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补气血,可很多人都深有体会,补不进去,为什么?因为方法不对。 中医讲究阴阳,气为阳,血为阴,补气血要从平衡阴阳入手。如果只补血,不补气,于事无补。而现在中医很喜欢直接用滋阴的方法补血,地黄、麦冬,很难补进去。 《伤寒论》里的方子很少用到补药,医圣张仲景治病时不用补药,他治病时小补用炙甘草,中补用大枣、白芍,大补加人参。补阴的药顶多就是这样,反而阳药用很多。 因为经方的观念是,把【阳】强起来以后,【阴】就会自己回头,因此张仲景的观念是,当人很虚弱的时候,我们用阳药恢复病人的胃气,病人自己会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然后自己痊愈,这才是真正的恢复健康。 所以治病时不用补药,什么时候吃补药?身体健康的时候才吃补药,这与温病派的观念完全不同。 想补气血的人,平常没事可以吃吃桂枝汤。第一个介绍桂枝汤: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可治感冒,对症时一剂而愈,是我们家中常备药。可桂枝汤又是调节营卫最好的方子,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其中桂枝、白芍等量,桂枝助阳化气、白芍补血,炙甘草、生姜、大枣补脾胃津液,是一个补气血很好的方子。 第二个是小建中汤,伤寒论里有两个补虚的药,一个是小建中汤,一个是灸甘草汤(治心悸、脉代结)。 小建中汤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组成,其中白芍是桂枝的两倍,饴糖就是麦芽糖。小孩子不爱吃饭,可吃点小建中汤,胃口会大开,所以小建中汤可增肥。如果气虚可加黄芪,血虚可加当归,分别叫黄芪建中汤和当归建中汤。 第三个方子介绍下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由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人参组成,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白芍、生姜各一钱,人参三线。此方在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时用,疼痛是因为发汗太过,津液伤到了。这时大枣、甘草补津液已来不及,要用人参把津液补足,就用新加汤。是补气血非常好的药。
|
|
来自: Bellsen老熊 > 《05-方剂经验与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