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濮阳市第一中学初四(13)班 尹子璇 
大千世界,流光溢彩。世人在匆匆的赶路中,忽略了太多,而那些被遗忘的记忆,尘封在生命中某个灰暗的角落里。 “但丁荷马和魏吉的史诗,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引自台湾诗人余光中《淡水河边悼屈原》,在对比中突出屈原的伟大】滔滔江水东逝去,但其中又有多少往事,如流水般跨越千年。那汩汩的汨罗江水带走了太多被遗忘的人和事,如那在江边长啸的白发老者。楚王宠信宦官,他苦心劝说,却被赶出了郢都,被当政者遗忘在这江畔!民心不得、众生疾苦,他无奈啊!怀王被蒙住了双眼,他悲愤生于乱世,但又忠心耿耿,最后竟被世人遗忘在这远离朝廷的荒野。他呐喊“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可无人回应。千百年后,这汨罗江水依旧川流不息,但屈原,并未真正消失在滚滚江水之中。 【爱国诗人屈原在遗忘中呐喊——借流水逝去反衬伟人不朽】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引自歌曲《苏武牧羊》】他虽身在荒无人烟的北海,孤身一人,陪伴他的只有一群羊。他本是大汉的使节,却被囚禁在这艰苦的千里之外。“等公羊生了小羊”,那粗犷的汉子曾说,“你就能回去了。”他也知公羊生不出小羊,他也知自己无法再回到妻儿和老母身边,他也知可能再也见不到大汉的君王。他知道自己被遗忘在了这个角落,但他仍一心向汉,一直等待着回到大汉的那一天。【表现苏武的精神取向】北海边上的旌节轻响,传出的,是苏武在遗忘中默默地等待。 【民族英雄苏武在遗忘中等待】 他是一位音乐天才,他辉煌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但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个天大的玩笑:失去爱情,失去亲情,最后失聪,他再也无法听见悠扬的琴声了!被命运捉弄过后,他被遗忘在了隐蔽的角落里。世人认为他的人生就此止步,皆叹惋。但他却不向命运低头,在遗忘中接受痛苦的洗礼,在遗忘中进行音乐创作,在遗忘中抗争,在遗忘中奋起……最终,那首震颤心灵的《命运交响曲》,弹奏出他浴火重生的涅槃。【高度评价】 【在同命运的抗争中成就自我的贝多芬】 “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世间种种,不过浮生,有时我们要背上沉重的行囊匆匆启程,但在不经意间,我们也要回望过去,回望那些在遗忘的角落里被遗忘的人和事。因为,它们虽然被尘封,但那尘埃下闪耀着的却是耀眼的光辉。 【总结全文,启发人们不要遗忘哪些闪耀着耀眼光辉的人和事】 (指导教师:冯荣荣) 通过评述历史人物,启发人们“回望过去,回望那些在遗忘的角落里被遗忘的”“闪耀着的却是耀眼的光辉”的“人和事”,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有如此高远的视界和深邃的立意,也属难能可贵。文章以“逆境中不屈的精神”为线索,设计了三个小标题,选取了三个名垂青史的人物:一个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著名的民族英雄苏武,一位是勇于同命运抗争的音乐家贝多芬。他们三人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但他们都深陷困境,都没有自弃沉沦,都凭着不屈的灵魂,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选材典型,评述比较生动、精当。 写法借鉴:围绕中心,精心选材。评述历史人物,评什么?怎么评?大有学问。一个历史人物,生平经历可写的有很多,关键要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去选取最有表现力的材料。本文围绕赞美逆境中不屈的灵魂这个中心,选取材料,表达感受。 1.围绕中心,概述史实。评述历史人物,首要的一点就是以史为据,尊重事实。本文写屈原的遭遇,“楚王宠信宦官,他苦心劝说,却被赶出了郢都,被当政者遗忘在这江畔”,这些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事实。 2.围绕中心,旁征博引。为增加印证的力度,小作者援引了不少跟中心相关的材料,如台湾诗人余光中《淡水河边悼屈原》中的名句“但丁荷马和魏吉的史诗,怎撼动你那悲壮的楚辞?”,屈原《离骚》中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还有在民间广为传唱的歌曲《苏武牧羊》中的歌词“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这些材料的引用,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也对表现人物的不屈灵魂,起到了重要的论证作用。 3.围绕中心,描述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成长的依托,要突出人物的精神品性,描述人物环境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描述屈原所在的汨罗江,“滔滔江水东逝去”“那汩汩的汨罗江水带走了太多被遗忘的人和事”“这汨罗江水依旧川流不息,但屈原,并未真正消失在滚滚江水之中”,借景写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屈原灵魂不朽的感慨。 最后,提一个建议:文章最后一句:“它们虽然被尘封,但那尘埃下闪耀着的却是耀眼的光辉。”,如果能够独立成段,效果会更好。要明白古人所说“凤头豹尾”的妙用。 (点评:徐东祥)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司马奕天:巧妙运用比喻 形象表达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