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觉得这个题目有些奇怪?没关系,看完就明白了!“司马”这个姓氏在中国历史是非常有名的,也是挺好玩的一个家族,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一共有多少司马家族的名人呢?答案是一千个!怎么得出来的呢?其实人家都是按照编号来的,从司马一(懿)一直到司马千(迁),中间的在哪里呢?自己找吧! 好了,不开玩笑了,司马光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无论是小孩子还是伟大的人物都知道,比较有名的事迹一共有三个:一是安全方面的应急事件——著名的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太有名气了,小小年纪就掌握了应急方面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砸缸救人,可谓最早的应急措施之一,值得学习!二是编制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据说此书是历代政治家研究的重点读物,掌握了可以治国,绝对是优质的作品,并因为此书被当时的皇帝和历代皇帝推崇,基于他的政治贡献,死后被谥号“文正”,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司马光一生可算是完美了,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在政坛上击败了大批政敌,最终还获得了忠臣的美名,可谓人家赢家、名利双收了。第三件事就没有那么美好了,就是和宋朝著名的变法者王安石的争斗,王安石在历史上不但是著名的词人,还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司马光一生的政治生涯就是和王安石争斗,可谓一时瑜亮。这段争斗下面还会说,暂且不表。先看看王安石的结局: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从结局可以看出,司马光几乎完胜! 一、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争斗 先说一个小故事:宋神宗年间,登州有一位名为阿云的民女,父母双亡,阿云的叔叔竟然不顾阿云母丧未满,强行将阿云许配给了本村老光棍丑男——韦大宝(这名字有点儿奇怪啊)。阿云不满,于是拿刀想杀了韦大宝,不过没有成功,韦大宝只是手指被伤。但韦大宝报了官。当时,司马光认为阿云违背了三纲五常,应该判死刑。而王安石认为阿云罪不致死,应判有期徒刑。宋神宗认为阿云也认为该网开一面,并且下诏改判有期徒刑。不久之后,北宋宣告大赦天下,阿云就被释放回家新嫁生子了,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但是,谁能想到司马光还记着这件事情。1085年,宋神宗去世,哲宗登基,司马光当上了宰相。他重新把17年前的这件案子翻了出来,改判阿云死刑。随后,阿云在菜市场被斩首示众。 司马光作为一代宰相,为什么要跟一个民女过不去?实际上,他不是跟民女过不去,他是跟王安石过不去。在北宋政坛上,只要是王安石认可的,无论对错,司马光都会反对。这就是司马光的执拗态度。人们都说王安石是执拗相公,但是王安石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然而司马光从来都是对人不对事。王安石是君子坦荡荡,不怕得罪人,而司马光则是小人长戚戚,动不动就向皇帝诉苦,献上苦肉计。 从这里你大概看明白了吧?司马光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对于政敌,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我都反对,反对完胜利之后呢?是不是去做事呢?再看一个例子:王安石提出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减轻富商大贾对贫民的压榨。司马光则跳出来说,国家不应该理财,因为天下财富是固定的,国家的财富多了,那么民间的财富就少了。实际上,司马光认为的民间财富应该是大官僚和大商人的财富。司马光还认为,应该通过裁汰官员来节省开支,就可以治理“冗官冗费”了。宋神宗听到司马光的话,觉得也有道理,就让司马光担任裁减局的长官,让司马光去裁汰官员,精简机构。没想到司马光担任自己会得罪其他的官僚地主,于是干脆以修撰《资治通鉴》为借口,拒绝上任。 这次看明白了吧,司马光同志是一个只否定、光破坏,而不什么都不做、没什么建设性意见,也不干实事的家伙!否定别人的时候,振振有词,有理有据,真正让他做事的时候就说:我很忙!或者说这事儿不归我管! 二、安全管理人员是不是“司马光”? 每个人都应该以历史为镜子,不是去照别人,而是去照自己,看完司马光的故事笔者反思了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是不是在工作中也想司马光一样呢?说真的,有的时候确实是这样的! 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包括笔者本人)对安全管理理解有些偏执,而自身能力又存在差距,当企业工艺、设备或者别的专业提出变更时第一反应就是不行!为什么不行也不知道,怎么办行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能改变!一改变就会很危险,坚决反对!你问他怎么办?他说他也不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三方面的影响,一是其他人会非常气愤,一味的否定会让其他技术人员无所适从,因为无论做什么都会被否定,这种气氛一旦蔓延开来,就失去了大家的信任,最后可能都不再打理你了,绕过去走了;二是使其他技术人员因为反感安全管理人员误解安全的真正意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家会认为安全就是“找事儿的“,从此反而会误解或者是藐视安全,因为在一个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很容易被企业认为为这就是安全的水平,长期下来,他们就会认为安全就是劳动防护用品,而忽略了安全的科学性;三是把安全当作“敌人”,长期的否定就会带来同样的敌视,最后的结果就是把安全管理人员和安全全部束之高阁,各玩各的! 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在否定时要有理有据,并要和别的技术、管理人员一起去想办法,记住:安全管理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和生产伴随产生的,没有了生产,安全也就毫无意义了! 三、安全管理人员之外的“司马光“ 当然了,不只是安全管理人员中有“司马光”,安全管理人员还要面对很多的“司马光”,特别是今年的新《安全生产法》开始实施之后,作为新的《安全生产法》中的一大亮点:“三观三必须和安全管理不再是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可想而知,这次理念上的大转变会遭遇到多少阻力!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了安全管理部门就是管安全的,安全管理就是他们的事儿,你现在说安全管理不是管理的事儿,他一定会说:要你们安全管理部门干啥呢?留着过年吗? 作为安全管理部门遇到这么多的阻力应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来打败这些“司马光”:一是大力宣传和培训新《安全生产法》告诉大家这不是我们要改的,是法律法规要求的,是强制性措施,是有法可依的,让大家理解这次新的安全生产法修订的意义;二是完善和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重新修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生产法》的理念转化为可以执行的条款,并进行培训和宣讲,让大家理解和接受;三是进行过程考核,设定合理的KPI指标,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考核。三板斧下来,应该差不多了啊! 四、小结 笔者应该对历史人物表示足够的尊重才好,本文所说的“司马光“并不是历史上的司马光,而是代表一种认知方式或者是一类人而已,作为现在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人员千万不能做”司马光“式的工作态度,也有警惕周围的这种人和工作方式,不以谁绝对的对与错为出发点,应以标准规范和企业的发展为出发点,才是正途! 此文共勉之。 |
|
来自: 新用户8843J5E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