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保定府的驿道、驿站全览

 唯我英才 2021-12-19

清代保定府的驿道驿站

图片

保定元称保定路,属中书省。洪武元年(1368)改保定路为保定府。清康熙年(1669),直隶巡抚由正定移驻保定,保定为直隶省会。清末保定府辖:清苑(今河北省保定市)、满城(今满城)、安肃(今徐水县)、定兴(今定兴县)、新城(今高碑店市新城镇)、唐县(今唐县)、博野(今博野县)、望都(今望都县)、容城(今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完县(今顺平县)、蠡县(今蠡县)、雄县(今雄安新区雄县)、束鹿(今辛集市)、高阳(今高阳县)、新安(今雄安新区安新县)共15县;祁州(今安国市)、安州(今雄安新区安新县安州镇)共2散州。1913年废府。

驿道走向

西南经直隶保定府至山西方向  由京师皇华驿至直隶保定府,共330里。70里至良乡县固节驿,70里至涿州涿鹿驿,70里至定兴县宣化驿,70里至安肃县白沟驿,50里至保定府清苑县金台驿(由金台驿分道,60里至高阳县,80里至河间县)。

由清苑县金台驿分道西南,45里至满城县泾阳驿,45里至望都县翟城驿,60里至定州永定驿,50里至新乐县西乐驿,45里至正定县伏城驿,45里至正定县恒山驿,60里至获鹿县镇宁驿,70里至井陉县陉山驿,40里至山西平定州甘桃驿。

再:由白沟驿分道,90里至易州。又分道,40里至容城县,90里至霸州。

再:由涿鹿驿分道向西,50里至涞水县驿,40里至易州清苑驿,90里至易州上陈驿,100里至广昌县香山驿,60里至大宁村驿,70里至蔚州驿(可与山西广灵县在城驿相接)。

东南至山东方向  由涿州涿鹿驿分道而南,70里至新城县汾水驿,70里至雄县归义驿,70里至任邱县郸城驿,70里至河间县瀛海驿(由瀛海驿分道,160里至青县,90里至静海县,70里至天津县),60里至献县乐城驿,40里至交河县富庄驿,40里至阜城县阜城驿,50里至景州东光驿(入山东境,60里至德州安德驿)。

保定府属驿站

1.清苑县金台驿

《置驿一》:“清苑县金台驿,马一百二十匹,马夫五十五名,驴十三头,扛轿等夫一百九十七名,驿书一名,驿皂二十八名,兽医一名。”

(清)于成龙修,郭菜纂,康熙《畿辅通志》卷8第7页下:“金台驿,在府治东南。”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4保定府三:“金台驿,在清苑县东一里许。宋金台顿也。明置驿于此。本朝因之。又有递运所,在县西南五里,明永乐七年置,今裁。”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清苑县金台驿,在县治东一里许,宋金台顿也。明置驿于此,今因之,极冲。又有递运所在县西南五里,明永乐七年置,今裁。”

(清)李培祜修,张豫垲纂,光绪《保定府志》卷33《兵制》:“清苑县金台驿,在府城西关南,裁存驿马一百二十匹,差驴十三头。”卷42《旧署舍》:“在府署东南,今名馆驿街。有旧马王庙。乾隆初移驿于府城西关。驿承厅在驿内。金台驿馆在府城西北。”

《保定市北市区地名志》:“金台驿街,位于西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南北走向……清代曾在此设驿站,盖街得名为金台驿街。”

案:金台驿,明代置驿于此,清代因之。属极冲大驿。时在清苑县东一里许,在今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金台驿街。明永乐亦曾在金台设递运所,在县西南五里,清初裁。

2.满城县陉阳驿

《置驿一》:“满城县陉阳驿,马九十匹,马夫三十九名半,驴十三头,扛轿等天五十二名,驿书一名,驿皂十二名,兽医一名。”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4保定府三:“陉阳驿,在满城县南三十五里,明代置。旧有驿丞,今裁。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满城县陉阳驿,在满城县南三十五里,一曰四十里,明嘉靖中置,极冲。陉阳堡在县南四十里,陉阳马驿即置于此。”

光绪《保定府志》卷33《驿递》:“满城县陉阳驿,在县城南三十里陉阳店,裁存马九十匹。”

案:满城县陉阳驿,明代置,清代袭之,时在满城区南约三十五里处,今河北省满城区南之陉阳驿村。属极冲大驿。明代也在此设陉阳堡。

3.安肃县白沟驿

《置驿一》:“安肃县白沟驿,马一百一十匹,马夫五十五名,驴十三头,扛轿等夫一百三十八名,驿书一名,驿皂三十二名,兽医一名。”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4保定府三:“白沟驿,在安肃县治东。明洪武六年,自县北十里移置于此,本朝因之。又旧有递运所在雹河北,今裁。”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安肃县白沟驿,在县治东。元时在县北,明洪武六年自县北十里移置于此,今因之,极冲。又旧有递运所在雹河北,今裁。”

案:安肃县白沟驿,元时已置驿,明代继之,并有递运所。清代袭驿站之设,裁递运所。时在安肃县治东,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安肃镇。属极冲大驿。

4.定兴县宣化驿

《置驿一》:“定兴县宣化驿,马一百一十匹,马夫五十五名,驴十三头,扛轿等夫一百五十四名,驿书一名,驿皂三十二名,兽医一名。”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4保定府三:“宣化驿,在定兴县治东南。明洪武三年置,本朝因之。又旧有递运所,在县东门外,今裁。”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定兴县宣化驿,在定兴县治东南。明洪武三年置,极冲。又有递运所在东门外,今裁。”

案:定兴县宣化驿,明代置,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定兴镇。属极冲大驿。明代亦有递运所之设,清裁。

5.新城县汾水驿

《置驿一》:“新城县汾水驿,马七十五匹,马夫三十七名,驴十头,扛轿等夫七十七名,驿书二名,驿皂二十四名,兽医一名。”

康熙《畿辅通志》卷8《公署》:“汾水驿,在县治东。”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新城县汾水驿,在县治东。明永乐年置。本朝裁,后复置,极冲。

光绪《保定府志》卷33《驿递》:“汾水驿,在县署西,裁存驿马七十五匹,差驴十头。”

案:新城县汾水驿,明代置,清代袭之,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东南之新城镇。属极冲大驿。

6.唐县县驿

《置驿一》:“唐县县驿,马八匹,马夫四名。”

康熙《唐县新志》卷6《建置志》:“军城驿,在县西北九十里,已革,复设,有驿无丞,他官署之。供应工料之类赀,真、保二府各半给之。,,

雍正《续唐县志略》卷5《驿递志略》:“军城驿,久移在县治。常留一夫一马于军城地方伺侯。其移回年月已无可考。雍正十二年直督臣李,议裁并易州等处。”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唐县县驿,僻递。军城驿在县之西北九十里。军城驿在县西北,洪武二年置马驿于此,道出山西,以军城镇名。已革,复设,今裁。”光绪《保定府志》卷33《驿递》:“唐县,裁存递马八匹。

案:唐县县驿,明代置,今河北省保定市唐县城仁厚镇。属僻递小站。

7.博野县县驿

《置驿一》:“博野县县驿,马四匹,马夫二名。”

乾隆《博野县志·建置》:“递马四匹,草料银四十三两二钱一厘,闰月银三两六钱。”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博野县县驿,僻递。东南三十里抵定州清风店,东北至府一百二十里。”

光绪《保定府志》卷33《驿递》:“博野县,裁存递马四匹。

案:博野县县驿,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城博野镇。属僻递小站。

8.望都县翟城驿

《置驿一》:“望都县翟城驿,马一百匹,马夫四十九名,驴十三头,扛轿等夫一百四十四名,驿书一名,驿皂三十二名,兽医一名。,,

乾隆《望都县新志》卷1《建置沿革》:“翟城驿,旧在北察院西,今圮。员裁。,,卷3《驿所》:“驿丞、大使员,皆裁。务悉归县。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4保定府三:“翟城驿,在望都县治北。明永乐中置。本朝康熙三年裁,后复置。又旧有递运所,在县东关外,今裁。”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望都县翟城驿,在望都县治北。明永乐年置,本朝康熙三年裁,后复。极冲。”

光绪《保定府志》卷33《驿递》:“望都县翟城驿,在县署东。裁存马一百匹,差驴十三头。”

案:望都县翟城驿,明代置,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城望都镇。属极冲大驿。

9.容城县县驿

《置驿一》:“容城县县驿,马八匹,马夫四名。”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容城县县驿,僻递。北与西北界定与东南雄县,东北一十八里至新城县界。”

光绪《保定府志》卷33《驿递》:“容城县,裁存递马八匹。”

案:容城县县驿,在今河北省容城县容城镇,属僻递小站。

10.蠡县县驿

《置驿一》:“蠡县县驿,马六匹,马夫三名。”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蠡县县驿,僻递。县在府南九十里。”光绪《保定府志》卷33《驿递》:“蠡县,裁存递马十五匹。”

案:蠡县县驿,位于今河北省蠡县蠡吾镇。属僻递小站。

11.雄县归义驿

《置驿一》:“雄县归义驿,马七十七匹,马夫三十七名半,驴十头,扛轿等夫七十四名,驿书二名,驿皂二十四名,兽医一名。”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4保定府三:“归义驿,在雄县西故归义城,明洪武中置。本朝顺治十六年裁,后复置。又旧有递运所,在县南瓦桥关西北;河泊所,在县东三十里,俱明洪武间置,天/I匝间废。”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雄县归义驿,在县西。故归义县城,明洪武中置。本朝顺治十六年裁,后复置。又旧有递运所,在县南瓦桥关西北;河泊所,在县东二十里,俱明洪武中置。”

案:雄县归义驿,属极冲大驿。明代置,清代袭之。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雄县县城。

12.祁州州驿

《置驿一》:“祁州州驿,马四匹,马夫二名。”

乾隆财眇㈠志》卷3《赋役》:“驿递工料银一千一百四十一两九钱八厘一毫二丝九忽。闰月银九十五两七钱六分一厘四毫七丝七忽八微三埃一渺五漠。走递马四匹,草料银四十六两四钱四分,闰月银三两八钱七分。”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祁州州驿,僻递。州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光绪《保定府志》卷33《驿递》:“祁州,裁存递马四匹。”,案:祁州驿,属僻递小站。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祁州镇。祁州,民国二年(1913)改称祁县。因与山西祁县重名,次年,更复古名称安国县。1991年改设安国市。

13.安州州驿

《置驿一》:“安州州驿,马八匹,马夫四名。”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安州州驿,僻递。道光年又并新安县驿。州在府东七十里。”

光绪《保定府志》卷33《驿递》:“安州裁存递马八匹。”

案:安州州驿,属僻递小站。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西南之安州镇。明清置安州,隶保定府,民国初,改为安新县。安州镇为明清州治所在。

14.高阳县县驿

《置驿一》:“高阳县县驿,马八匹,马犬四名。”

雍正《高阳县志》卷2《递马》:“本朝递马二十七匹,每匹工料银二十两,其工料银五百四十两。顺治二年裁七匹,存递马二十匹。康熙十四年,奉文裁马八匹。康熙二十年,奉文复马四匹,共十六匹。康熙四十八年,奉文永协昌延马十匹。至五十四年又奉文协济青龙桥马一匹,存槽马五匹。雍正八年蒙督宪唐,因协济胃延宣属各州县喂养工料,浮于额数,垫赔苦累,题请将各属协济递马改归受协各站自行喂养应差,再于僻递酌量裁汰以补不敷。奉旨依议。从此受协各站无误差之患,而拨协州县免赔累之苦。高阳奉裁协马十一匹,又裁在槽马一匹,解马价银九两,留槽递马四匹,岁支草料银三十五两二钱八分,又杂支银一两八分零马夫二名岁支工食银一十一两五钱二分。”

同治《畿辅通志》卷122《兵制四·驿站一》:“高阳县县驿,僻递。西抵清苑县界夹河三十里,而近东南抵河间界。”

案:高阳县县驿,属僻递小站。在今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高阳镇。

15.新安县县驿

《置驿一》:“新安县县驿,马六匹,马夫三名。”

乾隆《新安县志》卷2《赋役》:其驿递工料正项银五十六两九钱六分一厘七毫九丝。”

同治《畿辅通志》卷43《驿站》:“新安县,僻递。现存马四匹,夫二名。共银五十五两八钱三分三厘五毫,遇闰按月加增。知县掌之。”

案:新安县县驿,属僻递小站。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安新镇。

又案:新安县今名安新县。明洪武十三年改名新安县,属安州,州治新安。清道光十二年废新安县入安州。民国三年废府州制,合并安州、新安为安新县。后县域屡改,民国35年安新、白洋二县合并,仍称安乡县,县治安州。1950年,县治由安州迁回新安。

易州直隶属五驿

1.易州直隶州清苑驿

《置驿一》:“清苑驿,马七十匹,马夫三十四名,骡二十三头,驴六头,扛轿等夫五十一名,驿书一名,兽医一名,车十两,车夫十名。”

康熙《畿辅通志》卷8《公署》:清苑驿,在州治东。上陈驿,在州治西北六十里。”

乾隆《直隶易州志18卷》卷7《邮政》:“清苑驿,马二十六匹差,骡三头,中车一辆,车马二匹……岁额工料工食银一千五百三十两六分六厘七毫七丝一忽,闰月加一百二十七两五钱五厘五毫零。”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8易州二:“清苑驿,在州治东北,明洪武七年置。”

同治《畿辅通志》卷124《兵制六·驿站三》:“易州清苑驿,在州治东北。明洪武七年置。稍冲。”

案:易州清苑驿,明代洪武七年置。属稍冲驿站,时在州治东北,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易州镇。

2.易州上陈驿

《置驿一》:“上陈驿,马三十匹,马夫十四名半,驴四头,扛轿等夫三十名,驿书一名,兽医一名。”

康熙《畿辅通志》卷8《公署》:“清苑驿,在州治东。上陈驿,在州治西北六十里。”

乾隆《直隶易州志》卷12《职官》:“上陈驿驿丞,雍正十一年奉文兼巡检。”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8易州二:“上陈驿,在州西紫荆关城内,明洪武七年置于关东十五里,后移于此。本朝设驿丞兼巡司。”

同治《畿辅通志》卷124《兵制六·驿站三》:“上陈驿,在州西紫荆关城内。明洪武七年置于关东十五里,后移于此。稍冲。”

案:上陈驿,明代洪武七年置,清代袭之,属稍冲驿站。时在州西紫荆关城内,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北之紫荆关镇。

3。涞水县在城驿

《置驿一》:“涞水县在城驿,马二十五匹,马夫十二名半,扛轿等夫二十四名,驿书一名,兽医一名。”

乾隆《涞水县志》卷2《公署》:“在城驿,在县署东。沫当涿易之交,晋省章奏粮饷络绎,号次冲焉。工料马匹载在经制可考。雍正十三年因地接泰陵改递为驿,共马二十五匹夫十五名。岁支工料银一千四百一十四两七钱零,闰月加银一百零八两八钱九分零。此项地粮内留支银一百六十五两九钱五分零,余皆赴司请领。”

同治《畿辅通志》卷124《兵制六·驿站三》:“涞水县在城驿,在县署东。次冲。旧本为递,雍正十三年因地接泰陵改递为驿,添拨唐县军城驿额。”

案:涞水县在城驿,旧本为递,雍正十三年因地接泰陵改递为驿,属次冲驿站。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涞水镇。

4.石亭驿

《置驿一》:“石亭驿,马三十五匹,马夫十七名,骡二十头,扛轿等夫三十三名,驿书一名,兽医一名。”

乾隆《涞水县志》卷2《公署》:“石亭驿,在县北三十里石亭村东。乾隆元年添设腰站,马三十五匹,车十辆,赢二十头,夫五十名。岁支工料银二千七百七两一钱零,闰月加银二百一十八两九分零。”

同治《畿辅通志》卷124《兵制六·驿站三》:“石亭驿,在沫水县北石亭村,距县三十里。乾隆元年内新设腰站于此。”

案:石亭驿,乾隆时期所设腰站,以便往来泰陵。次冲腰站,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北之石亭镇。

5.广昌县县驿

《置驿一》:“广昌县县驿,马十匹,马夫五名。”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8易州二:“香山驿,在广昌县治东。又倒马驿,在县西南五十里。俱明置。”

同治《畿辅通志》卷124《兵制六·驿站三》:“广昌县县递,明置香山、倒马二驿,香山驿在广昌县治东,倒马驿在县西南五十里。雍正十三年改驿为递。”

案:广昌县县驿,僻递小站,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沫源镇。明清时称广昌县,民国时改现名。

定州直隶州属三驿

1.定州直隶州永定驿

《置驿一》:“定州直隶州永定驿,马一百匹,马夫四十五名,驴二十头,驴夫二名,扛轿等夫一百二十名,驿书二名,驿皂三十名,兽医一名。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56定州二:“永定驿,在州治北,明置。”

同治《畿辅通志》卷124《兵制六·驿站三》:“定州永定驿,在州治北。明置。极冲。又有递运所在州南门外。”

案:定州永定驿,明代置,极冲大驿。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区。

2,曲阳县县驿

《置驿一》:“曲阳县县驿,马八匹,马夫四名。

同治《畿辅通志》卷124《兵制六·驿站三》:曲阳县县驿,僻递。东六十里抵州治,正定府北一百五十里。

案:曲阳县驿,僻递小站,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城。

阜平县县驿

《置驿一》:“阜平县县驿,马八匹,马夫四名。”乾隆《阜平县志》卷2《66置志》:“阜邑偏僻,无驿站。原额递马十二匹,夫六名。雍正八年裁马二匹,夫一名。又拨协怀来县马二匹,夫一名。现存马八匹,夫一名。”

同治《畿辅通志》卷123《兵制五·驿站二》:“阜平县县驿,僻递。县在府西一百二十里。”

案:阜平驿,僻递小站。在今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城。

李广人先生《直隶古城保定邮驿》文选

李广人

全文转载保定集邮专家李广人先生直隶保定邮驿考,自微信公众号“莲池邮币”,特此致谢。文章来源保定市集邮协会,转载请注明出处。

邮史拾遗—保定市金台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7-17

        在保定市裕华东路大慈阁和北国商城对面,有一条北南走向的古老街道—穿行楼街。在穿行楼街北口进去,沿街南行约300米路西,坐落在穿行楼街222号的是管驿街小学(附图一)。据史料记载,现在的管驿街小学校的位置,就是早年金台驿旧址所在。

图片

          附图一

         提起金台驿,不能不先说说管驿街。

        在穿行楼街以西不足百米的地方,曾经有一条基本与其平行的街道叫管驿街。管,是管理的管。驿,是邮驿、馆驿、驿站的驿。这里指的就是金台驿。有人说,曾经管理金台驿的机构就设在这条街上,金台驿的长官—驿丞及其一干人等也都曾住在这条街上,此街因此而得名。还有的文章说,“馆驿街,俗名管驿街”。

      对于上述说法,笔者不敢苟同。那末,究竟是“管驿”还是“馆驿”呢?

1、明代设驿丞,驿丞是管理驿站的最高长官。清初,“裁驿丞,归州县”,金台驿划归清苑县管,因为在县官的眼皮子底下,根据清代对驿站的管理规定,未设驿丞(见雍正版《畿辅通志》:“遇闰接月加增知县掌之”)。所以,不存在管理官吏“住在”问题。

2、江苏姑苏有“馆驿巷”,山东济南有“馆驿大街”,河北河间有“馆驿街”,涿州亦曾有过“馆驿街”,唯独我市出现了“管驿街”,岂不令人费解。

3、总督署的老地图上明确地标明为“馆驿”,晚报周末版首席编辑闫逶迤先生保存的一张老照片背面说明也明确地写明是“馆驿”。

鉴于以上理由,笔者以为,所谓“管驿”一说纯属臆造或因谐音而以讹传讹。不过,根据“习惯成自然”的法则,也只能将错就错了,只是必须把道理讲清楚。总督署内清末的老照片上把金台驿旧址明确的标注为“馆驿”(附图二),虽然不带街字,却也不见“管驿街”名。

图片

         附图二

        历史上的管驿街长约200米,1999年9月以后,由于城市改造永远被抹掉了。如果不是现在的管驿街小学,真真是没有一点蛛丝马迹了。

        以前的管驿街小学门朝西开,面临的是管驿街,街对面是小学的操场。现在的管驿街小学,原大门后退了六、七十米,来了个向后转,改在了现在的位置,门向东开,面临穿行楼街。学校南北约90米,东西约50米,占地面积约4500平方米。大门的北面是裕华园小区23号楼,南面是13号楼。学校的西面(后面)校墙外则是10号楼和11号楼。学校的教学楼和小区的住宅楼都是6层高,管驿街小学处于三面被包围的态势。

        驿,辞海解释为“古代供应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影印本1142页),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文献中最早出现“驿”一词是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后。驿与置同义,略晚于置。直到公元25年以后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以马骑为主的邮传,与其配套的邮驿才发展起来。

        有史料称,金台驿一词出自燕昭王为招贤纳士筑黄金台之说。据考证,战国时的燕昭王(公元前331年—公元前280年)为广招天下贤士,有“筑宫”、“筑台”、“筑黄金台”之说。“筑宫”之说最早,“筑台”之说次之,“筑黄金台”之说则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与“筑宫”之说相隔了800多年。

        公元960年的北宋初期,现保定曾有金台顿一名,且名噪一时。有文章说“金台顿即金台驿”。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现保定由保塞军升格为保州。也有文章说“保州,又名金台驿”。

        以上两种说法,只能证明一个问题:宋代的金台顿也好,保州也好,这些行政区划内早已有邮驿机构存在,而且,极有可能说的就是后来的金台驿。但是,不能把“顿”、“州”与“驿”等同 起来,因为它们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关于“金台顿”和“金台驿”,有文章称,“金台驿”即“金台顿”,差矣。查此错误之根源,来于清代光绪版《畿辅通志》。其上曰:“保定府 清苑县 金台驿在县治东一里许宋金台顿也,明置驿于此”。此句式为“……在……金台顿……”,显然,金台顿>金台驿。顿者,止宿之所也。“宋金台顿”乃宋代屯兵之所,即现在的部队营房,可简称军营。“明置驿于此”的“此”,指的应该是一个地方,是指一个范围,或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再看《保定邮电志》所载金台驿旧址老照片,不过区区几间平房而已,充其量占地也就一、二分。因此,应该说“明代所置金台驿在宋代军营金台顿旧址内”比较合适(附图三)。

图片

          附图三

         结论是:金台顿≠金台驿。不知然否?据明代《(嘉靖)清苑县志》记载:金台驿为“永乐十三年知府施景昭建”。另据清代《(雍正)畿辅通志》载:“金台驿在(清苑)县治东一里许,明置,极冲”。由此可知,我们这里所说的金台驿为明代永乐年间所建。

        我国古代的驿,为“官办、官管、官用”,就像现在所说的“国营”一样,属于“事业单位”。驿的产生和发展又常常和战争密不可分。保定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金台驿的命运也总是随着时代的兴衰而跌宕起伏。保定自宋代建城置驿开始,历经元、明、清等各个朝代,一直处于干线驿路上。无论是以南京为中心时向北的驿路,还是以北京为中心时向南的驿路,甚或以北京为中心时向西的驿路,保定金台驿都是必经之地,金台驿的战略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万历初年,直隶保定驿(即金台驿—笔者注)驿丞岁奉银二十二两,河间府的驿丞只有十四两八钱(《中国古代邮驿史》281页),可见金台驿的规模和作用非同一般。明代邮驿的最大弊端之一是向驿站征收驿银。金台驿每年要缴纳驿银三千三十四两九钱四分七厘四毫六丝。同样处于“极冲”的满城陉阳驿缴纳的驿银只有七十四两九钱四分。

        我国古代驿站的大小是根据马匹的多少区分的。清朝雍正年间,金台驿有驿马120匹,驴13头,马夫55名,兽医1名,扛轿等夫197名,驿书1名,驿皂28名,共有夫役232名,年耗银10696两5钱(参见《保定邮电志》47页),属“大驿”级别。金台驿养马的地方称“马号”,旧址在今保定商场的位置。其草场则在今天华市场南面。光绪年间,金台驿由管驿街西迁至一千五百米外的“西关外南厢路西”,彼处的金台驿街由此得名。据明代嘉靖版《清苑县治》记载:金台驿为“永乐十三年知府施景昭建”。另据清代雍正版《畿辅通志》载:“金台驿在(清苑)县治东一里许,明置,极冲”。综合各种史料可知,旧金台驿原址是今裕华东路大慈阁和北国商城对面的穿行楼街南行约300米处的222号管驿街小学。1999年9月以前,那里曾有一条南北走向的胡同,叫管驿街。名字虽然叫街,其实也就200米左右,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胡同。清末光绪年间,金台驿由管驿街西迁至一千五百米外的“西关外南厢路西”,那里的金台驿路由此而得名。驿址的大概位置应该在今银座商城西侧,原保定宾馆后院。

        那末,金台驿为什么要从管驿街迁址到金台驿路呢?笔者目前尚没有找到文字说明。窃以为,主要原因有二:

1、城市增容是主要原因。清苑人口的增长使得清苑县城不断地扩容,给设置在清苑城内的金台驿的驿传带来极大的不便,使迁址成为必然。清苑县在隋大业年间(公元610年前后)有4750户23190口人;唐至德中(公元757年前后)有4310户29020口人;北宋太平兴国中(公元980年前后)有5810户21920口人。金贞佑元年(公元1213年),清苑县城(一说保州城)被元兵焚毁变成一片废墟,直到14年后的1227年,张柔移师保州重建清苑城,才使其逐渐成为京南一大都市。到了明代嘉靖十一年(1532年),清苑县有3029户40661口人(平均每户10多口人,数字可能有误)。而到了清代同治十二年,清苑城内及四关已有10100户65700口人。加上四乡,总人口已达194000人。人口数量的激增,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压力,也给邮传带来极大的 不便。可以想象,乘驿给递之人,从北关进北门,或进总铺,或住驿站,而后出西门,走西关,再南下。沿途到处是摆摊叫卖的小贩和拥挤的人群,加上狭窄的胡同,本来急如星火的邮传,经常在城内发生“肠梗阻”,所以,必须另辟蹊径,不得不往城外搬迁。

2、自然地理条件限制使然。从一些老地图,甚或一些解放后出版的地图上不难看出,原“馆驿”所处的位置是一片低洼之地,图上的符号显示,那里是两个大水坑(参见附图二)。在考察过程中,听一些老年人讲,的确如此。古代的驿馆担负着接待过往官员的职能,那些大大小小的封建官僚们,哪能受得了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之,驿馆本来就是地方官员的脸面,环境的优劣又是考核他们政绩的直接凭据,所以,必须另择驿址以缓解各方压力。

        以上两点足可以揭开金台驿迁址之谜。迁址之后,从北京皇华驿方向过来的官差们,从清苑城北门入城后就可以避开繁华闹市和拥挤不堪的街巷,直接出西门入住驿馆,省去了许多麻烦,也提高了邮传速度。

       金台驿迁新址之后,原址逐渐沦为大杂院,“独遗丞署旧址,售之民间”。清光绪二十二年,此院辟为“管驿街初等小学堂”,后为冯玉祥买下建为公馆(现在,冯玉祥公馆遗址仍在管驿街小学院内)。1947年,冯公馆改为“仁爱镇第一中心国民小学”,保定解放后,更名为保定市管驿街小学至今。

        1899年3月8日,保定创办大清邮政,邮驿逐渐废止。如今,金台驿街的金台驿旧址也被现代化的大都市淹没,只有竖立在街口的那蓝底白字的街牌默默无语地向来往行人昭示着那曾经的过去(附图四)。

图片

          附图四

        保定地区的邮驿网络在宋代就已初具规模。早在宋以前的汉代,东路干线自洛阳渡河北上,经邯郸通达涿(州)、蓟(北京),就已贯穿今保定地区南北。到了唐代,北路干线北上进入保定地区,经定州、完县、满城、涿州至蓟城(北京),也南北贯穿保定地区。自明代设置金台驿后,南接陉阳驿(满城),北街白沟驿(徐水),金台驿成为这条干线驿路上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明代迁都北京以后,保定更成为明清两代南下的咽喉和京畿重镇,金台驿也就成了这条干线驿路上的枢纽。

        历代统治者在改朝换代初期都很重视邮驿建设,清初更是邮驿机构发展兴旺的时期,特别是清代驿路以京师的皇华驿为中心向全国辐射。其中,由皇华驿至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山西的两条干线驿路都要经过保定金台驿,因而,从设备到人夫等各种资源的配置上,保定金台驿成为仅次于涿州涿鹿驿的大驿。

        随着清末封建统治的日趋腐朽和没落,金台驿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据《保定邮电志》载,1885年(光绪十一年)“天津至保定电报官线,于九月二十四日竣工通报”,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北京邮政总局于正月二十七日正式开办保定大清邮政局”。到了1909年(宣统二年),保定地区的邮驿不可阻挡地逐渐被大清邮政取代(附图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图片

                    附图五

正是:

传说名源黄金台,    生逢战乱写兴衰。

纵观一部邮驿史,    横竖总要落尘埃。

清苑驿递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7-22

        今保定市所辖之清苑自隋置县,至金祐元年被元兵屠城,自元将张柔以黄土重建城池,再到明代孟善以砖石重修,“城滨一亩泉河之北”,“内蕃京畿,外控关隘”,明“太宗文皇帝建都于北(京)”,清苑“遂为邦畿”。综合多种史料所载,常说的保定古城,亦或清苑古城,其实讲的都是同一座城。无论是宋代的“保州”,还是元代的“保定路”,直到明代的“保定府”,其州治(即办事机关,下同)、路治、府治,都在清苑县城之中,虽然它们都管着清苑县,但是都没有地域的概念,出了衙门口,就都是清苑县的地盘,正所谓“建设之所皆于清苑地”。所以,有的邮驿史料把金台驿归在清苑名下,也不无道理。为此,驿站的归属和驿址的所在,经常被一些人弄混。本文中所讲之城,皆指古代清苑县城。

        说起清苑的邮传历史,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烽燧墩台,还是宋元明清时期的邮传递铺,至今仍有许多遗迹可寻。比如明代所建保定府的邮驿机构金台驿驿址就在清苑县城府治公署内,亦即现在的管驿街小学校址。

        自从宋代设立系统的急递铺组织专司传递公文以后,驿站的职责便主要是接待过往的乘驿人员。明代大学士温仁曾有诗:“保塞风烟接帝州,欹(yī)声慷慨正逢秋。千家晓望中山月,万马寒嘶易水流。蜀客星旌来日莫,元戎小队出朝陬(zōu)。无端又作金台宿,须信行程有滞留”。古代的清苑县城始终为保定的附郭邑。

        古代清苑县城有四门四关,其中北门名“拱极”,北关街长三里,为京师孔道;西门名“华山”,西关街长二里,是江南通途。可想而知,从京师皇华驿方向来的驿差及乘驿走递人员,经北关进北门,或驻驿站,或入总铺,而后出西门,顺西关大街,经西五里铺南下。

        急递铺是主要负责传递公文的邮驿组织,分步递、马递、急脚递。据明代《(嘉靖)清苑县志》记载,清苑时有急递铺十三处,分别是:在城铺,即总铺,在县治北;北门铺,在城北五里;董家庄(铺);小激(铺),即今小汲店;大激(铺),即今大汲店;谢家庄(铺);新安(铺);百塚(铺);夹河(铺);狗陀(铺),即今沟头;田家庄(铺);张登(铺);温仁(铺)。其中,冲要五铺司兵四十五名,每铺五名。中路一铺司兵五名。偏僻七铺司兵二十二名。

        另有小腰铺五处,分别是:

        冯家庄(铺),即今冯庄;马厂桥(铺);祝泽(铺);富昌(铺);小激村(铺),即今小汲村。此五处小腰铺均在干线驿路上。

        还有专门负责运送军用物资的杨青递运所一处,配有大车四十辆,驿骡一百六十头,驿夫六十名,年耗工料银四千两。

        到了清代光绪年间,金台驿由清苑城内府治公署迁至西关外南关厢路西,即今银座商城西侧,原保定宾馆后院。到了清末,清苑境内的急递铺裁撤了夹河(铺)、狗陀(铺),加设了南大冉(铺),小腰铺不见了记载。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古代清苑县境内共有邮传路线五条,分别是:

1、主干线驿路由金台驿(或总铺)往南→西五里铺→小激店(铺)→大激店(铺)→南阎童(铺)→陉阳驿(满城);

2、主干线驿路由金台驿(或总铺)往北→北门(铺)→徐河桥(铺)→西漕河(铺)→去往白沟驿(徐水)

3、由金台驿(或总铺)往南→狗陀(铺,即沟头)→田各庄(铺)→张登(铺)→温仁(铺)→去往博野;

4、由金台驿(或总铺)往南偏东→新安(铺)→百塚(铺)→夹河(铺)→去往高阳;

5、由金台驿(或总铺)往西→奇村(铺)→去往满城。

        根据相关史料综合分析,清苑急递铺总铺的位置和“马号”位置应该在一起。因为历朝历代对驿递的程限都有极严格的要求,一般规定一昼夜300里,有的400里、500里,十万火急的公文要求的更快,600里甚或800里,驿马累死时有发生。所以,驿马要拴上铃铛,如同现在的汽车安上喇叭一样,前方听见玲响,便在马上等候,一经接手便绝尘而去。所以,急递铺与马号必须设在一起,这样,才尽可能节省时间,提高邮传速度。

        最近,笔者沿清水河溯流而上,对古代主干线驿路上清苑县境内西五里铺至大汲店(古大激店)一段邮传路线进行了一番考察。笔者首先从在朝阳桥头晒太阳的82岁的孙老先生处得知,西五里铺是指“离大旗杆五里”(指总督署门前的大旗杆)而言。他还介绍说,古代送信是顺着清水河南岸的一条道一直往西(偏南)的。孙老先生的这番话在西五里铺村中得到了80岁的刘老先生的印证。

        笔者由东向西穿过西五里铺,在向阳南路的清水河桥拍照后,在建设南路列电大门北侧的清水河南岸的小水泥路向(西)二台村骑行。据说,这就是古代的驿路,只不过现在被水泥硬化了。80岁的闫永昌老先生向笔者介绍说:“早先二台村有座烽火台,是用黄土堆成的,五八年就毁了。北边还有个头台,这里是二台,再往西还有三台。过了小汲店还有个四台村,听说还有五台”。

         笔者由此联想到保定北边是有个头台村,笔者前几年曾去钓过鱼。试想:当年头台烽火台上发现了敌情,点起了狼烟,清苑的城楼上看到警报,用同样的办法传递给二台,依次下去是三台、四台、五台…..难怪一向不苟言笑的褒姒也红颜大悦了。

        在小汲店村东南角的“旺角综合超市”门前,有一块白色大理石方碑,碑的正面刻的是“小汲店”仨字(附图一),

图片

背面刻着保定市新市区地名办撰写的文字:“小汲店在唐代为水陆码头和驿站”,“村东原有唐代白塔,据此,唐代已有该村”。据超市老板、76岁的杨先生说:清水河也叫白草沟,古时候是一条通九省大道,后来,千年大道变成了河。沿河是,三里一台(烽火台),五里一铺(急递铺)。他还向笔者讲述了“小汲店不小,大汲店不大”的故事。他说,碑文中说的白塔就是“三台”。由此,可以推断,清水河沿岸的烽火台远在唐代以前就有了。笔者拿出《(嘉靖)清苑县志》与杨先生探讨“小激店”的“激”字,他说,他居住在安国的舅舅以前给他写信总写这个“激”字。随后,笔者穿过四台村向南再向西便到了曾是小腰铺的“小激村”(今称小汲村)。

        明代宣德年间,由于放宽了给驿条件,使驿务量大增,不得不在干线驿路上的一些急递铺之间加密一些“小腰铺”,本来的“十里一铺”就变成了“五里一铺”。这种“小腰铺”的称谓,笔者只在《(嘉靖)清苑县志》中见到过。

       西出小汲村,公路对面是颇具规模的“保定市农业生态园”,顺着栅栏北外侧的水泥路西骑行约1000米,就是大汲店。大汲店原名“大激店”,“激”字原为“水流相激”之意。后因白草沟(即清水河)水量充沛垂手可汲,遂改名大汲店。细想起来,“小激店”变成“小汲店”,也应该是基于同样理由。

        笔者首先注意到大汲店村真武庙公园树立的一块黑色大理石碑,碑身雕刻着一首《古镇赋》,其中写道:“大汲店村自商周秦汉,水陆运行日盛,驿站衙署,贾市店堂,寺庙行宫,罗布镇内”等文字。公园东侧有个风化很严重的花岗岩雕成的饮马槽.据过路的老人讲,这是古代驿站马号饮马的石槽。笔者已经考察过数十个急递铺铺址,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实物(附图二)。

图片

        石槽再往东数米是一个小上坡,坡上边有两块花岗岩,分别刻着“驿站”(附图三)、

图片

“马号”(附图附图四)

图片

字样,看来是现代人所为,仿佛在向路人昭示着什么。

        这里所讲的“驿站”(包括小汲店碑文中所写的“驿站”)其实都是急递铺,是与驿站平行存在的邮驿机构。笔者顺着烽火台(这里所说的应该是五台)中路向东骑行至刻有“东门”字样的花岗岩跟前,一陈姓师傅介绍,大汲店古代有东、西、北三门,他拍着东门外的东明桥上的栏杆说,过去的烽火台听说就在桥东路边。还说,过了桥向右拐一直走不远就到生态园了。

        和陈师傅挥手告别,笔者也结束了考察返回。至于本文开始提到的明代大学士温仁和后来提到的温仁铺有没有内在联系,无论是明代《清苑县志》和近代《清苑县志》皆无记载,网上检索也没有结果,于是,笔者试图到实地进行求证。

        现在的温仁村,在107国道西侧,温仁邮局离国道约2里,经多方询问,毫无结果后,只得加盖邮戳后返回。

图片

有道是:

水陆码头小大汲,    墩台驿递犹遗迹。

若非今日多方问,    安知明朝剩几许。

满 城 驿 递 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8-02

        河北保定所辖之满城县城南直线距离约17公里处有个陉阳驿村,村委会门前的地面上平嵌着一块白色大理石,上面刻着满城县地名办撰写的一段文字:“明洪武初年建村 位于东西向大道北侧 村民多以开店为业 故村名陉阳店 后因朝庭于此地设驿站 遂改名陉阳驿”(附图一)。

图片

陉阳驿乃金台驿(保定)南下永定驿(定州)的必经之地。

       打开1962年出版的十万分之一《保定市》地形图,以保定火车站为起点,沿京广线南西方向直线距离约19公里处是满城县所属陉阳驿村。图上量得满城县城中心距陉阳驿的直线距离约17公里。又量得满城县城中心距保定火车站的直线距离大约也是17公里。三点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依照《满城县志》记载的古道驿路,笔者在图上以陉阳驿为中心向北依次找到南原(铺)、西原(铺)、大固店(铺)、宋家屯(铺)、守陵(铺)、向西南方向依次找到谭头(铺)、方顺桥(铺)、膏药铺(现称高于铺或高玉铺)、大十五计(铺);再以陉阳驿为起点,向东北方向依次找到汤村(铺)、郭村(铺)、南阎童(铺)。在三角形内,还有一条自保定向西,依次为郎家庄(铺)、江城(铺)、石家庄(铺)到苟村(铺)、孙村(铺),再往西入完县(现顺平县)境的线路。此路在苟村可与自满城经大固店南下的驿路相会,继续南行20里至陉阳驿。

       于是,明清时的一个驿路网络便勾勒出来了。从该网络可以看出:从陉阳驿向东北可达金台驿(保定);从陉阳驿向北经过满城县城再折向东北可达白沟驿(徐水);从陉阳驿向西南可达翟城驿(望都);从陉阳驿向北经苟村(铺)再折向西可达完县(现顺平县)急递铺。

        以上不难看出,陉阳驿是一个驿驿相连,铺铺相通、纵横交错的庞大而细密的邮驿网络上重要的一环。。史载:元代,满城县南的陉阳堡(即今陉阳驿村)已设邮驿机构,传递官府文书。明代,自京师(今北京)至阳曲(今太原)的驿路,从清苑县(指现保定)入满城境,经郭村(铺)、陉阳驿、谭头(铺)、方顺桥(铺),入望都县界。陉阳店驿站,载存骡马八、九十匹(参见《保定邮电志》)。清雍正年间,满城县域有驿站陉阳驿1处,急递铺15处。到了1713年(清康熙52年),“额设马六十五匹,马夫三十名,应付差使不足,外备余马四十匹,额设驴二十五头,每年工料银四千一百七十六两七钱三分六厘。额设走递马三十匹,马夫十名,每年工料银六百两。”1686年(光绪十二年)时,仍有驿马90匹,驴13头,扛轿夫等105名。

       光绪年间,各地邮局先后成立,驿站数量大减。原来的15处急递铺只剩下了5处。由于陉阳驿地处要冲,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直到1911年(宣统三年)才最后裁撤。陉阳驿驿站建置早,规模大,速度快,是京师通往南方干线驿路的重要驿站,属“极冲”之列。清朝官员贺祥麟有诗《重过陉阳驿题壁》,其中两句:“车走河间倏(shū)报功,捷书一夜达宸宫”。

        综合各种史料可以断定,元代以前时名的陉阳堡已设邮亭;明代洪武初年时名的陉阳店设马驿站一处;清嘉靖年间,官府于陉阳店村西河边设置驿站,负责为官府送信换马。

       笔者从保定客运中心乘631路汽车沿107国道向南到大赛(地形图上标注为大寨,距保定21公里)下车,右转穿过京广铁路涵洞便是陉阳驿村。西行约500米右侧便是村委会。几经打问,村内关于“驿”的遗迹早已荡然无存。所幸继续前行二十多米至十字路口右(北)拐约200米见一牌楼,内嵌两块石碑,碑刻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为重修碑右的普济桥而立。除其上所刻碑文提及陉阳驿外,实无它考。

       回过身横穿陉阳驿村,几乎与京广线平行一直向南,再穿过太平庄,总共约4公里,便是古驿路上的重镇——方顺桥稹,这里曾设有陉阳驿通往翟城驿(望都)、永定驿(定州)之间的重要急递铺。

       我国系统的急递铺组织始于宋,历代沿用,是“置邮传命”的通信机构,明制“十里一铺”,大部分在驿路上。传说:方顺桥古称“双凤桥”(源自娥皇、女瑛的故事),后又称“访舜桥”(源自尧舜的故事),久而久之叫成了方顺桥。此桥建于晋代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比古老的赵州桥还要早近300年。

图片

       笔者眼前的方顺桥(附图二),风化的已相当严重,虽然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但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大理石桥身,怎经得起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淋日晒,加之遭受重度污染的空气的侵蚀,本已风雨飘摇的桥体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方顺桥邮局在107国道边上的东方顺,这里离方顺桥还有大约3华里,2014年11月3日,笔者在这里补盖了邮戳(附图三)。

图片

镇东北角还矗立着一座高约6米的靳公神道碑(附图四),

图片

当地人称“王八碑”。这里所谓的王八,其实是龙生九子中的赑(bì)屃(xì)( 更多知识参见soso百科《方顺桥》词条)。

       从保定火车站西广场乘15路公交车终点站便是郭村,站点位于京广铁路南侧,离铁路仅隔107国道。穿过107国道有一条便道通过涵洞,南进北出即可见郭村铁牌坊。郭村乃是史料记载的从京师通往南方古驿大道上的郭村铺所在地,其实郭村铺离这里往西还有3华里,现地名叫五里铺。五里铺离陉阳驿五里,离大汲店铺十五里,符合定制。现已干涸的白草沟穿村而过流向大汲店方向。村中树有“郭隗故里”白色大理石碑(附图五)。

图片

以前只知道郭隗墓在涞水东十里铺(原名隗家庄),却不知道郭隗的出生地原来是满城郭村。

       陉阳驿距满城县城约35里,已近南端。县内驿路是如何分布的?现状又如何呢?笔者曾带着这个问题,对守陵(铺)→茂山(铺)→抱阳(铺)以及谒山(铺)→大册营村(铺)→紫口(铺)两条驿路进行了考察。城南5里的守陵(铺)村是个古老的村庄。问起村名的来历,村内78岁的米老先生介绍,守了几辈子的陵,守的就是陵山,但不知道是谁的陵。要不是修国防工程炸出来(汉墓),没人能知道为什么叫“守陵”。他还指着村北的一条壕沟说,这条沟从满城一直通到抱阳村,是老辈子人来往走的路,那时候没有别的路。笔者顺着米老先生指引的路,沿着沟边一直西行3里到了茂山村,再西行5里到了抱阳村。抱阳村因位于抱阳山下而得名。如今,232省道从村东通过。这里曾设置的急递铺名抱阳铺。现如今,从县城有1路和3路小公共汽车顺着现代化的柏油路分别通过守陵村中和抱阳村南,十分方便。

       随后,笔者又从县城乘6路小公共汽车经城北4里的谒山村(铺)往东北五里的大册营村(铺)。一路上看到的路两边几乎全是“纸业”和与纸业相关的标牌。这条驿路沿着333省道方向在满城境内的最后一站是距大册营(铺)再往东北五里的紫口(铺)。据村内老年人讲,过去紫口村内曾有一座船头山,每天早晨都能看到一股蓝(岚)气从山上升起,加上该村又位于山口,取“紫气东来”之意叫紫口。出紫口沿333省道继续往东北再向正东便去往徐水(白沟驿)大王店(铺)了。

       走在古老的驿路上,看着那些佐证着古驿道沧桑巨变的景象,笔者感慨万千。这正是:

陉阳古道觅遗踪,双凤桥头吊靳公。

帝王将相绝尘去,追云逐月燕赵风。

徐 水 驿 递 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8-14

        现在的保定市徐水区,历史上曾称安肃县。1913年(民国2年)7月,因为县域内有徐河,改名为徐水县。

        自商代开始,徐水境内交通就比较发达。到了秦代,广修驰道,隋代已达空前规模。道旁“三丈而树”,“树以青松”,“宽逾百步(151米)”。宋代以后,徐水的交通四通八达,有“十二省通道”和“九省通衢”之誉。元代以前,见诸于文字记载的,只知道现徐水境内的驿传大道非常发达。为了加强信使的往来和有利于调兵遣将,当时的安肃县城(即后来的安肃镇),已经有了通往周边各县的7条大道。

        到了元代,当时的安肃州已经成为元代的“京师肱(音ɡōnɡ)骨之地”,是国都北京通往西南十二省的必经之地。驿路自京都往南经良(今良乡)、涿(今涿州市)、定(今定兴县),入安肃州(今徐水县)的六里铺村,境内通行32公里,基本上与107国道平行。这是一条主干线驿路,在安肃州境内共设有1驿7铺,均备有车、马,担负官府的通信、接待、运输等事项。元末,由于战乱,曾一度衰败,明代逐步恢复。清代,由于官府的重视,又变成了官马大道,康熙年间,成了“南北通衢”。

        我国现代的邮(政)、电(信)事业,开始于古代官府传送公文和军报的驿传铺递。

        公元1286年(元世祖二十三年),在当时安肃县城北10里的白沟河旁的白塔店村(今白塔铺)设置了驿站称白沟驿,在北关设置了递运所1处,同时,在县域内设递铺9处,共有司兵50名。这9处递铺和司兵的配额分别是:在城铺(总铺,下同)、徐河桥铺各7名;南留铺、遂城铺各3名、白塔铺、田村铺、十里铺、荆塘铺、西漕铺各6名。每个递铺均设墩台1座,望楼一间,房一间,土筑围墙及大门一座,牌坊一座。明代,白沟驿驿址由城北白塔铺村迁至城东侧,境内又加设递铺4处:高其庄铺(今高各庄)、大王店铺、孙各庄铺、樊村铺。

        由于白沟驿地处京师通往西南12省之要道,故有“衢驿”之称,“迎来送往,日无安息”。周边的满城、蠡县、深泽、束鹿、高阳、容城、完县(即顺平)、涞水、、新安(即安新)、安州,加上安肃州的9县2州均曾以牲畜、夫役应差。

        公元1403——1522年(明代永乐至正德年间),白沟驿设驿丞1人,递运所大使一人,夫役300名,驿马80匹,驿驴70头,驿牛200头。公元1522年——1566年(明嘉靖年间),虽遭天灾,加上9县2州不能按时按量应差,仍有驿马78匹,驿驴250头,篷车50辆,扛夫200名。

其中,“安肃递运所有正厅三间,东西厢房各五间,车、牛草房各五十间,并有门楼及官吏宿舍”。

       公元1662年——1722年(清康熙年间),白沟驿有扛夫36名,接递皂隶80名,吹鼓手8名,更夫5名,伙夫5名。公元1723——1735年(清雍正年间),有马夫55名,扛夫、轿夫138名,驿书(文书)1名,兽医1名。

白沟驿邮驿路线共有4条:北迎定兴,南送清苑(今保定市),东接河间,西去易州(今易县)至紫荆关,全程400余里。

        在《徐水县地图》上,用红笔圈出元、明、清三代现徐水县境内的驿、铺地址,三条邮驿干线便明晰地显现出来。其中,沿107国道呈北南走向的主干线最为抢眼。此条主干线北从定兴县的固城镇(铺)南行入徐水县境的六里铺(元代所设,乘公交车可以看到路西侧蓝色标牌,上写着“六里铺回民村”。图上量得该村距固城镇恰为3千米),而后,不远处到明代所设的田村铺,再往南依次为白塔铺、城南十里铺、荆塘铺、西漕(铺),再向南与徐河桥铺(现为保定市所辖,曾为满城县管辖)相接。

         另一条干线驿路,由徐河桥(铺)向北至南留(铺)、高各庄(铺)、遂城(铺)(今遂城镇)。再由遂城(铺)向西与大王店镇(铺)相连,向东与在城铺相连。

         第三条干线驿路与主干线驿路基本平行,从满城入徐水境至大王店镇(铺)北上至孙各庄(铺),再到樊村(铺),向北入定兴姚村(铺)。从在城铺西行驿路在徐水县境内没有邮驿机构,第一站便是容城县的南张铺(今南张镇)。

        从史料中得知,最初的白沟驿驿址设在今白塔铺村,所以笔者第一站便来到这里并找到了住在该村的曾在同一个连队服过役的战友。他介绍说,历史上的白塔店因有白塔而得名,原来的地址在村东南角,被侵华日军炸毁了。现在的塔是近几年才修建的(附图一)。

图片

据他说,白塔院内还有古代的石碑,可惜,院门紧锁,其上内容不得而知。

       随后,笔者来到县城以南107国道边的十里铺简易公交车站(最新版的《徐水县地图》把十里铺的“十”字印成了“土”字),远见该村还在路东约2公里处(附图二),由于风大,天冷,扬尘,没有前往。

图片

        笔者又乘车南行10里来到紧挨国道边的荆塘铺村。下车后东行约4、5百米就是村中心。当笔者站在十字路口向一位老者问起古代驿路情况时,他介绍说:早先,村西北角有一棵千年古槐,中间都空了,“能钻进去一个人”,就在古道边上,可惜,文革中被毁了,现在,那地方都盖上小楼了。他用手指指笔者站立的地方,又向南指去说,“这条道就是你要找的骡马大道,是古代的官道”(附图三)。

图片

笔者注意到,我所站的地方及周围比起前面古驿道的地方要高起许多。这正是:

白沟驿设白塔旁,    邮传大道过荆塘。

历史烟云轻拂过,    喜看双高运输忙。(指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

        麦收时节,笔者再次来到徐水,从县城乘1路小公共西行约十里到达遂城镇(铺)。一路所见,车水马龙。这里仍保留着多处古代城墙遗址,但多被商家“围城”,很难近距离接近(图四)。

图片

“张华酿酒刘伶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有道是:

麦收时节访遂城,寂寞草丛睡刘伶。

 张华不知何处去,此处空留醉翁亭。

        从遂城(铺)再往西约十里就是333省道沿线徐水境内最后一处急递铺旧址所在大王店(铺),继续往西过孟村后再翻过一道山梁便是满城紫口(铺)了。

图片

图片

高碑店驿递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10-13

       清代杰出诗人、著名书画家张问陶诗《高碑店垂丝古柳·之二》中有两句:“平原系马五更寒,万里重来蜀道难”。“春归驿路村墟暖,村近皇畿雨露漙”。大意是:五更天最冷的时候来到平原,把马系在柳树上,如同上蜀道那样难啊。春天归来走在驿路上,连村里的废墟也感到暖融融的,临近皇都的古柳得到了雨露的滋润。

高碑店原属新城县,1993年撤销新城县建立高碑店市,辖原新城县全境,仍属保定市管辖。

据《高碑店市志》载:今高碑店市境内远在汉代就有自蓟至涿、过河涧至济南的通商大道一条,“元代在今新城镇设有驿站,名'汾水驿’”。

另据雍正版《畿辅通志·卷之四十三·驿站》载:“新城县汾水驿,极冲。在县治之东,明永乐年间置。本朝裁后复置。现存马七十五匹,夫三十七名半,兽医一名,驴十头,抄牌书手并看仓茶夫厅事等夫共七名,扛轿夫九十名,归驿接皂隶三十名。共银五千八百五十五两二钱九分六厘。遇闰按月加增,知县掌之”。

综合各种史料可知,今高碑店市境内古代曾有两条北南走向且基本平行的干线驿路通过:一条是在京广铁路以西2公里左右,与其基本平行,由北京皇华驿去往山西或河南的邮传大道。该邮传大道北从泽畔入高碑店市境,经平安店、三丈铺出境去往定兴县祖村店(铺)。此驿路在高碑店设有急递铺一处。另一条是从涿州的三家店南入高碑店境,经道口、三里铺、方官(铺)、衣锦店(铺)、新城镇(总铺、汾水驿)、十里铺、高桥,从白沟镇南出境去往山东济南。这条沿白沟河走向的驿路在宋元时期变化较大,特别是在宋辽对峙时期,两国交兵时有发生,在两岸均设有驿站,因年代久远,驿址已无从查考。

笔者在规划考察路线时,在《高碑店市交通图》上偶然发现高碑店西南、京广铁路西侧不远有“南虎贲驿”、“北虎贲驿”两个村名。经网上检索得知:元代至治二年(1322年)英宗南巡时,曾驻跸于此,时称南虎村。他的卫队虎贲军护驾亦驻扎于此,该村故而得名南虎贲驿村。由于英宗酷爱音乐,随驾带着皇家乐队,且对驻地村民进行了培训,因而,南虎贲驿村古乐有了古音乐“活化石”之称,前几年曾红极一时,亦曾申报过“世界非遗”。后因资金等原因,近几年冷清了下来。其周边的东马村河、西马村河、北虎贲驿等村,历史上都曾是水运码头,曾出土过古代沉船。至于元英宗南巡时走的是陆路还是水路,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返回高碑店市乘12路小公共汽车东行约20里,便来到另一条干线驿路上的重要急递铺—方官镇(铺)。这条干线驿路在高碑店市境内全长约85里,设置了多处急递铺。

笔者在方官镇(铺)加盖了邮戳(附图一)后,南行十里就到了衣锦店(铺)。这里的“锦”字,除小学校外,连村委会的牌子上都写成了“巾”字。

图片

从衣锦店(铺)再南行10里便到了新城镇

曾为县治(政府)所在地的新城镇,当年汾水驿和总铺的遗址早已无从查考,北关的“督亢亭”旧址已变成了市场。倒是镇西北复建了占地25亩、投资7千多万元的阿若兰寺,金碧辉煌,气势宏伟(附图二)。

图片

笔者从北关穿街南行,出了南关,在马家店路左见到一棵古槐,据树下商店的老板娘介绍,此树已没人知道它的年龄,只听说清代的乾隆皇帝曾在上头栓过马,主干已枯烂,离地面约两米的地方长出的新枝也有四、五十年了。

出了马家店南行约400米,再西拐约500米,是白芙蓉中学,也是老新城中学的旧址,亦是清朝皇帝南巡的紫泉行宫遗址。紫泉行宫建于乾隆初年(1736年),因位于紫泉河边得名。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在此驻跸14次(曾作《紫泉行宫杂咏十首》),仁宗嘉庆曾驻跸2次。校园内坐落着当代人修建的乾隆皇帝(附图三)和知县杨咏春的塑像。

图片

这条古驿路在新城镇以北变化不大,而新城镇以南的地名与史料记载大相径庭。笔者在新城镇南十里铺,怎么也没有打听到史料中所说的“云北铺”,按“十里一铺”的定制,就应该是该地,却莫名其妙的谁也不知道。无奈之下,笔者只得再乘12路汽车过白沟河大桥直接去了白沟镇。

据史料记载,白沟在宋代已设驿站,“自雄州白沟驿渡河四十里至新城”,“邻使入境至都,轺(音遥)车所经,各有定路,唯皆必过白沟,白沟者,宋辽两朝之界河也。河旁各置驿,皆因河以为名。辽使入宋自白沟起,南行为雄州“。现在的白沟(附图四),早已变成了现代化的商业都市。

图片

考察归来,掩卷沉思,为什么《高碑店市志》说“汾水驿为元代所建”,而《畿辅通志》却说“明永乐年间置”?查刘广生所著《中国古代邮驿史》:元代曾摘拨新城站赤铺马协济大都。可见,新城在元代确有驿站,且以驿马援助过首都。元代驿站比较发达,“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但元末,政治腐败,各地驿站基本废圮(音疋)。所谓“明永乐年间置”,应指“复置”,即重建而言。

易 县 驿 递 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9-08

      千年易水曾悲歌,  壮烈当属别荆轲。 招贤纳士黄金台,  馆驿邮传故事多。史载: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在易水河北岸置易州,十六年(公元596年)于州东二里许置易县,州县均以水得名。清代雍正年间,易州升为直隶易州,领涞水、广昌(今涞源)二县。民国二年(1913年)降易州为易县。

       易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北端、华北平原西北边缘。隋开皇元年以土建城,东西二门分别为朝阳、广武。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重修石砖城,东西迎晖、靖远二门,各置瓮城。旧城墙于1970年彻底拆毁。易县是我市所属各市县中设驿较早的县份之一。

        据《易县志》记载:“唐朝时期,易州便设有驿站”。元代,今易县境内设有清苑驿和上陈驿两个驿站。其中,设在州(县)治内的清苑驿驿址数百年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据《明代驿站考》记载:“【清苑马驿】属保定府易州。明洪武七年(1374年)置。在今河北易县城内”(注:我国古代陆驿邮传有步递和马递之分,固有“马驿”一说)。

        据雍正版《畿辅通志》载:“【清苑驿】,在州(即易州)治东北,明洪武七年置。稍冲。现存马二十六匹,车马两匹,骡三头,夫役共四十三名半,共银一千七百两七分四厘一毫九丝。遇闰按月加增,知州掌之”。可见,雍正年间清苑驿未设驿丞。光绪版《畿辅通志》载:“【清苑驿】……额设马七十匹,马夫三十四名,骡二十三头,驴六头,扛轿等夫五十一名,驿书一名,兽医一名,车夫十名。现额实存夫役九十七名,驿马七十匹,车骡差骡二十三头,差驴六头”,“额设裁存夫马工料银四千六百二十四两二钱八分三厘三毫三丝一忽”。由此可知,西陵御路修通以后,到光绪年间,清苑驿驿站规模扩大了,开支增加了,按马匹数量,已属“极冲”之列。

        关于上陈驿,《明代驿站考》载:“【上陈驿】属保定府易州。洪武七年置。在今河北易县西上陈驿。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移于今易县西北紫荆关城内”。雍正版《畿辅通志》载:“【上陈驿】在州西九十里紫荆关城内。明洪武七年置于关东十五里,后移于此。稍冲。现存马二十二匹,车马两匹,驴四头,夫役共四十六名半。共银一千七百六十五两八钱八分二厘二毫五丝七忽。遇闰按月加增,驿丞掌之”。光绪版《畿辅通志》载:“【上陈驿】……有驿丞兼掌巡司。旧与塔崖驿(今属涞源)为二驿,今塔崖驿废而上陈驿移置关内”。经考证,《畿辅通志》所说上陈驿在(紫荆)“关东”有误,应为“关南”或“关南稍偏东”。

        关于急递铺及里程,两种版本的《畿辅通志》大致相同:“易州,额设十六铺(其中含今涞源三铺),司兵六十名”。东西横贯易县全境的112国道与古驿大道基本相叠,它东从二十里铺入易县境,西至五回岭的乌龙背山口出易县境,全长约130里,是一条主干线驿路。在这条驿路上由东向西分布的急递铺分别是:二十里铺(入易县境)→十里麻屋庄铺→十里在城铺(总铺)→十八里三岔口(铺)→十七里管头(铺)(一说“营头”即西陵)→十里龙华(铺)→十三里泥洼铺→七里上陈驿(铺)→十五里紫荆关(铺)→十五里盘石(铺)→十里玉山(铺)→约五里至乌龙背山口入涞源县境。

        今年夏至后的第一个星期天,笔者对现易县境内的部分驿路进行了考察。那天也是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易县气温高达34度。如今的易县县城一派繁华景象,古代清苑驿和在城铺的遗址已无处可寻。于是,笔者乘2路小公共首站去往凌云册镇(铺)。车上邂逅了同年入伍、同在武汉当过兵的战友刘贵和,他说,凌云册可能还保留着一座古城门。他还说,汽车正跑的这条路(指304县级公路)直接通保定,是一条古代大道。

        笔者在凌云册村北头下了车,顺着一条小巷向东拐进去,前行了约3、4百米来到光明街,只见右(南)侧十几米处一棵老槐树魏然挺立。离地面一米多高的地方,手指尖碰手指尖正好是两抱。向北约百米,原北门数年前已被毁,可见遗迹尚存(图一)。

图片

正当笔者拍照之时,从路旁药店出来一位中年女性,得知笔者欲返县城之后,她建议笔者搭乘其进城的车顺便去看一下燕子塔和黄金台,笔者欣然应邀前往。

        汽车在向北返回县城的中途,在军营(铺)向右(东)拐进去约500米,一座古塔和一座高大的塑像呈现在笔者面前。车主人宁女士(县实验中学英语教师)介绍说,村叫燕子村,塔叫燕子塔(图二),像是燕昭王,台是黄金台。笔者的脑海中对黄金台遗址又多了一份纠结。

图片

返回县城后,笔者又乘长途汽车沿112国道向东行进,在约十多里的一座大桥东头下了车,心想,这里就应该是地图上标注的“桥头”村,也就是我要找的“官桥铺”遗址了。

        经向两位浇树(绿化)的师傅问询,果不其然,这里是麻屋(铺)东十里的北桥头村,属易县管辖(史称官桥铺)。仅一路之隔就是涞水县的二十里铺。据说,这里距易县县城和涞水县城都是20里。

       在这次驿路考察中,笔者对紫荆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紫荆关位于112国道211KM处。241省道380KM处与112国道相接。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笔者曾多次来往于这条国道上,但从来也没有象这次与紫荆关这么“亲密”接触。虽然最终也没有弄清楚驿递的确切位置,但对驿路的通关路线及关墙的状态确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最为惊险的是,笔者在关墙的石壁上着实地演绎了一把“壁游功”,几次险些失足掉进拒马河里。

       我们通常看到的门额上嵌有“紫荆关”三字的是紫荆关城的北门,朝东。由于关城的东西两翼分别在“万仞之巅”和“奇峰岭山顶”,所以,乘驿给递进出关城只有南北两门,正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这南北两门乃是驿传大道上的紫荆关卡口(附图三)。两门之外均应有瓮城,现已荡然无存了。

图片

       另据相关史料记载,现易县境内史上还曾设龙华驿和盘石驿,笔者目前尚未见到较翔实的文献资料。

附:紫荆关日戳

图片

图片

定 兴 驿 递 考

莲池邮币 2018-08-06

        保定市所辖之定兴县,位于河北省中部的华北平原西侧。东西39.9公里,南北26.6公里。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横贯南北。县治定兴镇。西临易县,东毗原新城,北与涞水、高碑店相连,南与容城、徐水二县接壤。秦汉时曾称范阳县。公元1166年(金大定六年)始置定兴县,属中都路涿州。据《定兴县志》载:“境内驿道自元代始设驿站。元设宣化驿(姚村),明设河阳驿(今北河),清代始设驿铺”。

        关于宣化驿,杨正泰先生在其所著《明代驿站考》一书中写到:“宣化驿,属保定府定兴县。洪武三年(一三七零年)置。在今河北定兴县城内”。与县治对照,此说有误。明洪武三年定兴所设驿站应为河阳驿,驿址应在今北河店。宣化驿所在的姚村是个千年古镇。据史料记载,唐代初年,山西的一些人被移民过来到此地定居。他们以烧窑为业,居住地起名窑村。后来,姚姓人成为大户,窑、姚谐音,因此改名姚村。由于交通比较发达,经济繁荣,逐渐演变成京保间的商业重镇。加之政治、军事、地理等因素,把驿站设在这里是有充分理由的。

        在元代,姚村的宣化驿北接范阳驿(今涿州),南衔白沟驿(今徐水),西去山西,西北去易州(今易县),交通位置十分重要。姚村的古迹曾有“三山五井七十二轱钉,一百单八槐”。清代光绪年间,姚村还办过幼年武备学堂和陆军小学校。

        河阳驿所在的北河店村位于现定兴县政府驻地以南5.5公里,中易水、北易水、南拒马河三流交汇处南岸。

        从范阳驿(即后来的涿州涿鹿驿)至白沟驿(徐水),中间经宣化驿(姚村),无形中拐了个大弯。因此,明代洪武初年,在定兴县的中间地段,也就是在涿州至徐水之间这条主干线驿路上的定兴县北河店村设置了河阳驿。

       北河店村在北河镇以北1.5公里。网上登录定兴县政府门户网站检索《北河镇》词条即可寻得蛛丝马迹。可以想见,在元末至明初的某一历史阶段,定兴县境内曾有过两驿并存的局面。

        不仅如此,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笔者还发现有“两驿三地”的可能。定兴老城中心位于火车站以西约3华里处。据光绪版《畿辅通志》载:定兴县“宣化驿在县治东南”,“又有递运所在东门外”。笔者首先找到东关,企图“按图索骥”先找到递运所遗址再“顺藤摸瓜”找到“县治东南”的驿站遗址,结果均告失败。所幸的是,从东关走进东门约百米,在电机厂门前拍得一棵有800年树龄的古槐。再前行约400米,便到了“十”字街中心的地标性建筑慈云阁跟前。经询问得知,古定兴城有四门,离慈云阁各一里(500米),城外围四周有从拒马河引水的护城河。水从南门以西引入,经南、东、北、西四门一圈后周而复始,循环流淌。现只有北门护城河吊桥留有遗迹可寻,但桥下由东向西流淌的是米汤般的浑水。此外,南门遗迹——石础仍存(附图一))。

图片

        按常理,古驿大道应从北门而入,经驿站后,从南门出,驰往北河店方向。据史料所载,“递运所在东门外”,当地老乡也说“见过东门外的拴马桩”,由此可知,驿差们是从东门入城至慈云阁后左拐90度向南进驿站(或总铺)再出南门驰向驿路。笔者企图弄清原委,结果徒劳,只能留作悬疑待解。

        同样待解的还有,宣化驿具体是什么时间从姚村迁至定兴县治的?它和北河店的河阳驿的关系是怎样演绎的?奇怪的是,查现有的相关史料,提及定兴的邮驿机构,讲的大多是宣化驿,除《定兴县志》外,几乎没有提及河阳驿的。就是《定兴县志》讲的也是自相矛盾。个中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关于里程,《保定邮电志》载:“涿州涿鹿驿,70里到定兴宣化驿,70里至安肃县(徐水)白沟驿”。《明代驿站考》载:“涿州涿鹿驿,四十里高碑(店),二十五里定兴县宣化驿。二十里白沟(河),三十里安肃县白沟驿”。上面所讲的“宣化驿”其实都应该是河阳驿。清代乾隆年间定兴县境内始设急递铺8处,即在城铺(总铺)、北河店(铺)、泥瓦铺、上汲(铺)(今图上为尚汲)、固城(铺)、姚村(铺)、高里(铺)、铺头(铺)。每铺设铺司(头)一名,除总铺设铺兵十名外,其余每铺均设铺兵四名。

        从京师南下的驿传大道,自祖村店入定兴县境,经三丈铺、北河店(铺)、泥瓦铺、上汲(铺)、固城(铺)往南出境与徐水县境内的田村(铺)相接。

       我国古代的交通大道(包括汉代以后的御道、直道)均系主干线驿路,其它的支线道路也有急递铺设置或有驿差乘驿马驰过,亦为驿路。如定兴县县治往西,经肖庄、相盖、古桑、景安、高里(铺)出定兴去往易州(今易县)。再如古易州至保定(金台驿)的驿路自北营邱入定兴县境,经南营邱、姚村(宣化驿)、辛木入安肃县(今徐水)境等,皆可视为驿路。

        据《畿辅通志》载,明代永乐十六年(1419年),曾于定兴县城东门外置递运所一处,清代并与驿站。清代雍正年间,宣化驿(应为河阳驿)存马八十八匹,夫四十四名,传报拨马夫九名,兽医一名,裁驿归所扛轿夫一百名。驴十三头,骡六头。归驿接递皂隶四十名。年耗银九千二百八十九两三钱二分。遇闰按月加赠,知县掌之。另据《保定邮电志》载,清代光绪十二年(1886年),宣化驿(应为河阳驿)有马110匹,马夫55名,驴13头,扛轿夫等154名,驿书(秘书)1名,驿皂32名,兽医1名。年耗银8989两。

        前不久,笔者造访了曾经的宣化驿所在地—定兴县姚村。姚村文化底蕴厚重且民风淳朴。古姚村有九门九关。其中,南门到北门街长三里,街宽三丈六尺。街两旁各植国槐五十四棵,共一百零八棵。根据我国古代“列树以表道”的惯例,这条街应该是古代姚村最规范的一条大街。相传,明代永乐帝朱棣曾由此路过,可见,这曾是一条御路,当然,也是一条南来北往的主干线驿路。

        正当笔者给古槐拍照的时候,年已古稀的退休工人毕连宝师傅为笔者指出了现存九棵古槐中最大的一棵(附图二),

图片

还送给笔者一本姚村诗联书画学会主办的《古槐乡情》。当他听说笔者是来考察古代驿路的,便自报奋勇地带领笔者出镇西南去指认古驿路所在(图三)。

图片

他说:这条古驿路在上个世纪的大跃进年代平整土地时毁了一部分,63年发大水全淹了,“路上一人多深的水,水退过后,原来的路变成了一条河”。他同时还指出了这条古驿路上两座古桥的遗迹(图四、图五)。

图片

图片

他还告诉笔者,他父亲小时候就曾多次沿着这条古驿路徒步70多里去过保定。

        写到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交代一下。一是笔者在考察古代驿站(路)时,经常遭遇到古槐。在《古槐乡情》所刊朱耀琨先生的文章中,他引用了一句古谚说:“千年松,万年柏,比不过老槐一赖呆”。意思是说,在北方的树种中,属槐树的树龄最长。据他考证,姚村现存的古槐中,最长的树龄已有近1500年之久。二是为什么原本在城中的驿路后来要迁至城外呢?据相关史料介绍,这主要是与当时的战争环境有关。尤其是在夜间,驿差出入城门多有不便。

        返回北河镇后,笔者顺107国道南行至600米处,再向西穿过京广铁路涵洞前行约1500米,来到北三里铺和六里铺之间离村约百米的一条北南走向的壕沟旁。几经询问证实,这条壕沟就是当年北来南往于河阳驿的驿传大道,而三里铺、六里铺皆因驿路贴村而过且分别距北河镇(总铺)三里、六里而得名。继续南行三里到达泥瓦铺,该村因古代曾在这里设置过急递铺而得名。三村都间隔三里,当地有“三里一铺”的说法。出泥瓦铺顺壕沟再南行五里,到达十五汲村。

        据现年78岁、曾在北京某部当过电报员的张振祥老人介绍,十五汲村西古代曾是“铁底铜帮”的运量河,现在变成了大沙坑,坑中长满了树。笔者一路上多次听说沿途的村庄中有很多老辈子人都曾沿着这条“壕沟”去过保定,所以当地有些人朝它叫“二大道”。关于“九汲”和“十五汲”两个村名的来历,有人说是源于元代皇帝和张柔(元帅)的一次谈话,也有说源于古代有个婆婆从河中汲水煮茶为过往行人解渴。

有道是:

       麦绿花黄谷雨天,     铁底铜帮换新颜。

       今古齐观千年路,     曾经沧海变桑田。

又道是:

       姚村古镇不虚传,     今日繁华胜从前。

       不信请君问古槐,     枝繁叶茂向青天。

附:姚村日戳

图片

雄县容城驿递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10-21

据《雄县志》记载:今雄县地,春秋时期为北燕之地,在其后800多年间的朝代更迭中,归属多变,直至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固安县和莫县原属易县属地置归义县。到了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世宗伐辽,收复瓦桥关置雄州,“雄”字之名自此始出。明洪武七年(1374年)四月,降雄州为雄县,属保定府,雄县之名方始于此。因其史上曾称归义县,因此,明洪武年间在此设置驿站时,起名为归义驿。

杨正泰先生所著《明代驿站考》一书记载:“归义驿,属保定府雄县,洪武中置,在今河北雄县城内”。另据相关史料记载,建驿之初,归义驿曾设驿丞2人,有驿夫126人,驴60头,实乃极冲。到了清代,据《畿辅通志》载:“归义驿在县西,额设马七十七匹,马夫三十七名半,驴十头,扛轿等夫七十四名,驿书二名,驿皂二十四名,兽医一名。夫马工料共银五千二百六十六两四钱二分五厘一毫二丝六忽五微”,“遇闰加增,知县掌之”,可见驿丞已取消。归义驿在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曾遭裁撤后复置。

古代驿站“本来驿中无驴,开元(唐代)以后,军事繁急,官马多充军用,间以驴代马耳”。陆路驿速规定为,驿马日走70里,步、驴50里,车30里。

明洪武中,也曾在瓦桥关西北设递运所,专司运送军用物资,天顺年间并于驿。

关于雄县境内的急递铺,光绪版《畿辅通志·卷一百二十五·兵制七》载:“额设五铺,铺司兵二十名。总铺南十里至十里铺,又十里至任丘县枣林庄铺。北十里至王克桥铺,又二十里至容城县王祥铺。东五十里至郭家庄铺。西二十五里至羊定铺(今属容城),又十五里至容城县胡村铺”。铺兵每名岁支银六两,共银二百二十两。

雄县位于华北平原河北省中部,县政府驻雄州镇。东邻霸州,东南部隔大清河与任丘市、文安县相望,西南隔白洋淀与文安县相连,西部与容城县相接,西北与高碑店市毗邻,东北与固安县接壤。古代雄县就有8条大道自雄州向外辐射,其中“出西城易阳门北行至西留侯、王黑营、道口、大铺入新城县(今高碑店市)界达白沟镇,经涿州达北京”和“出南城,过瓦济桥(今解放桥),出雄关(旧瓦桥关)至十里铺南一里“燕南赵北舫”至易阳桥,过赵北口十二连桥入任丘县”,史为京师通往南京、浙江、福建和京师通往江西、广东以及通往山东等多条主干线驿路的必经之地,亦是封建皇帝南巡经常走的路,所以也称御路。

另外还有一条自雄州镇西行经现属容城的羊定(铺)、胡村(铺)去往容城县城的驿路。

笔者的考察是从瓦济桥开始的。

瓦济桥坐落在雄州城南的大清河上,现称解放桥,是清一色白色大理石建造。它的身后是雄州南门,也称瓦济门。它的南头是雄关,即有名的瓦桥关(附图一),宋辽“瓦桥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瓦济门—瓦济桥—瓦桥关,它们北三十里承白沟驿,南七十里接莫城驿,是京师去往山东邮传大道上的必经节点。

图片

笔者眼前的雄州段大清河,用“千疮百孔”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据说,古代发丧,路过瓦济桥都要往河里抛撒铜钱。前几年,曾有雄县及周边各县的群众蜂拥至瓦济桥两侧的河床“淘宝”,加之大清河水量逐年减少,致使局部已经干涸,变成了一条死河(附图二)。

图片

笔者租乘一辆三马车,在师傅的指点下出城南寻找“燕南赵北舫”未果,于是过十里铺来到十二连桥所在的赵北口(附图三)。这里离雄州只有十二里地,离十里铺地界只有一里,但已属任丘地界。在当地老百姓的吁请下,这里仍保留着清代皇帝南巡的行宫遗址。过去的著名景点—十二连桥,可惜只剩下一座脏乱不堪的广惠桥(附图四 详情可网上检索《赵北口十二连桥》)。当笔者来到赵北口镇邮局打算加盖邮戳时,却被告知这里只办理小件快递包裹,早已不办理其它邮政业务。

图片

图片

   笔者悻悻然返回雄州镇,在雄州路牌坊拍照后乘车来到雄州西北的王克桥村,古代这里曾设急递铺,现在已是踪影全无。村里老乡说,当年县里曾提出一个口号:远学大寨,近学王克桥。可见,在那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王克桥村曾闪烁出时代的火花。

按照史料的记载,自雄州往北的这条古驿大道是沿大清河北岸去往白沟驿的。现在有了自雄州至白沟的现代化公路,古道早已变成小道了。

有道是:大清河畔瓦桥关,宋辽鏖兵起狼烟。可怜京师十万骨,血染黄沙终不还。

又道是:雄州大路接青天,繁荣昌盛万民安。民族复兴急奋起,筑梦中华俩百年。(俩百年,指建党、建国各百年)

容城驿递属“县驿僻递”(关于县驿僻递详见拙作《安(国)博(野)驿递考》),“额存递马八匹,马夫四名,夫马工料共银九十八两二钱八分”。“额设四铺,铺司兵十名,共银六十两”。雄县西邻容城的古代驿路基本是沿355县道呈东西走向。在城铺东十五里至胡村(铺)→又十五里至羊定(铺)(原属雄县,现属容城)。在城铺→西十五里至南张(铺)→又三十里至安肃县(今徐水县)在城铺。其中,南张铺所在今址南张村(附图五)与北张村只有333省道一路之隔,而南张邮政支局却坐落在北张村边上。

图片

附:雄州日戳

图片


涿 州 驿 递 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9-25

图片

        据考证,今河北保定所辖之涿州市,宋元时期曾设范阳驿,明代嘉靖中叶称涿鹿驿。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境内便出现了涿(城),到了西汉,“燕之涿、蓟,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涿,这里指的是涿县旧城。公元624年(唐武德七年),改涿县为范阳,大历四年,置涿州。奴隶社会的商代,涿州就有“邦畿千里”之称,是商都(河南安阳)北至燕亳的必经之地。到了秦代,涿州系咸阳到北京的驰道干线上的必经之途。宋、辽、金时期,涿地道路迅速发展。元、明时期,涿当南北交通要冲。清代,涿州已成为“十八省通衢”。交通的发达给驿路的开通创造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力筑长城、修驰道,建立起以首都(今咸阳)为中心的邮驿交通网络。有些驰道更兼具驿路的功能,道旁常设邮驿机构。东汉时,邮驿交通网络的东路干线由洛阳经邯郸到达涿(州)、蓟(北京)。综合各种史料,此时的涿地,应该已经有邮驿机构存在了。唐代国力强盛,邮驿空前发展。以长安为中心的邮驿通信干线向四方辐射。其中北路干线北上进入今保定区域,经安喜(今定州市)、北平(今顺平县)、永乐(今满城县),达范阳(今涿州)后,至幽州(今北京)。晚唐诗人岑参有诗云:“一驿过一驿,骑驿如流星”,可见邮驿传递速度之快,邮务之忙。

        到了宋代,范阳驿(即后来的涿鹿驿)已是有名的驿站了。元代的驿路,多条干线都途径范阳驿。有文字记载,明嘉靖中叶曾置涿鹿驿于州治西,后移至城内馆驿街(现公益街)。明沿旧制,在涿州境内还设了多处急递铺。到了清代,号称“十八省通衢”的涿州驿路是比较发达且完整有秩序的。

       清代的邮驿网路,由京师皇华驿南行70里至涿州的涿鹿驿,此干线再经新城县的汾水驿、雄州(今雄县)的归义驿接任丘、河间和山东驿路相连。另一条干线经涿鹿驿分道经涞水塔崖驿,40里至易州清苑驿,99里至广昌(涞源)上陈驿,100里至倒马关驿(唐县)与关外驿路相连。

       1727年(清雍正五年),涿鹿驿曾被废止。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重建。重建后的涿鹿驿驿址由馆驿街移至州治西侧,即今县府街。此时的驿站额定马191匹,马夫88名半,扛轿夫140名,兽医3名,马车抄号手(书吏)2名,扛轿听事(管理员)2名,造册手(文书)1名,接送皂吏35名,年开支白银12113.8两,特殊情况还可追加予以报销。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涿鹿驿额定马匹与马夫数未变,扛轿夫增加到160名,年耗银12454.16两,遇闰年追加饷银918.87两。同时,涿州境内还设急递铺11处,共有铺兵61名。在《涿州市》地图上用红笔勾出急递铺名址,三条驿路便清楚地显现出来:

1、 自公益街(古馆驿街)或县府街沿鼓楼大街出南关向正南至管头铺(今管头村),再向南至楼桑铺、三家店铺(今北三家店村),出境去往高碑店方向;

2、出南关向西南10里至忠义店铺(今忠义店村),再10里至松林店铺(今松林店村),再15里到泽畔铺(今北泽畔)出涿州境去往高碑店方向;

3、沿鼓楼大街出北关过永济桥10里至胡良铺(今北胡良村),过仙峰坡,到挾河铺(今挟河村)出境与京师驿路相接。

        此外,还有向西十里酱村铺(今酱各庄),向东20里刁窝铺(今刁窝村)的驿路。

        笔者首先在涿州旧城(即老涿县城)内找到了县府街。史料上的记载和笔者眼前的情形大相径庭。在这条长不足500米,宽仅4、5米的街上,已经没有一点古代的风貌。据一位张先生介绍,居于街中间的地段就是古代的“衙署”,现在改造成了县府小区。往西十来米就是古代衙署的西墙,现在连一块砖都找不到了。

        西出县府街是南北走向的东大街,沿东大街南行约400米路西,便是公益街,即古代的馆驿街,这也是笔者要找的第二条街。因为明代曾有驿址在这条街上而得名馆驿街,但由于年代久远,旧址已无从查考。从这条不足千米的公益街西口出来是鼓楼大街,这是一条古老的大街(附图一)。

图片

从涿鹿驿站出来的车、马、役差,最有可能从这条大街出北关,过永济桥、胡良桥去往胡良铺。而永济桥当时则是这条驿路上唯一通过北拒马河的古桥。这座建于明代的石桥是用清一色的花岗岩砌成的九孔石桥(附图二),

图片

桥面也是用宽约40公分,长约40——200公分不等的花岗岩铺成(附图三)。正是它,无声地记录了这条古驿路的兴衰。

图片

       在涿州古城的西北隅,至今还残存着一段古涿县老城的土城墙,传说是“筑自颛顼”。北墙西段仅存约200米,与其相接的西墙有近千米。北墙西段与西墙北段相接的西北角(附图四)上面,

图片

据说至今还保留着高起的土台,那是“烽火台”的遗址。“烽火台”是古代专司报警的设施,也是我国独特的通信设施。这正是:

 夯土做墙阻敌酋,    垒石为桥传驿邮。

曾经通衢十八省,    

唐县驿递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8-22

       保定市所辖之唐县,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因古代曾为唐侯国而得名唐县,历史上曾称中山县、博陵县。相传,远古尧帝放勋(姓伊祁)就诞生于今唐县尧山。

       据《唐县县志》记载,明代永乐年间唐县境内曾设军城驿、大岭口驿、周家堡驿、倒马关驿四处驿站。另据《明会典》记载,今唐县西南伏城镇在明代万历年间曾设伏城驿(时属曲阳县)。这样,今唐县境内古代共设置有五处驿站,是今保定市所辖各县(市)中设置驿站数最多的县之一。在明代永乐年间唐县境内还设有马家铺、豆铺、倒马关(铺)仨急递铺(一说倒马关设递运所)。清代初期,今唐县境内的急递铺曾一度增加到14处,共存驿马48匹,驿夫104人,年耗工料银2287两。其后,时而裁撤,时而复置。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唐县境内置河南(铺)、令公(铺)、青阳铺(今属曲阳)、龙拔(铺)、北岭子(铺)五处急递铺。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设有总铺、迷城(铺)、军城(铺)、下苇(铺)、宋家楼(铺)等六处急递铺,共有铺兵16人,年耗工料银96两。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由于大清邮政开办而裁驿归邮,唐县境内所有驿(站)递(铺)随之撤销。

       据《明英宗(朱祁镇,曾两任皇帝,年号分别为“正统”、“天顺”—笔者注)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五》记载:“25 设直隶唐县军城仓,先是倒马等关供给粮料,具于军城驿收支”。由此可知,先有军城驿,后建军城仓。军城驿的置驿时间可以追溯到明初。据《畿辅通志》记载:“军城驿在县西北九十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稍冲。现存马二十匹,夫九名半,马牌子、驿书、回马等夫五名,兽医一名,看司看仓、厨子执事夫共六名,扛轿夫二十五名,共(耗)银九百四十五两一钱一分三厘三毫八丝八纤,遇闰月加赠,知县掌之”。可见,军城驿未设驿丞,由知县直管。

       我国古代的邮驿机构根据其所处的交通位置、驿务量的大小等诸多因素有“冲”、“僻”之分。另据杨正泰所著《明代驿站考》引用《明会典·已革驿考》载:“【军城驿】属保定府唐县。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年)置驿,万历九年(一五八一年)革”。由此可知,唐县军城驿置存了212年后即遭裁撤,到清代复置。军城驿命运多傑,在清代雍正年间亦两次遭裁革(参见《保定邮电志》)。到了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实存递马8匹,马夫4名,年耗银111两。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与军城驿同时并存的还应该有军城急递铺,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可靠的依据。

       据各种史料综合分析,古代唐县境内的急递铺均属“僻递”,其总铺在清雍正年间仅“存马八匹,夫四名,共银一百二十四两三钱一分八毫,遇闰按月加赠,知县掌之”。

       近期笔者对唐县军城驿遗址进行了考察。车出仁厚镇(唐县政府所在地),西北行约四十里过河南(铺),清代曾在这里设急递铺。右拐后沿唐(县)涞(源)公路继续前行约三十里是豆铺,明代曾在这里设急递铺。据同车一位老者讲:唐僧西天取经返回时过通天河把经书弄湿,晾干时被风刮到这里,村民们纷纷用豆枝将其压住才得以收齐,此村故名豆铺。再行二十里到达军城。经多方问询得知,古军城驿旧址在北关,离军城镇约一公里,位于去大茂山景区公路北侧、通天河北岸、唐涞公路东侧。笔者到达北关旧村时,展现在眼前的是房倒屋塌(附图一),断壁残垣,满目荒凉,连个人影也看不到,只有一棵百年以上的老槐树满枝葱绿充满着生机。原来,村民们都搬到新建的新村去了。

图片

         此前两天,笔者曾乘观赏桃花之际沿保(定)涞(源)公路到今唐县境内的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倒马关驿旧址进行了一番考察。在保涞公路97.57公里处(倒马关唐河桥西头)下车后,右拐顺坡上北行至百米处便可见到两堵耸立的古城墙遗迹,这是古代倒马关城东门残存的两座门垛。有文献记载,倒马关在两汉时期称常山关,之前曾称鸿上塞,北魏时称铁关,明代以后统称倒马关(详见《保定晚报·副刊》首席编辑闫逶迤2013年10月13日采写的《唐县倒马关:建在大石上的古代关城》)。

        古代倒马关城内有三条东西向平行的街道,中间的主街为青石铺路,街宽三丈六,其余两街均宽一丈二,由东门到西门,街长一里。东西两门外皆有瓮城。西瓮城已毁,东瓮城尚余南门(附图二)及南门口的两对“夹杆石”,相传是杨(六郎)家军用作竖立旗杆的。驿差及乘驿走递人员和过往行人想要进城,必先从河滩路入瓮城后方可进城,出城亦是如此。

图片

        我国古代的交通始于驿运,而驿运又始于驿传,驿运驿传的基础是交通道路。反过来驿运驿传又促进了道路交通的发展。古代的倒马关城所处的交通位置使它始终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是由晋入冀或由冀入晋的咽喉之地。自明代置驿以来,一直是这条驿路上南去军城驿(唐县),东去金台驿(保定)的重要节点。

        据当地老乡介绍,倒马关驿旧址位于主街中段北侧的总督衙署内,大概位置在今总督巷内(附图三)。据史料记载,倒马关旧城内还曾设递运所一处,专司运送军用物资,相当于现在的军供站。具体位置不详。

图片

        古代的倒马关曾为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所辖,“和保定平级”,“曾驻杨家3600兵”,老乡们如是说。

       古代唐县境内的驿路以县治仁厚镇总铺为中心向四外辐射:向东→翟城驿(望都);向西偏南→伏城驿(旧属曲阳);向北→河南(铺),向西→迷城(铺)→西去阜平;从河南(铺)向北→豆铺→军城驿;从军城驿向西北→大岭口驿→北去涞源;从军城驿向正北→令公(铺)→倒马关驿→走马驿(涞源);从军城驿向东北→周家堡驿→银坊(去涞源或易县)。

        唐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境内(特别是北部)多丘陵、山地,水系比较发育,古代驿路多沿河川、山谷而行,略显零散。有道是:

驿去屋塌苦来寻,      倒马关城有残门。

千古白云悠然去 ,     万里江山总留痕。

曲 阳 驿 递 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9-01

图片

        据《曲阳县志》介绍,今保定市所辖之曲阳县,约三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今县城西北的孟良河流域已出现了村落。曲阳一名,战国时期已经使用,意为“恒山弯曲处阳面”之意。恒山,亦名神仙山,又名大茂山,五岳中的北岳。曲阳秦时置县,治所设在曲阳,因而称曲阳县,是保定市乃至河北省最古老的县份之一。史上曾称新市县、恒州。古曲阳县城有五门五关,东西长约2里,南北宽约里半,呈不规则矩形。

       据《保定邮电志》载:“曲阳县在清代设有县驿、总铺、盖都铺、高门铺、羊村铺、东郭铺、沟里铺、河下铺、河上铺、宋家庄铺、镇里铺、干河铺(共11铺)”。另据《曲阳县志》载:曲阳“清时设恒阳驿,驿址在县城西北隅。驿站有马8匹,马夫4名。恒阳驿为全县总铺,乡间有铺37处(其中10处有墩,2处有堡),墩7处、堡2处”。《清国史·地理志》:曲阳“有县治一驿”。《清史稿·地理志》:定州曲阳“县驿一”。查杨正泰先生所著《明代驿站考》,并无恒阳驿的相关文字记载,但却有:“【伏城驿】属真定府曲阳县,万历四年(一五七六年)改属真定县。旧在今河北唐县西南伏城镇。万历四年,移至今河北正定县东北西平乐”。始建时间不详,迁移原因亦未见文字记载。

       根据以上史料记载推断,曲阳县在明代及明代以前,由于偏离古代驿路干线,其境内虽有驿递机构,但存在时间较短。真正有详细文字记载的还是自清代始。

       按《保定邮电志》所说,曲阳清代有11处急递铺。按《曲阳县志》所说,曲阳清代有37处急递铺。《曲阳县志》还透露出另外两点关于驿递的信息:

1、恒阳驿为古代曲阳所设驿站名,驿址在县城西北隅;

2、驿站兼总铺。这一点很特别,在笔者检索过的数十个县志中,明确说明这种关系的只此一处。

       清代以前,“驿”与“递”有着明确的分工:一个只负责提供各种交通通信工具,一个专司传递公文。清代的驿站不仅是官方的交通组织,也是政府的通信组织,二者合而为一,驿站从间接地为通信使者服务,到直接地办理通信业务。

       如今的曲阳县城,全没了“古”的影像,原恒阳驿兼急递铺总铺的“西北隅”,现在变成了繁华的商业闹市区,流经这里的孟良河地段,两岸全是商业门脸,一派繁华景象(附图一),西城墙的残留部分前几年已被一扫而光。就连闻名遐迩的北岳庙也被浓重的商业氛围包裹着。

图片

        我国五岳中的北岳恒山就在曲阳境内,西汉及其以后的历代王朝在北岳庙里举行了长达千余年山神祭祀活动。据史料记载,隋炀帝、清代的乾隆皇帝都曾光顾于此。那浩浩荡荡、威风八面的队伍以至于他们所走的道路,肯定是御路(或为驰道、直道),当然也是名符其实的驿路。

       北岳庙旁一位休闲的老者,对此庙颇有微辞,他说:“什么北岳庙,其实是窦王(窦建德)庙,真正的北岳庙在山上(指恒山)呢”。

       综合各种相关史料的文字记载,古代曲阳县驿路应该是以县治(总铺)为中心向四外辐射,应有6条驿路:

1、正南由总铺→羊平(铺)→留百户→入新乐县境;

2、东南由总铺→大盖都(铺)→高门(铺)→入定州市境;

3、向东由总铺→董家马(铺)→下河(铺)→唐县西雹水(康熙皇帝从五台山返回途中曾在此驻跸);

4、向北由总铺→南孝墓(铺)→野北(铺)→折向西去阜平方向(附图二);

图片

5、曲阳县境内最重要、最明确的一条驿路应该是由曲(阳)唐(县)交界处今唐县境内的伏城(驿)(史上曾属曲阳县)→下河(铺)(在何处入曲阳县境尚待考证)→上河(铺)(有关史料误写成“河下”、“河上”)→铁岭北→宋家庄(铺)→干河铺→接唐县军城驿。这是一条基本沿着通天河西岸由南向北的古驿大道。提起通天河,很容易使人想起那波涛汹涌的大河,笔者眼前的这条通天河却滴水不见了(附图三)。这条驿路上的下河至上河两铺间距离正好是十里,符合古制。现有水泥硬化的村村通公路,且有往返于县城与两铺之间的小公共相通。上面提到的铁岭北村,古代虽未设急递铺,但从地理位置来看,也是驿差的必经之路。

图片

6、还应该有一条因修王快水库而中断了的驿路,即由曲阳县城总铺向北→南孝墓(铺)(汽车票上打的是“孝木”)→向西至党城(铺)→甄家庄(铺)(今郑家庄)→阜平县王快(铺)→山西五台山(参见拙作《龙泉关驿考》)。

曲阳县境内现有232省道(东西向)、382省道(南北向)、335省道纵横交错,可谓四通八达。它们的走向应该与古驿大道基本一致。

       关于《曲阳县志》所载“乡间有铺37处(其中10处有墩、2处有堡),墩7处,堡2处”,诚如是,那么,在曲阳县古代的交通干线乃至支线上,均应有邮驿机构或通信设施(如烽火台、急递铺、邮亭、驿馆等)存在,这一点还待进一步考证。

图片

涞 水 驿 递 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10-10

图片

       涞水县位于保定市北部偏西,县域呈北西南东走向。西北与张家口市涿鹿县接壤,东北与北京房山区为邻。西南是涞源和易县,南面是定兴,东面是涿州。张涿高速(北西—南东向)和京昆高速(北东—南西向)在县城北的水北处交叉过境。

       综合现有资料显示,现涞水县境内的古代邮传路线,明及明代以前属边路。据杨正泰所著《明代驿站考·附录二·一统路程图记·卷四·各边路·内三关内二重边墙各口子路》所载:“房山县西六十里大谷口→三十里干河口→南四十里至涞水县”。在最新版的《涞水县地图》上很容易找出这条路线,但缺少较详细的文字记载。

图片

        到了清代,涞水县的邮驿机构设置才有了比较详细的文字记载。雍正版《畿辅通志·卷之四十三·驿站》记录的比较简单:涞水县“在城驿,稍冲。现存马十匹,夫五名。共银一百八十四两三钱九分二厘八毫。遇闰按月加赠,知县掌之”。规模较小且未设驿丞。有驿站,但没名号,在县城内的,一般都称“在城驿”。

       关于急递铺,卷之四十四记载:涞水县“城东为槐(应为隗)家庄铺(即今东十里铺),南为郑家庄铺,西为道(应为遒)栏铺。额设铺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银七十二两”。共有四处急递铺,总铺与驿站似为一处。

到了乾隆年间,因为朝廷祭祖的需要,涞水县的驿递机构才有了发展并初步定型。

        据乾隆版《涞水县志·卷二》记载:“邮传总铺,在南关邮亭,一座房三间,知县丁辅建。隗家庄铺,在县东十里铺(有郭隗墓);郑家庄铺,在县南高乐(应为高洛)村;遒栏铺,在县西十里铺。在城驿,在县署东,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递为驿。共马二十五匹,夫十五名,工料银二千四百一十四两七钱。闰月加银一百零八两八钱九两“。规模有所扩大。

       另外,加设了一处驿站—石亭驿,“在县北三十里石亭村东。乾隆元年(1736年)添设腰站。马三十五匹,车十辆,驴二十五头,夫五十名。岁支工料银二千七百七两一钱。闰月加银二百一十八两九分”。比在城驿规模还大,规格还高。所谓腰站,系根据驿务量的大小和驿路状况等因素,在两个驿站中间加设的驿站,也称腰驿,与腰铺略同。保定地区各市县古代所设腰站明确见诸于文字记载且有据可考的,笔者目前仅考察过此一处。乾隆六年,在石亭还建了公馆(相当于招待所),有正厅三间,厢房六间,现已无考。到了光绪年间,有文字明确记录“涞水县在城驿,次冲,雍正十三年因地接泰陵改递为驿,添拨唐县军城驿额”,一切开销都算在军城驿名下。

       光绪年间的涞水驿路也比较清晰:“额设四铺,铺司兵十五名。总铺东十里至东十里铺,又十里至涿州鲁家铺;南十里至高洛铺,又二十里至定兴县在城铺;西十里至西十里铺,又三十里至易州二十里铺。铺兵每岁支银七十二两”。

        关于在城驿的驿址,据当地的老人们介绍,可能就在县城的府前街与朝阳路交叉路口偏东北一点的地方。笔者注意到那里有一棵被围栏保护起来的已有300多年树龄的国槐(有标牌)(附图一)。此外,再无其他遗迹可寻。

图片

       因为初次接触到腰站,笔者还是在县城乘小公共首先来到城北三十里的石亭。如今的石亭西南已经建成了“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区”,有北京公交917路,可直通涞水县城。石亭的商业街已初现繁华,但走进商业街两旁的村内,仍可见“火神庙”、“菩萨庙”等老旧街牌和简陋的庙址(附图二),也没什么香火。

图片

        关于涞水到石亭这条驿路,史料记载比较繁杂,一说从石亭(驿)向正北经张坊(北京房山)去了干河口(铺),一说从石亭(驿)向东去了涿州的半壁店(乾隆皇帝的行宫)。从图上看,后者可能性较大。

       史载,乾隆十三年(1749年),乾隆皇帝要在当年的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忌日亲临西陵参加祭祀大典。此前曾派人勘察建造了沿途的4座行宫,一是房山的黄新庄,二是涿州的半壁店,三是涞水的秋兰,四是易县的梁各庄。有文章称,清朝皇帝西陵祭祖曾经过涞水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娄村。据考证,这正是从半壁店经石亭到秋兰(行宫)的可行之路。

        考察过石亭腰驿之后,在112国道155公里处北约1000米,笔者找到了行宫村。村北约百米处即是当年乾隆皇帝的行宫遗址,虽然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土坑,但旁边的古井遗址尚存(附图三)。村头上一位60多岁的老年妇女对笔者说,她小时候就吃这口井里的水。行宫村里的居民原来只有几户人家,都是随乾隆皇帝祭祖时过来的,且都是旗人(满族)。与其紧邻的北秋兰村也是如此。村里人多是镶黄旗人,以柳、张二姓为多,行宫也称北秋兰行宫。当地流传着一个传奇般的故事:乾隆皇帝起早微服遛早,拿着烟袋却忘记了带火,于是向田头一杨姓老汉借火。用罢还火时说,你这火还挺灵光。杨老汉戏言回道,我这火是伺候万岁爷的。乾隆听罢,龙心大悦,当下赏赐杨老汉黄马褂一件。现在的秋兰,雍正版《畿辅通志》写作“道栏”,应属笔误。光绪版《畿辅通志》写作“遒栏”,也有将“栏”字写作“澜”的。

图片

图片

涞 源 驿 递 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9-04

图片

        涞源县位于保定市西北部,西与山西省灵丘县交界,北与张家口蔚县接壤,南毗阜平、唐县,东邻涞水、易县。据《涞源县志》介绍,涞源县春秋时称无终(国)属代(今蔚县),秦时设县,称广昌,属代郡。隋代,因北部有飞狐山,相传有野狐食松果得道成仙,遂改名飞狐县,县治在今县城,属易州(今易县)所辖。明代洪武初年复名广昌县。1914年(民国3年),因与江西广昌县重名,改名涞源(涞水之源)县。

       据《保定邮电志》载:“清代以前在广昌县(今涞源县)境内曾设有塔崖驿、走马驿、乾河口驿、香山驿、倒马关驿、费儿庄驿。清代遗留香山、倒马关驿”。如是说,今涞源县境内古代曾设有五驿(倒马关驿已划归唐县),成为目前保定所辖各县(市)中,古代设驿最多的县之一(另一设五驿的县是唐县,参见本人所撰《唐县驿递考》)。

        以上所说各驿中,笔者考察过的有走马驿、香山驿、倒马关驿和塔崖驿,所剩乾河口驿和费儿庄驿及其相应的地名,即便是在1962年出版的10万分之一的军事地形图和1983年10月出版的《涞源县地图》上也没有找到。

        上述六驿中,载入《明会典》的有三驿,分别是:

【倒马关驿】属大同府蔚州(今蔚县)广昌县。洪武六年(一三七三年)置。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倒马关。

【香山驿】属大同府蔚州广昌县。洪武六年(一三七三年)置。在今山西涞源县城内(涞源明代属山西)。

【塔崖驿】属保定府涞水县。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年)置,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年)革。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北塔崖驿。

载入《中国地名辞源》和《河北省地名志》的【走马驿】,位于涞源县城南偏西25公里,建于明初,官家在此设驿站,供传递文书和过往官吏居住,故得名走马驿。

        前不久,笔者从保定客运中心乘长途汽车沿332省道,经满城,过倒马关(唐县),首站到达涞源县南部的走马驿镇。很多人都知道公路边东走马驿那棵标志性的大槐树,网上也很容易搜索得到。其不知,通过这棵大槐树南侧东走数米向右一拐,另一棵更加苍劲、历尽磨难、看起来更加古老的老槐树便进入了眼帘(图一)。

图片

很明显,这棵老槐树的树干是竖着被劈成了两半的,在剩余的一半上还残留着烧焦的痕迹。那坚挺而茂盛的新枝遮盖了树上的天空,看起来还是那么强劲而霸道。树下那花岗岩的石臼,已经没有人知道它的出身、来历和曾经的用途了(图二)。

图片

       镇中有207国道南下阜平,北上涞源县城,有332省道西去水堡与108国道相接去往山西,东往川里(唐县)与省级交通网相连去往保定等地。处在这样一个“十”字路口的走马驿,为什么会被《明会典》漏载,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走马驿镇邮局设在镇北约一公里多的路旁,有联通铁塔座落院中。由于步步上坡,走起来总觉得不止一公里。填好明信片后交给了工作人员(一个多月了至今还没有收到)后,笔者搭乘一辆小公共沿着唯一的一条古驿路经五间房(铺)→插箭岭(铺)→西庄(铺)→菜村岗(铺)→到达涞源县城。

       涞源县城是明代所设香山驿故址所在。在涞源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城西十里见香山”。笔者眼见的香山,周围也就几平方公里,山顶和地面的比高也不过几十米,远不及县城南的南山气势。待笔者转到南坡,看到那富丽堂皇的寺庙才明白:“山不在高,有寺则名”。难怪笔者从事地质找矿几十年,多次从香山脚下路过,却从没留意,真是孤陋寡闻。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个传奇般的故事:香山,原名“镶山”,因山上有北周僧人摩崖造像得名。明代洪武初年,朱元璋派通晓黄老之学的刘伯温遍访大江南北,考察风物民情。他来到北石佛发现有山迤逦如卧龙,未来可能会有人出来与朱明王朝争夺江山。为破此风水,便下令在香山东麓修建香山寺予以镇压。“镶山”从此变“香山”(图三)。几乎与香山寺同时所设的涞源驿站亦名香山驿。

图片

涞源县城内的香山驿故址已无从考察,但始建于唐代的兴文塔却巍峨的屹立着,和泰山宫一起尽享着人间烟火。

        在一条古老的街道旁,还残存着一座清代道光年间的戏楼,已破败不堪了。在古街西端向北的拐角处,笔者邂逅了涞源著名书法家李振华老先生,他回家拿来一套《广昌县志》(以下称《志》),着实令笔者大喜过望。

关于墩(烽火台)铺(急递铺),《志》载:“县城东西南北四路墩铺分属广昌、插箭二营汛地。东路,石门铺,距城十里。南路,菜村岗铺,距城十八里。石城墩,距城三十五里。矿硐墩,距城三十八里。五间房墩,距城三十七里。祭刀岭墩,距城四十里。五岭子墩,距城五十里。西路,上屯铺,距城十里。艾河铺,距城三十里(应为二十里)。红泉铺,距城三十里。北路,窝驼铺,距城十五里。石片铺,距城四十五里。尹家铺,距城五十里”。

        关于递传,《志》载:“香山、倒马二驿,原额驿马六十五匹,夫,三十二名半。于雍正五年(1728年)起陆续裁拨,至雍正十三年(1736年)止,改驿为递”。驿站于雍正年间陆续改为急递铺。改成急递铺后,关于夫马,《志》载:“递马十匹,每马一匹日支草料杂支银六分,日共支银六钱。夫五名,每夫一名日支共食银三分,日共支银一钱五分。日工夫、马工料银七钱五分。”“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七年),止存递马六匹,马夫三名。日支工料杂支银四钱五分,岁支银一百六十二两。” 可见,驿务不断萎缩,驿递不断衰落。

        第二天一大早,笔者乘头班车西进到涞源西三十里的红泉村(铺)。从该村顺盘山道再上行十余里便到了驿马岭,即河北与山西的分界岭。由于天气和身体的原因,加之无车可通,笔者只好望岭兴叹了(附图四)。

图片

       关于驿马岭,康熙版《广昌县志》载:相传纣王妃妲己曾乘驿马过此,故名。在红泉村中,有一棵据说有几百年树龄的大柳树,村民说,日本鬼子曾在上面吊死过好几个中国人。如今,它仍在向路人昭示着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关于红泉村名的来历,老乡说,从前,村南有个泉眼,流出来的是红水,取名红泉,建村叫红泉村。

       古代的红泉村(铺)是香山驿(今涞源县)通往山西灵丘腰站绣岭驿的必经之地。据当地老乡介绍,山上的村民都已经搬下山了,两村都废弃了。由于香山驿故址已渺无踪迹,笔者只能带着些许遗憾离开涞源县城。本想去慕名已久的飞狐古道探索一番,当地没有住宿条件,当天返不回来,只得作罢。

        于是,笔者来到涞源西部靠近京源铁路早已被裁撤的塔崖驿村。别具情趣的是,笔者在塔崖驿村下车时,看到的是只有“塔崖”而没有“驿”的村牌。之后,笔者徒步翻过乌龙背,沿112国道到达易县境内的玉山铺。

        综合明代崇祯版和清代康熙版《广昌县志》可知,古代涞源县境内的主要驿路是以县城内的香山驿和总铺为中心向四外辐射的:东十里丰乐村(铺)(现为石门村→二十五里浮图峪(铺)→四十里仝(加立人旁)川(铺)→五十五里王安镇(铺)→六十八里塔崖驿→再前行十二里玉山铺(易县境);西南二十五里西庄(铺);南四十里祭刀岭(铺)→八十里倒马关(铺)(现属唐县);西十里上屯(铺)→二十里艾河(铺)→三十里红泉(铺)→四十里驿马岭→腰站绣岭驿(山西境);北十五里金家井(铺)→二十五里张家铺→五十里尹家铺→飞狐大峡谷(蔚县境)。

小插曲:2014年5月13日,笔者到走马驿考察时,曾将三枚填好的邮资明信片(其中含一枚寄给永年县王童力的)托付给邮局工作人员实寄,等到11月上旬仍没收到,无奈之下,笔者只得动用涞源邮局老局长的关系用挂号再寄去两枚邮资明信片并附了回资,11月13日收到了销有11月12日走马驿日戳的挂号回信,了却了一份心愿。

附:走马驿日戳

图片

图片


龙 泉 关 驿 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8-29

        印象中,龙泉关仿佛是在山西,驿考中方才明白是在河北与山西交界处的河北一侧阜平县境内,历史上,这里曾演绎过许多传奇般的故事。

       阜平县位于保定市西南部,太行山东麓。东西长74.8公里,南北宽49.6公里。东与曲阳、唐县交界,东北与涞源为邻,西与山西省五台县相接,西北与山西省繁峙县接壤,南与石家庄市行唐县、灵寿县毗连,北与山西省灵丘县交界。东北距保定市区113公里,东南距省会石家庄市96公里,西距五台山78公里。

       金章宗明昌四年(1194年)始置阜平县,县治北镇,即今县城,属真定府(即今正定)。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阜平县,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复置。1949年8月1日,阜平县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1960年5月3日,阜平县改属保定市。1994年12月24日,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为保定市,阜平仍属之。

       阜平县是全山区县,解放前交通非常闭塞,一直处于“羊肠小道独木桥”状态,虽然有若干条“古道”可供行走,也仅限于单人行走或牛马驴骡通过,道路基本上是按山谷和水系分布的。说起官家开办的名符其实的古代驿路,境内也只有东自王快(铺)向西经北镇(今阜平县城)再向西过东下关(铺)至龙泉关(驿)去往山西五台这一条路,驿路基本与现在的382省道相叠。据《保定邮电志》载:阜平县“明代设龙泉关驿,并设急递铺2处;清代设县驿及递铺4处”(此处县驿没名)。

        另据《阜平县志》载:“清雍正元年(1723年),阜平县由当地县公署额设总铺及递铺4处,总铺东20里至长寿庄铺(今西庄村),再20里至张家庄铺,20里至王快铺,20里至沟里铺(现曲阳属地)”(此处没提县驿)。查杨正泰先生所著【明代驿站考】一书,并无龙泉关驿的相关记载。复读中发现,在《附录二:一统路程图记·卷四·各边路》中,有两处提到了龙泉关:1、“倒马关。南至龙泉关一百五十里”。2、“龙泉上关。外至五台一百八十里。南二十里下龙泉关。东至阜平县五十里,北至倒马关一百七十里”。这里提及的龙泉关不仅有“上、下”二关,而且里程和方位均存有悬念。

图片

        端午节这一天,笔者乘保定客运中心至阜平的长途汽车来到阜平县城。南街,是阜平县城中最古老的街道。临近新华书店不远处有一棵古槐,据居住在古槐下不远的一位老先生介绍,这棵古槐少说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身旁的大街就是古代城里唯一的一条大道。从县城西广场有直通龙泉关镇的小公共,20分钟一班,很方便。小公共在328国道上过不老树(村)、东下关镇(现改名为天生桥镇,因境内有天生桥瀑布景点),约半小时即到达“万里长城龙泉关”镇,全程约40里。

        车沿缓坡上行到镇东头邮局门口,笔者下了车,盖了戳后,在一老乡引导下,前行百多米向左(南)拐,步入一条河卵石铺成的老街,顺着较陡的上坡再行百多米,到了一片开阔地。老乡说,左手的一座小破屋是古代的戏台,正前方二三十米是奶奶庙,右手数米是东门遗址。顺东门遗址向西望进去,两棵古槐遮天蔽日(图一),水泥硬化的古驿路一直向西延伸。

图片

        走近古槐,两棵树身都有标牌,上面明确标注树龄“800年”,推算起来,当为金泰和—贞祐(1201—1213年)年间所植。但,居住在槐树南侧的安姓师傅对标牌的树龄并不认可,他说他父亲(已81岁高龄仍健在)的爷爷小时候看着这两棵树就这么粗。他还向笔者指着东边一棵树的南侧被烧焦的痕迹说:“这是日本鬼子的飞机给炸坏的”。他还说,听老人讲康熙皇帝上五台山,来回都是从这两棵树下过的。毛主席也是从这儿(向东)走过去的。仔细打量这条古驿路的两侧,还有一座观音堂和一些老屋。经询问路旁的老者,这些老屋都已经一、二百年了。

       从两棵老槐树往西行三、四百米有个功德碑,是为捐资打井和修路而立的。亭东的路叫大街,亭西的路叫龙泉关街。沿亭子所对的北面走下坡约二百米,是东西向与大街平行的二道街。听老乡说,二道街已经是古代龙泉关城的北城墙外了。顺二道街向西走百多米,路右(北)侧是镇政府,与镇政府斜对着的是古龙泉关城的北门及河北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9月的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刻( 图二),从时间上看,与紫荆关是同一批。

图片

北门的门洞保存的尚好(图三),但结构比较简单。门洞北侧宽2米5,南侧宽3米,两层花岗岩卧底,以上全是青砖,有些已经风化的相当严重了。洞深十余米,门洞两侧尚余三、四十米的残墙。

图片

据住在门洞里的一位老先生说,龙泉关老城是明代嘉靖年间修的,南边是山北边是沟,所以只有东门和北门。说起驿路,他老人家只知道张大帅(张作霖)和阎锡山两军打仗,经常有邮差从门里出来进去,没人敢管,别的就不知道了。

        龙泉关老城所处地势较高,现在的328省道位于二道街北的另一条等高线上,比老城起码低了10—20米。省道两侧开阔处,一色的现代气魄的商业门脸与老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明代虽置龙泉关驿,但保留下来的文字资料甚少,两处急递铺更是无从查考。清代虽设县驿一处,但无名分。阜平虽是山区,但是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古驿遗迹多已消失,县城内总铺遗址也无人知晓。从实际地形进行推断,出县城向东20里经长寿庄(铺)(今西庄村)再向东20里到王林口河对岸即为古代张家庄(铺),这一段的古驿路和现在的382省道是相叠的。而去往王快(铺),因修水库,从此地始已无路可通了。据同车一位老者讲:王快,古时叫王槐,因河边有一棵老槐树得名。康熙皇帝在树下钓鱼,绿荫遮蔽,清风送爽,曾连呼“痛快,痛快”,王槐从此更名王快。查【康熙朝实录】的确载有:“康熙二十一年(即1683年,下同),庚寅,上驻跸王快镇”。至于钓没钓鱼,不得而知。

        围绕着古龙泉关驿,当地流传着许多传奇般的故事,例如:康熙皇帝巡游五台山途中来到了龙泉关驿站,休息过后正要起轿,突然接报:前方山梁之上有大蛇盘踞阻住去路。龙颜震怒,命御林军弓箭手一起放箭,将大蛇射死,大队人马向五台山继续进发。据说,那大蛇盘卧的印迹至今犹在。查【康熙朝实录】载:“康熙二十一年,辛卯,上驻跸真定府龙泉关。丙申,上回銮,于长城岭西路旁射殪(音易,意为死)一虎。是日,驻跸龙泉关”。长城岭,龙泉关以西约20里,乃河北与山西分水岭。康熙射蛇,无据可考,射虎倒有实录。皇帝出巡,一路之上,批阅奏折,颁旨发诏,驿传至各州县府衙,不敢稍加怠慢。封建皇帝走的路是御路,当然也是驿路。

图片

翟 城 驿 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07-29

图片

       号称“辣椒之都”和“尧母故里”的河北保定之望都古城,历史悠久。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置望都县,属中山郡。此前,曾称庆都县。此后,直到公元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由于朝代的更换或时代的兴衰,古望都县的行政归属改改复复,复复改改,一会儿称庆都县,一会儿称望都县,间或称海山县。望都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东毗清苑县,南邻定州市,西接唐县,北交顺平县,东北与满城县相连,东南与安国、博野二县接壤。南距省会石家庄98公里,北至保定市35公里。

        笔者在保定客运中心乘631路(保定—定州)汽车在望都站下车后,穿过铁道桥,在迎宾广场北侧名仕苑小区身后找到一处被当地人称作“土疙瘩”的古墓,据说是座汉墓。可惜高墙阻隔,铁将军把门,未能拍照。

        早在北魏时期,望都驿路已四通八达。据《魏书》记载,当时的望都—代(代:一说今山西代县;一说今蔚县一带):“车驾北还,发卒万人治直道,自望都铁关凿恒岭至代,五百余里”。元代在今望都旧城东北设翟城驿,明代袭用并设急递铺4处,即城北总铺,城北十里铺,城南十五里铺、二十里铺。清初曾废翟城驿,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复设。雍正年间,翟城驿属干线驿路上“极冲”之列。时“有驿马八十八匹,马夫四十三名,兽医一名,归驿扛轿夫一百名,驴十三头,听事等夫十二名,执事夫二十二名。年耗工料银九千二十四两四钱五分二厘八毫二丝,遇闰年按月加赠,知县掌之”。

        远在战国时期,今望都县境内即有南北大道南下,经顾(今定州)、东垣(今石家庄)直抵赵国都城邯郸;北上经曲逆(今顺平县)、武阳(今易县南)、涿(今涿州市),可达燕国都城蓟(今北京西南),其走向与今107国道相近。有文章称,107国道由古御道演变而成,但大部分脱离了原古道的位置,秦时,将南北大道修成驰道,专供帝王行驶车马,“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驰道上每三十里设有驿站,车马往来,络绎不绝。据史料分析,当时,这些建在驰道上的驿站,主要并不是担负通信任务的,它的主要功能好像是迎来送往的接待工作。

        到了清代,望都县境内的官马大道不仅是皇帝南巡的御道,也兼由京师至河南的差车驿使必经之路。此道有二:一由京师南下,经涿县(今涿州市)、清苑(今保定市)、望都、定州、获鹿、井陉入山西境。做为驿路,自顺平县高于铺(图上也称高玉铺)入望都县境,经大十五计(铺)、太平庄(铺)、十里铺、八里铺(今八里庄)、所药(铺)、城内(铺),南出望都城到七里铺、十五里铺、二十里铺、古城铺(今古城镇)出境入定州市的清风店(铺),全长22.5公里。

        清代的康熙和乾隆两位皇帝好像都有微服私访的习惯,除了南巡,还要西巡,因而,在望都县境内还有第二条御道,即由京师南下,经房山、涞水、易县,过望都,再经唐县、曲阳、阜平至五台山。

        望都县境内东北还有自完县(今顺平县)尧城入境,经郭村出境进入唐县的一条清朝皇帝西巡的御路。依据《望都县志》所载,笔者在地图上,以望都的城内社区(古城内铺)为中心勾画出了五条驿传大道:

1、向西北经所药社区(古所药铺)、八里庄(古八里庄铺)、十里铺、太平庄(古太平庄铺)、大十五计(古大十五计铺),向北接顺平县高于铺;

2、向正北经彤霞(古彤霞铺)、寺庄(古寺庄铺)入顺平县境;

3、向西经韩庄(古韩庄铺)、麻辛庄(古麻辛庄铺)、安庄(古安里铺)、固现(古固现铺)入唐县境;

4、向西南跨京广线经七里铺、十五里铺、二十里铺、古城镇(古古城铺)入定州境与清风店(即北十里铺)相接;

5、向正南经井泉村(古来安镇)、转向东南经双庙村(古永丰镇),继续向东南经薛庄(古薛庄铺)、贾庄(古贾庄铺)入安国(古祁州)境。

        那么,古翟城驿的遗址究竟在哪呢?笔者经多方打听无果后,只好在图上进行了推演。根据文字记载和图上五条驿路共同的指向,古翟城驿遗址应该在现北关社区和东关小学之间,即望都镇(旧城)的东北。在这一方向上,有一处著名景点:铜铁柏(附图一)。

图片

这里矗立着两棵500年树龄(文保所标牌标注)的侧柏。据住在古树北侧年届八旬的高老先生介绍,这两棵树的树龄可不止500年。这两棵树是小日本子烧房子时给烤死的。早先,这里是庙,还办过社学。根据方位和距离以及我国古代“列树以表道”的惯例等各种因素判断,翟城驿遗址距铜铁柏的位置应该不远,或者说,就在这附近。这一点还须进一步考证。上文中所说的铺,均指“急递铺”。

        我国古代的“驿”和“递”的功能,有时分的非常清楚,一个负责接待,一个负责换马。有时也混为一谈,可直接读为“驿铺”或“递铺”。我们常说的“邮驿”更是两者兼而有之,是“邮局+旅馆”。据相关记载,望都县东门外古代还有一处专门运送军用物资的递运所,为明永乐年间置,后并于驿。

        离开铜铁柏后,笔者试图找到尧母庙,几经周折未能如愿。本世纪初,望都县委、县政府集资修建了尧母园。座落在尧母园内的圣母塑像作为城市地标成为“尧母故里”的重要文化元素符号(附图二)。

图片

         正当笔者准备搁笔的时候,读到《保定晚报.收藏》版首席编辑闫逶迤先生最近采写的文章《望都固店:原名古店 由古驿道旁客店发展成村》。文中写道:“固店村东的古代大道(附图三),

图片

在战国时期就有,历经秦汉到隋唐时期……大道两侧还有官府设置的驿站”。文中所讲的这条古代大道,就是从翟城驿经七里铺、十五里铺、二十里铺,经由固店村东达东偏南数百米的古城镇然后出望都县境与定州市清风店(即三十里铺)衔接的古驿道。

这正是:

尧母庙旁寻翟城 ,   如烟往事笑谈中。

五百年前铜铁柏 ,   难住宅侧耄耋翁。

高阳安新驿递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10-27

据《高阳县志》载: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高阳县,东汉时曾置高阳郡,辖高阳县。隋代曾罢高阳郡置蒲州领高阳县,高阳为州、县治。宋曾降高阳为镇。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高阳县为安州所辖。明洪武三年(1370年)旧高阳县城毁于水害,遂徙治于丰家口,即今县治所,沿称高阳。明洪武八年(1375年)曾罢高阳县入蠡县,十三年复设,属安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隶保定府。

明代,高阳县曾设驿站,有递马27匹,规格不低。清顺治二年(1645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雍正八年(1730年)三次奉旨裁减递马,到了光绪年间,已成“县驿僻递”(关于县驿僻递,详见拙作《安(国)博(野)驿递考》),“额存递马八匹,马夫四名。裁存夫马工料共银八十六两二钱七分三厘六毫”。光绪中期,高阳急递铺“额设四铺,铺司兵十五名。县设总铺,铺址在县衙东侧。铺兵每名岁支银六两,共银九十两”。其驿路为:县治西十里至野洼铺(今野王村)。县治东(偏南)三十里经蠡县莘桥铺(今属高阳县)至本县利家口铺(当地人称“列口”),二十里至小良口铺(实为今湘连口村)。

笔者到高阳考察时发现,由于现代交通道路的发展,特别是平原地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古代驿路已经完全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按照史料给出的路线考察,已经绝无可能。好在有些老地名尚存,还能看出个大概其。

笔者是从县城乘10路小公共汽车沿331省道在西演镇向南拐向282省道到达距湘连口约3里的“金三角”的(附图一)。据当地老乡介绍,这里是从高阳去往沧州肃宁的一个拐点,过去本无村,改革开放后才发展起来。距这里3里的湘连口已经成了电料的集散地。

图片

返城时,笔者在莘桥下了车。莘桥原属蠡县,古代曾在这里设置过急递铺(附图二)。解放后,这里曾设镇后来划归高阳,并于西演镇后降为村。

图片

从莘桥返回县城寻找“县衙东侧”的总铺遗址未果,笔者又打车来到城西十里的野王村。野王村在331省道34公里处以南约3里处,古代曾在这里设“野洼铺”,同样毫无遗迹可寻。

之后,笔者又到了现高阳县境内的板桥村(附图三)。古代,这里曾属安新县并设急递铺,遗迹亦踪影皆无。

图片

今安新县史上归属与境域多变,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安县(州)与新安县才各取其名字的首字合并为安新县。

远在秦代,今安新县境内的申明亭就曾设立过驿站(时称邮亭),这是保定所属各市县中,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第二处在秦代就设有驿站的地方(另一处是定州的东亭)。

古安州驿递亦属“州驿僻递”(关于州驿僻递详见拙作《安(国)博(野)驿递考》),虽在清道光年间并新安县驿于州驿,仍“额存递马八匹,马夫五名。夫马工料共银一百一十五两一钱二分五厘五毫二丝五忽”,光绪年间“额设二铺,铺司兵六名”。

史记,清雍正年间,现安新县境内曾设有边吴铺。笔者在考察高阳县驿递时,曾在331省道边的许果庄打车去过边吴村。现在的边吴村分南边吴和北边吴,至于古代的急递铺究竟设在哪里,虽经多方询问,已无人能说清了,只找到一条古代连接两个边吴村的老道,北去安州,南入高阳县境。本想去安州,因道路施工而未能成行。

笔者专门对申明亭古代驿站(邮亭)遗址进行了一次考察。

申明亭村隶属于安新县三台镇,镇政府即驻该村。“三台为古燕赵边界地,燕筑三台城。汉为容城县治所”。如今的申明亭村位于三台镇中心地带,与其共享“北方鞋都”的美誉。村中有一古建筑—净业寺(附图四),每逢农历四月二十五,十里八村的乡亲都来赶庙。

图片

至于秦代驿站遗址,与拙作《永定驿考》中提到的定州东亭一样,渺无踪迹。

安国博野驿递考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8-10-17

图片

据《保定地方志网》载:安国市“位于河北省中部,西南距石家庄113公里,北距保定60公里,东北与博野县为邻,西与定州相连,西北与望都、清苑两县交界,西南与深泽县相接,东南与安平县接壤。另据《安国县志》载:“西汉高祖六年(前405年)封王陵为'安国武侯于此建采邑。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始置安国县,属冀州中山国”。唐末,分定州置祈州,曾辖深泽、束鹿、博野等县。1913年2月祈州改为祁县,1914年复名安国县。

清光绪版《畿辅通志》载:“祈州,州驿僻递。州在府(指保定府)南一百二十里。额设递马四匹,马夫二名。裁存夫马工料共银四十六两四钱四分”。

我国古代驿递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层面上的正规驿站,一是地方层面上的通信组织。尤其是清代,为了加强地方之间的联系,在广大的无驿州县普遍地设立了“县(州)递”,用以弥补干线驿站的不足,一般史料上称其为“县驿僻递”或“州驿僻递”,大多没有另外的名称。县(州)驿备有专门的通信马匹,谓之“递马”,也称“里甲马”,“仅以供本州邑之驰递”。现保定境内的曲阳、安国、博野、容城、蠡县、安新、高阳等市县皆属此列。这些僻递通常都在县(州)治内设“驿站”,还另设急递铺总铺。对驿站的站址及设施笔者目前很少见到文字记载。

安国的急递铺“额设五铺,铺司兵十名。总铺南十五里至东固铺,十五里至娄底铺,又十五里至深泽县张家铺。北十五里至娄家营铺,十五里至许村铺,又三十里至清苑县伍仁铺。铺兵每岁支银六两,共银六十两”。

图上看,安国境内的古代驿路,在祈州镇(县政府所在)以北,基本与现去往安平的231省道平行或相叠,祈州镇以南基本与现去往深泽县的233省道平行或相叠。

考察安国驿递恰逢雾霾天气。笔者首先从保定客运中心乘头班601长途汽车到达祈州镇,再转乘市内5路小公共去往娄底(铺)。听同车老乡介绍,伍仁桥是班车必经之地,也是古代驿路的必经之地,于是便在伍仁桥桥头下了车。这里离娄底村(铺)还有三里地。

今伍仁桥村,古称伍仁店,曾是水陆码头,有“祈南雄镇”之称。相传,汉光武帝刘秀途经于此,遇五人打牌赌博,刘秀问路,无人答应,刘秀愤言道:“莫非你们是石头人?”遂拔剑怒斩四人,一人逃走。后人在此雕无头赌博状人像四个,越墙欲逃者一人,此村改名五人店,后雅化成伍仁村。

伍仁桥,又名贵妃桥,是座由白色大理石建造的五孔连拱桥,坐落在南磁河之上。据说,南磁河“古渡则舟,各省通衢”,每遇洪水便无航可渡。明神宗朱翊钧的贵妃郑氏南巡时途经此地受阻,回宫后募捐修建此桥,百姓起名贵妃桥,伍仁村也逐渐演化成伍仁桥村。伍仁桥乃该驿路上的唯一通道。

伍仁桥虽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但缺乏得力措施,已衰败不堪(附图一)。为近距离拍照,笔者顺河坡滑向干涸的河床,立刻掉进了“蚊阵”,且两腿扎满了“鬼叉”。

图片

经访问路旁老者得知,往南三里的娄底村早已没有任何遗迹可寻,笔者遂决定先返县城去寻找“县驿僻递”旧址。据《安国县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境内设五个急递铺专事传递官方文书。总铺设于南关”。

图片

旧安国县城南关即今小石桥以南的药王庙大街,闻名遐迩的药王庙就坐落在这条街的南头(附图二)。街两侧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香古色的古代商铺建筑,大多已年久失修,岌岌可危。虽急递铺旧址无从查考,但设有现代邮政支局,笔者请工作人员在明信片上加盖了日戳(附图三)。

图片

之后,笔者来到城北十里的娄营(铺)。《畿辅通志》说“城北十五里至娄家营铺”即今娄营村,没有另外的“娄家营”。所以,“十五里”有误,应为十里。从娄营再北十里是许村(铺)(现名西许村),史上曾属祈州(安国),并在此设急递铺,现属博野县城东乡。设在西许村的邮政支局使用的是“河北博野城东”日戳。

231省道从博野西部南北向通过,南边是安国,北边是清苑。今博野县境史上曾称蠡吾县,县治曾设于蠡县城关。明洪武元年(1368年)博野县城始徙现治,属祈州。

博野属“县驿僻递”,“额存递马四匹,马夫二名,裁存夫马工料共银四十三两二钱零一厘三毫五丝”,“额设二铺,铺司兵六名”,“铺兵每名岁支银六两,共银三十六两”。

从许村(铺)北行十里,到了博野县的十里铺村,这也是一个紧邻231省道的村庄,古代是否在这里设过急递铺和村名的来历已无人能说得清了。

古城邮粹:雄安新区驿递考(上)

原创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7-09-26

图片

        据《雄县志》记载:今雄县地,春秋时期为北燕之地,在其后800多年间的朝代更迭中,归属多变,直至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析固安县和莫县原属易县属地置归义县。到了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世宗伐辽,收复瓦桥关置雄州,“雄”字之名自此始出。明洪武七年(1374年)四月,降雄州为雄县,属保定府,雄县之名方始于此。因其史上曾称归义县,因此,明洪武年间在此设置驿站时,起名为归义驿。

  杨正泰先生所著《明代驿站考》一书记载:“归义驿,属保定府雄县,洪武中置,在今河北雄县城内”。另据相关史料记载,建驿之初,归义驿曾设驿丞2人,有驿夫126人,驴60头,实乃极冲。到了清代,据《畿辅通志》载:“归义驿在县西,额设马七十七匹,马夫三十七名半,驴十头,扛轿等夫七十四名,驿书二名,驿皂二十四名,兽医一名。夫马工料共银五千二百六十六两四钱二分五厘一毫二丝六忽五微”,“遇闰加增,知县掌之”,可见驿丞已取消。归义驿在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曾遭裁撤后复置。

  古代驿站“本来驿中无驴,开元(唐代)以后,军事繁急,官马多充军用,间以驴代马耳”。陆路驿速规定为,驿马日走70里,步、驴50里,车30里。

  明洪武中,也曾在瓦桥关西北设递运所,专司运送军用物资,天顺年间并于驿。

  关于雄县境内的急递铺,光绪版《畿辅通志·卷一百二十五·兵制七》载:“额设五铺,铺司兵二十名。总铺南十里至十里铺,又十里至任丘县枣林庄铺。北十里至王克桥铺,又二十里至容城县王祥铺。东五十里至郭家庄铺。西二十五里至羊定铺(今属容城),又十五里至容城县胡村铺”。铺兵每名岁支银六两,共银二百二十两。

图片

  雄县位于华北平原河北省中部,县政府驻雄州镇。东邻霸州,东南部隔大清河与任丘市、文安县相望,西南隔白洋淀与文安县相连,西部与容城县相接,西北与高碑店市毗邻,东北与固安县接壤。古代雄县就有8条大道自雄州向外辐射,其中“出西城易阳门北行至西留侯、王黑营、道口、大铺入新城县(今高碑店市)界达白沟镇,经涿州达北京”和“出南城,过瓦济桥(今解放桥),出雄关(旧瓦桥关)至十里铺南一里燕南赵北舫至易阳桥,过赵北口十二连桥入任丘县”,史为京师通往南京、浙江、福建和京师通往江西、广东以及通往山东等多条主干线驿路的必经之地,亦是封建皇帝南巡经常走的路,所以也称御路。

  另外还有一条自雄州镇西行经现属容城的羊定(铺)、胡村(铺)去往容城县城的驿路。

图片

  笔者的考察是从瓦济桥开始的。

  瓦济桥坐落在雄州城南的大清河上,现称解放桥,是清一色白色大理石建造。它的身后是雄州南门,也称瓦济门。它的南头是雄关,即有名的瓦桥关,宋辽“瓦桥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瓦济门—瓦济桥—瓦桥关,它们北三十里承白沟驿,南七十里接莫城驿,是京师去往山东邮传大道上的必经节点。

  笔者眼前的雄州段大清河,用“千疮百孔”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据说,古代发丧,路过瓦济桥都要往河里抛撒铜钱。前几年,曾有雄县及周边各县的群众蜂拥至瓦济桥两侧的河床“淘宝”,加之大清河水量逐年减少,致使局部已经干涸,变成了一条死河。

  笔者租乘一辆三马车,在师傅的指点下出城南寻找“燕南赵北舫”未果,于是过十里铺来到十二连桥所在的赵北口。这里离雄州只有十二里地,离十里铺地界只有一里,但已属任丘地界。在当地老百姓的吁请下,这里仍保留着清代皇帝南巡的行宫遗址。过去的著名景点十二连桥,可惜只剩下一座脏乱不堪的广惠桥,当笔者来到赵北口镇邮局打算加盖邮戳时,却被告知这里只办理小件快递包裹,早已不办理其它邮政业务。

  笔者悻悻然返回雄州镇,在雄州路牌坊拍照后乘车来到雄州西北的王克桥村,古代这里曾设急递铺,现在已是踪影全无。村里老乡说,当年县里曾提出一个口号:远学大寨,近学王克桥。可见,在那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王克桥村曾闪烁出时代的火花。

  按照史料的记载,自雄州往北的这条古驿大道是沿大清河北岸去往白沟驿的。现在有了自雄州至白沟的现代化公路,古道早已变成小道了。

  有道是:大清河畔瓦桥关,宋辽鏖兵起狼烟。可怜京师十万骨,血染黄沙终不还。又道是:雄州大路接青天,繁荣昌盛万民安。民族复兴急奋起,筑梦中华俩百年。(俩百年,指建党、建国各百年)

古城邮粹:雄安新区驿递考(下)

原创 李广人 莲池邮币 2017-09-30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雄安新区,涵盖了雄县、安新、容城三县,一时间,让这三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县城一夜之间受到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在古代,这三县的驿路虽算不上干线,但相对于某些偏远地区而言,还算是比较发达的。2014年九月,笔者先后对雄县、安新县、容城县的古代驿路、驿站进行过考察,现重新整理刊发,与大家分享。



作者简介

李广人,河北省保定市集邮协会常务理事,从事中国邮票、邮政史、古代驿递等多领域研究工作数十年。


容城驿递考

图片 

       容城驿递属“县驿僻递”。 我国古代驿递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家层面上的正规驿站,一是地方层面上的通信组织。尤其是清代,为了加强地方之间的联系,在广大的无驿州县普遍地设立了“县(州)递”,用以弥补干线驿站的不足,一般史料上称其为“县驿僻递”或“州驿僻递”,大多没有另外的名称。县(州)驿备有专门的通信马匹,谓之“递马”,也称“里甲马”,“仅以供本州邑之驰递”。现保定境内的曲阳、安国、博野、容城、蠡县、安新、高阳等市县皆属此列。这些僻递通常都在县(州)治内设“驿站”,还另设急递铺总铺。对驿站的站址及设施笔者目前很少见到文字记载。

  容城驿递“额存递马八匹,马夫四名,夫马工料共银九十八两二钱八分”。“额设四铺,铺司兵十名,共银六十两”。雄县西邻容城的古代驿路基本是沿355县道呈东西走向。在城铺→东十五里至胡村(铺)→又十五里至羊定(铺)(原属雄县,现属容城)。在城铺→西十五里至南张(铺)→又三十里至安肃县(今徐水县)在城铺。其中,南张铺所在今址南张村与北张村只有333省道一路之隔,而南张邮政支局却坐落在北张村边上。

安新驿递考

图片

        之后,笔者又到了现高阳县境内的板桥村。古代,这里曾属安新县并设急递铺,遗迹亦踪影皆无。今安新县史上归属与境域多变,直至民国三年(1914年),安县(州)与新安县才各取其名字的首字合并为安新县。远在秦代,今安新县境内的申明亭就曾设立过驿站(时称邮亭),这是保定所属各市县中,有明确文字记载的第二处在秦代就设有驿站的地方(另一处是定州的东亭)。

  古安州驿递亦属“州驿僻递”,虽在清道光年间并新安县驿于州驿,仍“额存递马八匹,马夫五名。夫马工料共银一百一十五两一钱二分五厘五毫二丝五忽”,光绪年间“额设二铺,铺司兵六名”。

  史记,清雍正年间,现安新县境内曾设有边吴铺。笔者在考察高阳县驿递时,曾在331省道边的许果庄打车去过边吴村。现在的边吴村分南边吴和北边吴,至于古代的急递铺究竟设在哪里,虽经多方询问,已无人能说清了,只找到一条古代连接两个边吴村的老道,北去安州,南入高阳县境。本想去安州,因道路施工而未能成行。

  笔者专门对申明亭古代驿站(邮亭)遗址进行了一次考察。申明亭村隶属于安新县三台镇,镇政府即驻该村。“三台为古燕赵边界地,燕筑三台城。汉为容城县治所”。如今的申明亭村位于三台镇中心地带,与其共享“北方鞋都”的美誉。村中有一古建筑——净业寺,每逢农历四月二十五,十里八村的乡亲都来赶庙。

  至于申明亭的秦代驿站遗址,与拙作《永定驿考》中提到的定州东亭一样,渺无踪迹。

结束语:保定邮驿史考察系列到此告一段落。尚有顺平(完县)、蠡县未写专文。顺平古代未设驿站,只有两铺,一是在城铺,一是高庾铺(今107国道边高于村,15路公交车在此设站)。蠡县亦属“县驿僻递”,其莘桥铺(现属高阳)在考察高阳驿递时已经去过。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加之所掌握史料不足,错漏之处望方家多多指教。

十分感谢在考察和成文过程中曾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所有热心人。

文章来源保定市集邮协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