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光玫瑰葡萄果锈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

 沐源农夫 2021-12-18

图片

阳光玫瑰葡萄在成熟期会出现果锈症状,甚至在个别园中几乎所有果穗上均会发生,这在第一年结果的植株上表现更为明显,成为降低果实商品性的重要原因。该症表现为在果实表面形成条状或不规则状锈斑,严重时连成片,致使果实表皮形成木栓化组织,形成锈果。

图片

上果锈的阳光玫瑰葡萄

造成阳光玫瑰果锈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如遗传、气候、施肥、机械损伤、用药不当、产量负载等。近年来,专家们针对阳光玫瑰果锈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结果与防治建议总结如下。

1、果袋颜色 

随着果实的成熟,果锈发生率越高,果袋颜色越深,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率越低。因此,建议生产上使用绿色或者蓝色果袋来降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的发生。

图片

套绿色袋子来降低果锈的发生

2、植物生长调节剂

调查发现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会显著降低阳光玫瑰葡萄成熟期的果锈发生率,在赤霉酸中添加氯吡脲或噻苯隆均为进一步降低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率,且随着氯吡脲浓度的增加,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率逐渐降低,而随着噻苯隆浓度的增加,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率却增加,且噻苯隆在降低果锈发生的效果上比氯吡脲好。因此,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上建议进行无核化处理。

图片

DBY处理的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率低

3、产量

产量也是影响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的一个因素,随着产量的增加,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1500千克每亩的产量下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率最低,因此,建议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上进行适当控产。

4、施肥

根据日本岛根农技研报(2013)的调查结果,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较重的园子土壤中无机态氮素(特别是高硝态氮含量)和交换性盐基含量较高,且果皮中的高氮低钙含量也会促进果锈的发生。我们的调查也发现增施钙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阳光玫瑰葡萄的果锈发生率,而氮肥过多则会促进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的发生。因此,生产上应控制好氮肥与钙肥的施肥比例,切不可盲目施肥。

图片

增加氨基酸肥料黑友君可降低葡萄果锈率

5、果实糖度

有研究者认为阳光玫瑰葡萄果锈的发生是在果实糖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发生的。我们在生产上也会发现,发生果锈的果实一般较甜。根据调查,果实糖度达到16.7%时便会发生果锈,且果锈发生越严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但是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的果实并不一定会发生果锈,如有些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到22%以上,也没有果锈发生。

6、挂树时间

随着果实的成熟,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率越来越高。但9月中旬以后阳光玫瑰葡萄的果锈发生率趋于稳定。因此,建议阳光玫瑰葡萄在糖度达到18%以后,及时采收,从而降低果锈的发生。如果遇到市场不景气,可以适当延迟采收,此时建议将成熟度较高的果穗先进行采摘销售,留1/4~1/3的挂果量延迟采收。

图片

成熟后期会加重果锈

7、树龄、树势

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与树龄和树势有关,一般2~3年生结果植株树势较弱,果锈发生较严重。随着树龄的增长,树势越来越强壮,果锈发生越来越少。因此,培养壮树是生产优质阳光玫瑰的前提。

图片

阳光玫瑰5年生壮树果锈率低

8、新梢生长量

新梢生长量与果锈发生率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新梢基部直径越小、新梢叶面积特别是副梢叶面积越小,果锈发生越严重。因此,建议阳光玫瑰葡萄多留副梢,尤其是果穗对面及上、下部叶片均保留2~3片叶的副梢,这样一方面可以遮挡光照,降低果穗接收的光照强度,另一方面保留副梢也可以减少果实膨大期日灼发生。

图片

保留副梢的阳光玫瑰大树

9、果粒大小

果粒大小也会影响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在一穗儿葡萄上,果锈往往发生在果粒较小的果实上。另外,不进行调节剂处理的果实,果实较小,果锈发生比较严重;而调节剂处理后,果实较大,果锈发生较少。

图片

DBY处理的阳光玫瑰葡萄

另外,果锈的发生还与表皮受到机械损伤、空气相对湿度、温度等因素有关,因此果实软化后尽量不要触碰果实,减少机械损伤。

广而告之:

可喷、可涂的 50%“单氰胺”水剂 ,每瓶250毫升,18元一瓶,兑水15~18斤,国内包邮。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