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诊须得四诊合参,才能辨证出真正的病因。 四诊是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段; 合参,就是把四诊获得的诊断资料,综合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反复思考,推理判断,得出正确的诊断。 而不是一看患者的症状,简单了解一下经历,就妄下判断。 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如何通过四诊合参,来辨证真正的病机。我以前接诊过一位患者,说自己宗筋总是反应很慢,身体感到很沉重。 当听到患者自述症状的时候,大家心中已经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了,这个人他宗筋反应慢,身体沉重。 有的朋友啊,比较心急,就知道这一个症状,便不往下问了。 而为了让这个概念不再模糊,让他讲述生活经历,本来患者还想讲自己的其他症状呢,你这一问,患者直接说不出来了。 然后大家听到患者说,自己饮食不规律,天天喝酒。 这时候,在你心中,患者形象瞬间丰满了起来。 他饮食不规律,天天喝酒,然后宗筋反应慢,身体沉重。 然后,你通过已知的情况开始分析。 饮食不规律,天天喝酒,容易伤到脾,导致脾运化失调,天天喝酒,会产生湿热,湿热堵住肝经,阳气通过的慢,所以他宗筋反应比较慢,治疗上应该清利湿热。 一通分析下来,觉得自己很厉害,这么快就找到病因了。 而我告诉你! 错!全错了! 四诊为望、闻、问、切。 望是观察病人的发育情况、面色、舌苔、表情等; 闻是听病人的说话声音、咳嗽、喘息,并且嗅出病人的口臭、体臭等气味; 问是询问病人自己所感到的症状,以前所患过的病等; 切是用手诊脉或按腹部有没有痞块。 真正的方式这样的:患者来看诊的时候,看患者的脸色:面色发黄,黯淡没有光泽,眼泡虚浮,舌头呢,舌淡,苔白腻,这是望。 谈话过程中,听到患者咳嗽的声音,可以明显的听出患者嗓子里面有痰。 然后就是问,除了反应慢,身体沉重之外,还嘴黏痰多,特别是早上起来,痰特别多,容易疲惫,还没有干什么呢,就感到很累,还时不时的头晕、胸闷,恶心等。 生活经历上,患者因为工作,应酬繁多,天天喝酒,吃一些油腻甘甜之品。 问完之后,诊脉,脉沉滑。 这是按照四诊合参方式,得到的患者信息,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方式得到的信息更加全面,更加有利于辨证。 知道患者的情况之后,根据患者经历,症状、舌苔和脉象为痰湿阻滞。 辨证完之后,不能直接开药,而是要先搞清楚,要治什么,病机是什么?首先就要搞清楚,痰湿从何而来? 中医上有句话叫:“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为痰。” 我们都知道脾主运化,一方面是运化水谷精微,作为各大器官正常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呢,就是运化水液,将对我们无用的废水给运化出去。 如果脾虚了,运化失健,没有将废水排出去,这些废水就会聚集起来,有形的叫痰,无形的叫做湿。 痰湿停留在人体内,顺着血液进入经络,痰湿重浊,直接卡在那不动了,导致阳气被堵。 本来阳气是要去充盈宗筋,这下好了,堵住了,不能及时的到达宗筋,就像是我们开车要去一个地方,结果半路堵住了,要花费比平时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而痰湿就是堵住阳气的车,所以宗筋反应比较慢。 这种情况,应该采取化痰除湿通络的治疗方法,于是我给他开了这个方子: 白僵蚕、防己、苍术、半夏、陈皮、茯苓、瓜蒌、薏苡仁、黄芪、露蜂房、炒桂枝、九香虫。 一个疗程后,反馈充盈起来的速度明显变快,痰也少多了,心中大喜,继续服用两个后,宗筋速度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患者痊愈。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四诊合参已经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了,它不仅仅是看病的一种方式,还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定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想根据自己网上所学的知识理论来调理好,却不知连最根本,最重要的四诊合参都做不到。所以,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健康解密##我来科普##养生##健康# |
|
来自: 新用户6829621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