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禅理”可以画出来!

 860277 2021-12-20

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

空而不虚,寂而不灭,

简而能远,淡而有味,高古脱尘。

这就是禅画的独特魅力,谜一般的禅画,不同于主流的文人画,以其独到的韵味和内涵,游离于画坛一角,今天就让荷生和大家一起拨开迷雾,探寻禅画之谜。

图片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同时也是世界文艺的标杆之地,在文艺最鼎盛时期的唐代,有一股清流悄然注入当时的画坛,其绘画风格笔简意足,意境空阔,清脱纯净,在脱尘境界的简远笔墨开示中,体现了一种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直观简约主义思想和卓而不群的禅境风骨。

这种绘画流派对当时的画坛影响深远,甚至还波及邻国周边,被日本等国奉之为尊,完全改变了其国内主流绘画思想,并一直延至今日。

这,就是禅画

禅本不可说,更不可画,为什么会有禅画?谁创立了禅画?什么样的画称得上禅画呢?

图片

▲ 南宋梁楷《六祖截竹图》

禅画与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文人画不同,文人画的最高境界是逸品。是在笔墨之中见风流,追求与众不同。

禅画则是把风流放下,我就是我,很自在,也从不向人炫耀我有多高,自己就是唯一,不迎合别人。

禅画是中国禅宗的一大特色,是修禅者用笔墨表达禅道的绘画,它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首开禅画先河的,当为唐代王维;唐末贯休、宋代巨然、梁楷;明末清初的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近现代的弘一、丰子恺等,在禅画史上都很有影响。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要说禅画,首先就要先说禅了。从字面即可猜到,禅是佛教术语,禅(jana)起源于古印度,6世纪初达摩来到中国,将禅宗在中国发扬光大。其实禅宗是佛教里的“非主流”,禅宗有四圣句: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认为宗教仪式毫无价值,人们不需要诵经,强调佛祖在人心,喝水担柴,都能悟道。

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

图片

▲ 南宋 牧溪《观音猿鹤图》之一

禅画是中国禅宗特有的艺术,主要题材有高僧、祖师、散圣(指寒山、拾得、丰干、布袋等)的生平事迹(包括悟道或调心的过程),禅宗的公案故事,以及自然界中的山河大地、花果鸟兽(如猿鹤、牧牛等),均假借物相,以寓意禅机。间亦有作佛菩萨像,或罗汉像者,则多以显示神通自在,变化多端为特色。禅画从绘画主题、技法到精神,无不透露出我们不一样的感觉。

图片

▲ 南宋梁楷《泼墨仙人图》

禅画里的和尚、仙人没有在念经,而是在砍柴、发呆、散步……因为这就是禅宗的修行方式。

禅画的山水、花鸟、静物,不像画院的画师那样追求精细,大多有着空寂、脱俗、古拙的感觉,或许是禅师们在修行时,面对客观的自然景观,忽然领悟了些微的“道”,于是信手随笔而成。

图片

▲ 南宋梁楷《柳溪卧笛图》

人类对于绘画的创作,其发展变化不外乎是:图象—印象—半抽象—抽象—无象;从此轨道上迈进。古人所绘的画是写万物的图样,能绘得愈像愈有功夫;而现代人已有照相机可写真,故对绘画的创作,是要绘出自己心目中的想像,无怪乎现代画家莫不在摸索抽象以至无象的发挥。

图片

▲南宋法常《水墨写生图》卷局部

而“禅画”老早已超越无象,又回到有象;就是以“道象”和众生相见。这就是禅宗所谓的:参禅前见山是山、参禅中见山不是山,悟道后见山仍是山的境界了。修禅者用指标月似的,借用各种符号、形象来衬托“禅道”。也就是说,“禅画”绘的不在于形象,而在于背后的“道理”。

图片

▲北宋·苏轼《枯木怪石图》 

时间流转到今天,禅画虽不似从前火热,但依旧受到艺术家、藏家们的追捧,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行情起伏,这些人的禅画成交价依旧坚挺。

除了它的市场价值,禅画在当今社会还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大禅法师说“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要有宗教情怀,其实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信仰。艺术和宗教合为一体的时候,和生命自己的状态是融为一体的,是一种生命自信的表达。”而这种表达,应该就是禅画做追求的,是禅能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图片

▲明·董其昌《山水》卷局部

金色时代,我们面临新的变革,天地万物都在改变,如何寻找内心的纯净,活在自然状态下,大抵就是艺术家们想通过禅画告诉我们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