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遇见的花儿特别多唇形科的,这不,又来一位,她的名字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夏枯草。名字是熟悉,干品也见过不少,活生生在立在面前还是第一次,你呢? 夏枯草:唇形科,夏枯草属 ,因她夏至后即枯,故有此名。 别名好多好多——牛低代头、灯笼草、古牛草、羊蹄尖、金疮小草、土枇杷、毛虫药小本蛇药草、丝线吊铜钟、牯牛岭、滁州夏枯草、铁色草、燕面、乃东、夕名、铁线夏枯、麦夏枯、铁线夏枯草、麦穗夏枯草、夏枯花、夏枯头 她的足迹可谓是遍布世界各地,欧洲,北非,西伯利亚,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均广泛分布,澳大利亚及北美洲亦偶见 在我国也是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主要产地。 她喜欢生于荒坡、草地、溪边及路旁等湿润地上 茎、叶、花序有清肝,散结,利尿的功效;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 除了在夏天煲凉茶,原来她还可以煲汤呢,夏枯草双花(鸡蛋花、灯芯花)炖猪瘦肉,清香可口,能清热祛湿、润燥生津,清心火润心肺,为男女老少皆宜。 夏枯草黑豆冰糖水,在盛夏秋暑时用,有补肾水、平肝火之功,同时血压高和偏高者常饮,能使血压较持久地下降,头昏胀等症状改善,还对风火牙痛有效。这个好像适合我呢。 但是要注意湿气重、脾胃虚弱或患风湿的人慎用。所以用药需谨慎,有病还是找医生! 【1999《中国高等植物》 第9卷】茎高达30厘米,基部多分枝,紫红色,疏被糙伏毛或近无毛。叶卵状长圆形或卵形,长1.5-6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平截或宽楔形下延,具浅波状齿或近全缘,上面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下面近无毛;叶柄长0.7-2.5厘米。穗状花序长2-4厘米;苞叶近卵形,苞片淡紫色,宽心形,先端骤尖,脉疏被糙硬毛。花萼钟形,长约1厘米,疏被糙硬毛,上唇近扁圆形,下唇齿先端渐尖;花冠紫、红紫或白色,长约1.3厘米,稍伸出,无毛,冠筒长约7毫米,喉部径约4毫米,上唇近圆形,稍盔状,下唇中裂片近心形,具流苏状小裂片,侧裂片长圆形;前对雄蕊长。小坚果长一圆状卵球形,长1.8毫米,微具单沟纹。花期4-6月,果期7-10月。 这里说她的花期是4-6月,果期是7-10月,我却是在10月遇见她的,可是所有APP都很肯定的鉴定她是夏枯草,对比了《中国植物图像库》的图片,虫虫也认为她是,为什么会这时候开花?难道错了?欢迎高手指正,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