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文解字》第502课:“樊”为什么指的是“篱笆”?

 三个小布丁 2021-12-20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pan”部的两个汉字:“樊、奱”。这两个字中,“樊”是现代汉语次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奱”是生僻字,因此,本课的重点汉字是“樊”。两个字的详情如下:

1、樊。读音有两个:

(一)fá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樊,鸷不行也。从pan,从棥,棥亦声。”会意兼形声字。本义是篱笆。但许慎的解释不是这样的。

(樊的字形演变)

许慎解释说樊的本义是凶猛的鸟(“鸷”指凶猛的鸟)不能外行。实际上就是鸟困于樊笼,这并非“樊”的本义,而是引申义。

许慎说“樊”字由“pan”、由“棥”会意,“棥”也表声,依照小篆字形就是两只手在两树之间编篱笆之意,实际上,两木之间有绳索成网状,就是“棥”,而“棥”字在《说文·爻部》解释为:“棥,藩也”,“棥”其实是“樊篱”之“樊”的本字,“樊”字表示用手设置两木之间的网状物(两手在下),只是后来“两只手”简化为“大”,成了“樊”形,它的意思其实还是“篱笆”。《集韵·元韵》:“藩,《说文》'屏也’,亦作樊”,可见“藩”其实就是“篱笆”(见95课),所以,“樊”的本义仍旧是“篱笆”。许慎所说的“鸷不行也”解释并不妥当。

(竹篱笆)

《类篇》引用《说文》时,“鸷”字作“絷”字,就是用绳子拴、捆。可见,古本《说文》的“樊”是“絷不行也”,就是用绳子拴捆之后绊住不得外出。但这其实是“樊”的引申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鸷”应是“騺”字之误,騺,指马难起步的样子,止而不前。马狠,引申为凶猛、勇猛。实际上,这个字义与“鸷”的解释区别不大。意思是阻马的“藩篱”,所以,段玉裁的辨析结果其实依然是“樊”的引申义。

《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苍蝇乱飞声嗡嗡,飞上篱笆把身停。王安石《还自舅家书所感》:“黄焦下泽稻,绿碎短樊蔬。”用的是“樊”的本义。

“樊”的用法还有很多,比如:

(1)关鸟兽的笼子。《广韵·元韵》:“樊,樊笼。”《庄子·养生主》:“泽鸡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qí)畜乎樊中。”郭象注:“樊,所以笼鸡也。”泽畔的野鸡十步一啄食,百步一喝水,它并不希望被畜养在樊笼之中。

(竹编的鸡笼)

(2)筑篱围绕。《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辅,狂夫瞿瞿。”孔颖达疏:“此言折柳木以为藩菜果之圃。”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横。

(筑篱笆)

(3)边;边缘。《广雅·释言》:“樊,边也。”《集韵·元韵》:“樊,山边也。”《庄子·则阳》:“冬则戳鳖于江,夏则休乎山樊。”(他)冬天到江河里刺鳖,夏天到山傍休息。

(山边小屋)

(4)纷杂貌。《正字通·木部》:“樊,纷杂貌。”《庄子·齐物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乱。”以我来看,仁与义的端绪,是与非的途径,都纷杂错乱。

(5)通“鞶(pán)”。马腹大带。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声》:“樊,假借为鞶。”《周礼·春官·巾车》:“樊缨,十有再就。”郑玄注:“樊读如鞶带之鞶,谓今马大带也。”

(6)古地名。其一,春秋周京都辖邑,一名阳樊,在今河南省济原县西南。其二,樊城的简称。其城在湖北省襄樊市。

此外,樊还是姓氏。《左传·定公四年》:“殷民七族:陶低、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通志·氏族略三》亦有载。

(二)fàn。《<淮南子>高诱注》读如饭。读音专用于“樊桐”这个专用词,指传说中的山名。《淮南子·墬形》:“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高诱注:“县圃、凉风、樊桐,皆昆仑之山名也。樊读如麦饭之饭。”

“樊”的小篆写法如图:

(樊的小篆写法)

2、奱。读luán。《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奱,樊也。从pan,䜌(luán)声。”形声字。本义是絷绊,捆绑。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与《手部》'挛’音义皆同。”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手部》曰:'挛,係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奱”的小篆写法如图:

(奱的小篆写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