卫青面子,直接把郭解给迁居到了关中。因为这件事,卫青任何汉武帝丝毫不给自己面子,内心也十分的不满。 而汉武帝方面,他认为自己迁居豪强到关中茂陵之地,其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卫青敢替豪强求情,擅自插手政事。这让汉武帝十分的不高兴。但即使汉武帝不高兴,也因为卫青平定匈奴立下大功,而且还是自己的爱将。所以汉武帝虽然生气,但也没有过分责怪卫青。只是明升暗降把卫青调离了长安。 卫青这边的事情是了了。但汉武帝没想到下一个挑衅他的又是一个让他出乎意料的人。这个人就是冠军侯霍去病。霍去病是在汉武帝一手调教下长大的。可以说汉武帝就是霍去病的师傅。霍去病在参军入伍后的表现也没有辜负汉武帝。征战匈奴过程中霍去病也是立下了累累功勋。这让汉武帝十分的欣慰。也因为汉武帝和霍去病的特殊关系。使得汉武帝对于霍去病十分的放心。也因此在卫青被明升暗降调离长安后,霍去病就成了汉武帝选择的那个替代卫青的人。 没有了大将军卫青,汉武帝立刻提升了霍去病为汉朝骠骑将军大司马,这就是汉武帝在告诉所有人,没有了卫青自己还有霍去病可以代替。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却彻底击碎了汉武帝的布局规划。当时汉武帝所宠信的王夫人生下了二皇子齐怀王刘闳,李姬也生下了三皇子燕刺王刘旦,以及四皇子广陵厉王刘胥。虽然当时汉武帝早就册立了皇太子为刘据。但因为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大力削弱了刘氏诸王的权力。因此汉武帝并没有分封这三位皇子为王。更是让他们一直居住在长安。但汉武帝万万没想到,就因为他没有分封三位皇子,却引来了霍去病的不满。公元前117年,霍去病上书汉武帝请求立刘闳、刘旦、刘胥三人为王。汉武帝刚开始没有理会霍去病的要求。 但显然霍去病没打算放弃。所以霍去病又继续上书请求汉武帝分封子嗣。汉武帝无奈只能让御史们讨论分封事宜。结果在公孙贺和张汤等人商议后,再次上书请求册立三位皇子。汉武帝以三位皇子德行不休为由拒绝了分封王爵,只适合分封侯爵拒绝了众人要求分封的请求。但不久后众人再次上书请求汉武帝分封。但汉武帝依旧拒绝。别以为霍去病和公孙贺等人请求汉武帝分封三位皇子是为了三个皇子好。事实上他们这么做全是为了太子刘据。他们很清楚,三位皇子一日不分封,一日不赶出京城,那么刘据的太子位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他们才会如此锲而不舍的要求汉武帝分封。 而汉武帝显然也不傻,他明知道霍去病等人的要求有私心。所以就一直拒绝他们的提议。历史上众人曾五次上书汉武帝,但均被驳回公孙贺自己更是三次进谏分封之言。此时的汉武帝才发现,霍去病和卫青一样,已经都有私心,而且在培植自己的势力。他们如此帮助刘据巩固太子之位就是明证。此时的汉武帝非常的无奈,自己的左膀右臂背叛了自己。终于被逼宫数次的汉武帝不得不做出妥协,汉武帝分封了三位皇子为王。逼宫戏码总算是告一段落了。 经历了卫青和霍去病两次“背叛”经历后。此时的汉武帝已经没有之前那么意气风发了。同时他也深感心力交瘁。汉武帝此时也明白了,刘据的地位已经是无可撼动了。朝廷的大将军和大司马都站在太子刘据一方。而且卫青和霍去病还总想着逼迫汉武帝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他们一个是太子的舅舅,一个是太子的表哥。再加上公孙贺这个太子刘据的姨父。汉武帝深深的意识到了卫氏家族的威胁,已经太子刘据无可撼动的地位。 也正因此汉武帝和卫青霍去病之间也一直存在矛盾。为啥巫蛊案时江充诬陷太子刘据造反,汉武帝都没有调查清楚就直接下令镇压太子呢?就是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汉武帝本能的认为太子是真的反了。也因此汉武帝犯下了后悔终生的错误,逼死了太子刘据。刘据死后汉武帝也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可能冤枉了刘据,因此才有了后面复查巫蛊案以及修筑思子台等事情的发生。但不论如何,这场因为刘据引发的汉武帝和卫青霍去病的君臣相争事件是没有赢家的。刘据最终的下场也还是悲惨结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