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夏的1816:多灾多难的法兰西,一连串的麻烦

 金色年华554 2021-12-18

粮食危机、工业危机、商业危机

1816年法国因气候异常和应对措施失当所导致的粮食危机是连锁性的,经济危机和工商业危机紧跟着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砸了下来。法国属于欧洲的领土大国,在粮食危机中,其不同地区遭受的损失其实是不同的,有些地区甚至没有损失,但当时法国实行的大城市辐射圈系统则把部分地区的粮食危机直接转化成了全国性的谷物告磐。到了1817年初,下莱茵省(Bas Rhin) 、上莱茵省(Haut Rhin)和孚日省(Vosges)这三地的谷物价格涨了将近一半。

文章图片1

小麦是法国人的主食,也是当时法国人消费的大头。当时的法国正在进行着自己的工业化,商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但粮食价格的极端不稳迫使雇主不得不提高工资以防工人流失。要知道法国的工业化是在拿破仑战争后才开始进行的,1816年和1817年的法国工厂主很多都是依靠着向银行家贷款来维持运转。结果雪上加霜的是,当时的工业和商业联系很紧密,工人工资上涨,那么制成品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这导致了法国当时全国的各种商品全部开始涨价,一些银行也慢慢的支撑不住了,无法为工厂稳定的提供贷款,经济危机的恶性循环爆发了。

文章图片2

1815—1824 年,法国的工业平均年生产总值只有39.16亿法郎,比 1803—1812 年增长不到2亿,增速是几十年以来最低的。法兰西银行在为了稳定经济开始不断地向市场贴现,1815年法兰西银行当年贴现2亿法郎,到了1818则变为7.27亿法郎。可见当时法国的工商业资金匮乏之严重。

1816年之前的法国对外贸易可以说是一帆风顺,大陆封锁政策和法国本身多元化的经济让法国有着十分稳定的出口。粮食、工业产品、奢侈品等等不胜枚举,法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着贸易顺差。不过到了1816年,法国对外贸易直接开始缩水,首先就是谷物禁止出口(因为气候灾害导致粮食危机,当时英法等国都禁止出口谷物),结果即便禁止了谷物出口并且还向海外购买了大批谷物但粮食危机仍旧不见好转,工业危机和商业危机接踵而至,贸易逆差开始越来越大。 并且,由粮食危机而连锁引发的经济危机又引起了全国性的恐慌和骚乱,路易十八不得不下令巴黎方面调遣宪兵和骑兵到全国各地用武力去平息事态。

文章图片3

但是,是否可以说就是这次1816年的气候突变才导致的法国从1816年开始就一直持续了数年的经济危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次气候异常和谷物减产是全球性的,英国也遭遇了极寒天气,谷物也出现了减产。甚至奥地利帝国也不例外但是人家并没有出现经济危机和大规模的粮食危机。只有法国的粮食危机最为严重而且一直没法控制,并蔓延至整个国家经济,造成全国性危机。这里面的每个环节其实都是可以控制的,但当时路易十八的法国却没有,也没办法控制危机的蔓延。

乱成一团的复辟政府

首先,在拿破仑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复辟王朝政府根基不稳,政府内部充斥着极端保王党人、空论派、自由派和波拿巴分子的政见分歧。法令和政令往往要经过几个星期昼夜不停的争吵才能颁布,这就导致了效率的低下。当时的法国根本不可能在危机爆发前就及时的采取应对行动。

文章图片4

复辟王朝时期法国政府中主要有四个派系:一、极端保王党人。由德迈斯特(Joseph de Maistre) 和博纳尔(Louis de Bonald)及其信众组成。二、空论派(Doctrinaires)或称宪章派。该派别成员于 1816—1817 年在政府中位居要职,他们的各种主张都比较温和,成员包括深受路易十八信赖的警察部大臣德卡兹(Elie Louis Decazes)和著名政治家基佐(Guizot)。三、自由派。这一派人数众多,支派庞杂,主要成员包括拉法耶特( La Fayette)、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等。他们一般都比较激进,类似于全国性限价这一类治标不治本而且根本就不可能执行的天真提案基本都出这些人才之手。四、波拿巴派。这些人属于当时法国的民族主义者,大部分都是誓死追随拿破仑的军官和士兵,他们是最为激进的一群人,且极端保守。

文章图片5

以上四个主要派系里面有三个都是走极端路线的,只有一个稍微温和一点,几个主要派系在政府内部争吵不断。但对于路易十八来说,议会里吵得再凶再极端也没关系,但搞出的政策不能走极端,好歹法国也是欧陆大国,拿出来的经济政策怎么的也得是稳定可执行的,但事实就是议会给出的政策意见没有一条不是走极端的。这直接就导致了路易十八的复辟王朝行政效率低下,基本上永远处于朝令夕改之状态,当然不可能有效应对危机。1816年初法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寒冬,春季不仅气温低下还暴雨不止,河流泛滥。当时的法国议会为了这件事吵了翻天覆地,一个靠谱的方案都没拿出来。路易十八干脆选择放弃治疗,直接把议会提交的意见一个个全都下令执行,结果就是没有一个是奏效的。

文章图片6

而且当时的法国不仅仅没法应对危机,反应速度还异常之慢。1816 年7月收获时节,谷物歉收已成事实,相关的报告也都一直的在反馈危机将临的信号。但是直到巴黎的粮食储备见底了,议会和政府才认识到危机,开始在国内外大规模搜购生计物资。路易十八曾指派粮商前往地区市场为巴黎采购谷物,结果就是这位粮商先生直接向国王抱怨:'莫兰(Meulan)市场到处都是购粮的人,每色提埃(Setier,约合 150—300 升)小麦的价格又涨了5法郎,质量最好的小麦每150升能卖到63法郎。我买了本月31号才到货的100色提埃小麦后,就不能再买了,因为如果继续在地方市场大量采购会让敏感的市价持续升高。'

文章图片7

谷物采购困难重重,面粉研磨也无法顺利进行。法国内政部大臣与生计委员会联名致信法国国务副秘书路易斯.贝盖(Louis Becquey)的一份报告中称:'虽然我们遵照本月3日的指令在塞纳(Seine)、科尔贝依(Corbeil)和彭图瓦兹(Pontoise)三处研磨了10000公担的小麦,但恐怕这个数量不足以应付即将到来的播种期。因为这一时段绝大部分人力与畜力都在打麦,无法前往磨坊工作,且输送面粉去中央市场(les Halles)的运输力也无法保证'。另一份报告称'本季收成推迟,可能需要储备更多的面粉。储备局局长已获批准,额外研磨800-10000公担的小麦。歉收的影响可能将一直持续到下一年播种之前,因此,我们仍需多磨一倍的谷物以应付9-10月的消费'

无济于事的海外采购

因为对于事态的反应太慢,当时法国的复辟政府在得知危机爆发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为时已晚。路易十八在1816年8-9月期间频繁颁布敕令减免所有生计物资的进口关税,甚至设立奖金鼓励商人进口国内急需的食品,但此时已回天乏术,粮食危机彻底爆发了。

文章图片8

18、19世纪法国所奉行的谷物政策也是问题很大的即:对内奉行自由主义,放开所有买卖。对外秉持重商主义原则,进口谷物关税极高,宁可折价赔钱也要把多余的谷物产品出口卖掉。这个方法在平时不爆发粮食危机的时候是可以运转的,但粮食危机爆发了,这个政策也就需要进行调节了。但是,路易十八时期的法国除了减关税之外压根就没有对这个政策进行什么调节,这就导致了法国国内全部的粮食几乎都囤积在巴黎和几个主要城市,任由投机商疯狂抬价,本来没那么严重的危机被越搞越大。

文章图片9

那么要想解决危机就只能靠采购和进口了,当时的法国在圣彼得堡和库尔兰(Courland)大量收购谷物,在波兰和立陶宛的购买其他必要的生活物资。此外,当时的法国政府还通过各种渠道从摩洛哥、美国甚至亚洲国家进口小麦和面粉。

但是,当时的欧洲各国政府因为谷物减产为了应对危机都限制谷物出口,全欧谷物价格普遍处于高位,再加上运输成本、中间商差价等因素,进口谷物价格不菲。路易十八的法国政府共花费了7000万法郎的巨款从海外购买谷物,却只能让巴黎、里昂和波尔多几个大城市的面包不涨价,其他地区的粮灾根本就无法顾及。

烂摊子一样的法国:全面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1815 年复辟王朝政府接手的法国就是一个满目疮痍的烂摊子。首先,拿破仑帝国末期,反法同盟的入侵致使法国在农业、工业和建造业的损失高达14亿法郎。由于频繁的战事,许多公共设施尤其是公路和乡间小路损毁严重。交通、通信状况的不堪使政府无法及时掌握全国农业生产的动态。

文章图片10

其次,工业发展的困境并未因和平的到来而消失,拿破仑的工商业政策带着浓重的重商主义色彩。帝国的解体导致大量向法国商品免关税开放的国家消失了。意大利西北部、莱茵兰、比利时等地区在拿破仑帝国时期曾为法国工业带来1400 万的消费者。随着帝国的瓦解,不仅法国产品进入这些地区需缴纳一定数额的关税,法国工业所需的原材料供应也严重受限:来自意大利的丝绸、比利时的煤和莱茵兰的铁矿已经不可能再自由流入法国了。

文章图片11

最后,就是来自来自英国商品冲击。英国的大量廉价工业制成品,尤其是纺织品行销欧洲大陆,这一打击对尚在工业起步阶段的法国而言是毁灭性的。后来法国顶着风险重启对英国的高关税政策,对所有来自英国的纺织品征收每担55法郎的重税,才让很多的法国工厂免于破产。

结语

总而言之,坦博拉火山的爆发对于法国来说就是一个导火索。它导致了粮食欠收,出现了粮食减产危机。放在其他欧洲国家这也都是可以应对的,而对于当时的法国来说,拿破仑帝国解体、大陆封锁体系崩溃,长期的对外战争已经把法国掏空了。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发气候异常和粮食减产危机再加上应对不当,那灾难的雪球就只能越滚越大了。

参考文献

《'气候—危机'模式再探——以法国无夏的1816年为例》【J】周小兰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M】

《法国史》【M】乔治.杜比

《火山喷发与气候变化》【J】三上岳彦;李景生

The effect of the Tambora eruption on Swiss flood generation in 1816/1817【J】Rössler Ole,Brönnimann Stefa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