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公司组织开展了团队学习活动,原来虽然也了解过团队学习法的相关知识,但真正参与其中还是第一次,大半天的活动时间,虽然中途也被一些电话和杂事打断,但是感觉收获挺大的。培训结束后一直在想,如何把这种方法用在安全管理中呢?经过思考,虽然还没有成熟的想法,决定先写点儿东西,一是权当复习一下,这样不会忘掉太多东西,二是先在脑子里放几个框框,可以不断的去完善,不断的放东西。因为没有记笔记,也没有拿到课件,就根据自己的记忆和理解,随便写一点吧! 一、团队学习法及其特点 1、团队学习法的组织 从名字上来看,团队学习法就是组织一个团队集体学习的一种方法,之所以叫团队学习法是因为在整个团队大家的角色脱离了原来的职务角色,针对某一实际问题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召开讨论和学习、分享等,并取得解决方案。因为有别于以前的教师讲授型培训,整个形式更像是一个讨论会,因此活动的前期准备很重要,需要专门的人员提前去准备,准备的内容一般包括:需要学习讨论的题目、人员分组、课程设计、会议室布置、会议用品准备等,准备的越细致越能发挥团队成员的参与度越高,越能发挥该方法的作用。最好有一个会议组织小组,3到5个人左右,大家集思广益,一个人是很难把整个事情做好的。 这个环节重点强调一下课程设计,因为是很多人在一起学习,因此课程设计很重要,特别是发起人、催化师(下面再讲这些角色)的沟通以及他们对参加学员的了解,这个会关系到整个活动的成败。此外,如果有条件,最好把课程在桌面上进行推演一下,有利于提高团队学习法的效果。 2、团队学习法的角色及分工 团队学习体现的是团队,所以先去掉原来的角色,让大家进入一个新的平等角色,而不是利用行政角色把这个变成一言堂。因此,在团队中定义了很多角色,首先是发起人,就是整个活动的提议者,他需要提出整个活动的主题,就是说大家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需要输出什么,作为整个活动的发起点;二是催化师,一个总催化师负责全部学员的指导、引导和培训,就是告诉学员们需要怎么做,按照安排逐步推进计划好的活动,每个组还需要一个催化师(也可以在整个过程根据环节轮流担任),带领、启发、引导组员们展开活动,催化师顾名思义,就是让整个活动在催化师的作用下让整个活动更加顺畅,也激发大家的思维更加活跃,以便更好的完成本组的活动;其他角色,比如发言人、组秘、书记画工、计时员、纪委、摄影师、经典语录等,可以根据组员数量自我设置相关角色,保证整个活动的顺利进行。 一个小团队的分工很重要,只靠一个组长或者催化师是无法完成整个活动的,要分工合理、各司其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团建过程,要让大家时刻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要为团队做贡献,团队的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同心协力才会更好的完成任务,这个时候不需要英雄,只需要团队成员。 3、团队学习的逻辑及程序过程 先说一下团队学习的法逻辑,其实就是一个钻石模型,先有点进行发散,然后再收,集中在几个点上,整个逻辑大致如此,班级催化师应该根据这个逻辑来控制整个过程,时刻关注进度,及时纠偏。 整个过程大致分这几个环节(可能没有记全啊),一是为了点起大家的热情和思维活度,先要来个破冰或者热身,就是让大家放下以前的角色,进入到团队角色,方法很多,比如可以起一个代号,类似网名,互相称呼,蛮好玩的啊!第二步就是定好角色开始干活了,首先就是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这个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工具(后面再说),这个阶段可以畅所欲言,说的东西没有对与错,都可以在白板上记录下来;第三步讨论解决方案,就是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这个过程类似第二个过程,形成钻石中间的部分;第四步,刀刃向内,开始聚焦,可以用“尖锐”的批判提出的解决方案,我觉得这个过程才是这个方案最精彩的部分,大部分讨论和头脑风暴都是输出一堆的所谓解决方案不加甄别,导致没什么用,而这个方法就是要对一堆方案进行刨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因此更具实用价值;第五步换位刨析,具体做法就是每组除了组长和组秘不动,成员全部换到别的组,对结论进行讨论或者刨析,使得每组的结论接受别的组成员的质疑,虽然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次没用做,但我觉得这个过程一定十分精彩,因为这又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的冲击,能够更好的去检验成果;第六步,制定具体的设施方案,方案要具体、可行、可测量、有时限等,这个时候需要用到很多的工具,全部展开内容太多,下面一并说;第七步总结和发布,类似总结和成果输出。后面还有一步,下面单独说。 4、团队学习法的结果运用 这一条本来可以作为上一步的第七条,但我想把他单独拿出来说,因为很重要,团队学习得出的成果并不代表活动的结束,而代表这个活动的开始,有了输出结果,本次活动结束后就要开始进行执行了,笔者认为,如果是重要的某一问题,能够持续开展几次团队学习法,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真的可以解决很重要的问题。 5、团队学习法的中的工具 团队学习法中使用了很多的工具,如:穷举法、团队列名法、5Why、杨三角法、鱼骨图、GAP、PDCA、收益难易矩阵、头脑风暴法、SMART原则等,在不同的阶段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作为一名工具爱好者,笔者认为可以开阔思路,不限于这些介绍的方法,因为团队学习法本身就是一种开放性很高的工具,里面包含很多内容,说的简单点,只要对整个目标有用的工具都可以使用的,比如思维导图法,在很多环节都可以用,可以提高效率、厘清思路,有的工具方法也可以找更好的工具进行替代,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结果,万物皆可用(盗用一下鸿蒙的广告语啊)。 6、团队学习法的注意事项 (1)、 “两真”原则,要以真的存在的问题、以真的相关人员参与组织活动,整个非常重要,不能随便找个问题进行模拟,那样纯粹是浪费时间,也会把大家误导,因此,“两真”原则非常重要,必须遵守。 (2)、成员平等,其实不只是整个方法需要,很多需要讨论的方法都要遵守这个原则,我们找一群人是讨论的,不是来听领导讲话的,如果是,可以换一种方式。团队学习法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视过程和成员意见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先让大家有平等学习、讨论的感觉再开始,尤其是要提醒有强势领导的组织,不让领导一坐,大家什么都不敢说了,即使说也不一定能够是真的了,领导一说,纷纷点头称是,头脑风暴变成了“一脑独秀”了,这个活动本身就失去意义了。 (3)、主题的确定,一定要明确、准确、具体。其实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主题(问题)不能太宽泛,应该是本企业某一个领域的、非常具体的问题,比如加入搞一个如何提高安全管理的团队学习,你让大家如何讨论呢?因为这个话题太大了,如果提一个如何提高一线操作工安全意识的问题来进行团队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二、对团队学习法的思考 笔者的习惯是参加完某次感兴趣的活动后会反复复盘,来找出方法的关键点,从而能够掌握他,这次也不例外,简单谈一点感想,可能也不成熟或者有理解不对的地方,希望行家们多多指正! 1、过程很重要,应用要准确。这个方法笔者不但能够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大部分目的),但感觉有的问题可能过程大于结果,比如可能大家利用这种方法搞了两天,最后发现方法就在那里,并且早已经存在了,那这种方法的意义何在呢?笔者认为可以作为一种统一思想的工具来使用,可以让大家更清晰的去理解公司的一些做法,更系统的去了解有些要求的必要性,如果真的这样去做,倒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2、和头脑风暴的异同。团队学习法可以看作是一个规定了很多程序、应用了很多工具的、更完整的、更科学的头脑风暴法,当然,团队学习作为一个大的方法实施起来步骤过长,时间也很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减,或者把其中的工具拿出来单独使用,可以把团队学习法当作一个工具箱或者思维方式,用则取之。 3、和HAZOP分析的组织区别。其实团队学习法的前半部分更像HAZOP 分析,程序几乎一样,HAZOP分析在“刀刃向内”之前就结束了,不对分析出来的结果进行细致甄别,笔者认为这两种方法可以互相借鉴,说不定能够开发出更多的工具呢,也算是一种交叉吧! 4、和传统培训的区别。当然,团队学习法也是一中培训,但和传统的讲授时培训完全不同,讲授时培训是老师讲,大家听,团队学习法是大家讲、大家一起学习,对学习的效果来说差别很大,几乎不能同日而语。 三、团队学习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想法 笔者感觉团队学习法几乎是专门给安全管理定做的一样,几乎可以直接拿来就用了,无论是安全培训还是安全问题讨论都是可以的,特别是在提高员工安全意愿、安全意识方面更加可以提高效率、提高培训效果,由于还没有实操过,就不展开了,等笔者试试再给大家分享吧! 四、小结 好的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学习方法尤为如此,爱团队!爱学习! |
|
来自: 新用户8843J5E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