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行当 | 鞭炮行

 人文武汉 2021-12-19

鞭炮包含着中国的两大发明:火药和纸。在没有火药和纸张的时代,古人是用火燃烧竹竿,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根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声的原因。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从而代替了用火烧竹竿的古老习俗。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名为“鞭炮”。据《唐史》记载,唐贞观十九年(645年)皇帝得病,上栗麻石人李畋用爆竹替唐太宗除妖驱邪,使龙体康复,因此李畋被封为“爆竹祖师爷”。鞭炮的名称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各有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今天的鞭炮。

武汉鞭炮业始于什么年代已无法查找,至晚清(大约在清光绪年间)即有鞭炮业的手工作坊出现了。在武昌青龙巷(积玉桥附近)一带有一张姓人家开了一家鞭炮作坊。后来他家有一个小儿子加入了张之洞训练的新军,参加了辛亥革命,在汉阳与清军打了一仗。革命取得胜利后,黎元洪下令,说:“以前干什么,现在回家干什么”!就这样他从青龙巷搬至汉口公安路、华景街(今华清街)等地,自立门户,自己开了一家鞭炮作坊,取名“张恒泰”。

1906年,京汉铁路接通,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已修好,大约在1929年前后,“张恒泰”搬至铁路外“万民街”24号。

抗战之前,张家发生一次意外。端午节时,张家一双儿女拿“黄烟”(一种只冒烟类似鞭炮的东西)向床下、屋角燃放,据说可以消灭蚊子、蟑螂、蜘蛛等害虫。谁知这时一只“黄烟”引线突然点不燃,他的儿子拿出来换引线,就在此时,他家女儿向床下燃放“黄烟”正好引发了放在床下的火药,一阵巨大的火球,滚向整个该房屋,一时引发了大火。张家父女因此受伤,送至天主堂医院(现今武汉市中心医院)抢救,其父脱险,留下火烧疤痕,女儿抢救无效死亡。

这一行当充满着高利润和高危险,由此张家没敢再让独子继承“鞭炮”业,而选择了医药行业。抗战八年,张家无力再开“张恒泰”鞭炮作坊,他把家人送回黄陂县滠口老家,自己留在汉口“打乱仗”,意为随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开鞭炮作坊。当时开的鞭炮作坊大多集中在球场街(现今解放大道南端)一带。抗战时期,武汉铁路外为“难民区”,球场街为“难民区”的热闹街道,开设有各种店铺,如客栈、餐馆、戏院、百货、山货、杂货店等,鞭炮作坊也在其列。当时在球场街开作坊的有白万兴、黄万兴、陈天顺等多家,唯独没有张恒泰。

抗战胜利后,张家又搬回万民街,1947年鞭炮商业同业公会改选,选举张恒泰为理事长。据1948128日报告,该公会从业户为29户,注册资本为法币2069亿元(折合美元约为1·2亿万)。29家店铺,设在汉正街9家,设在中正大道(解放大道)硚口区一带10家,其他设在大夹街、小夹街、花楼街、球场街、万民街等地,黄陂人开鞭炮作坊的居多。

武汉历来畅销鞭炮,除了过年过节,家里的婚丧嫁娶,都讲究燃放鞭炮。20世纪70年代前,每年销售量只有20003000箱,嗣后,销售量增大,每逢春节销量更大,每年供应达到70008000箱之多。自1984年后,鞭炮和烟花的销售量增加到年销2万箱左右。

19931222日,武汉市人民政府下达70号令,从1994115日起武汉市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从此武汉市只能在大型的节假日,才能一睹烟火的五彩缤纷了。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