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6号方】 基本处方组成:当归、白芍、远志、枸杞子、五味子、川断各10g,白蒺藜、菟丝子、蛇床子、肉苁蓉各15g,露蜂房12g,干蜈蚣4条(研末另吞)。 使用方法:每日一剂,丸剂另服9g,一日3次。20天为一疗程。 加减法:临床运用时,如有明显肝郁表现者,配服逍遥丸;肾虚者合用五子补肾丸;心脾虚者,加用归脾丸;有明显湿热表现者,先服龙胆泻肝丸,待湿热消失,再服用本方。 注意事项: 1.在服药的同时应保持精神舒畅,做到劳逸结合; 2.如果平时喜欢吸烟、饮酒者,尽量戒除之; 3.对于短期内服药不起效者,可考虑临时配服万艾可之类的药物,以解决“燃眉之急”。 4.对从未有过性生活成功者,则需要仔细指导他们方式方法。 药效分析:方中当归、白芍养血和血通络,使血充而阳兴;白蒺藜,据《古今医案按》载:“白蒺藜一名旱草,有通人身真阳,解心经火郁,炒香为末,每服三钱,治心情郁结之阳痿甚效。”五味子滋肾固精,枸杞子滋补肝肾而益精;蛇床子温肾兴阳,据药理研究有类雄性激素样作用,乃治疗性功能低下的常用药物,古有“郁多房,倍蛇床”一说,即可证明。 肉苁蓉补肾益精,阴阳双补;远志安神益智,开窍解郁兴阳,《药性论》谓其“治心神健忘,坚壮阳道”。川断滋补肝肾,强筋骨;仙灵脾补肾壮阳,据药理实验发现其有催欲作用;露蜂房、蜈蚣活血通络振痿。因此,前方具有养血活血通络、安神定志解郁、滋阴通阳振痿之功。 适应范围:长期因精神紧张或精神郁闷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较为适用。 配方机理及背景: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阴器为宗筋之汇,肝经结于阴器。若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致肝气失于条达,宗筋失用,则成肝郁阳痿。青年如长期频繁手淫,或者先天不足,素体阴虚,则宗脉失涵,亦可致阳痿不起。至于从事脑力劳动者,因神思过用,心脾两伤,阴阳气血未充,也可致宗筋失养,而阳事不举。 基于上述认识,并在考虑诸多近现代医家的阳痿诊治经验之基础上,笔者拟从调理、补益心脾、滋养肾阴等方面入手自配兴阳饮一方。经临床用于治疗200余例因精神因素为主的阳痿患者表明,在配合心理治疗的情况下,本方的治愈率高达75%以上。 【阳痿七号方】 基本处方组成:海马3g,蜈蚣2条,阳起石15g,巴戟天10g,白蒺藜20g,枸杞子10g,川断10g,五味子6g,炙远志6g,益智仁10g,生熟地各10g,山萸肉10g,紫丹参30g,白芷20g。 使用方法:早期以水煎服为主,每日1剂,早晚分服;后期内服散剂,每次5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也可加工成丸药)。4周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同时辅以心理疗法。 加减法:阴虚者,加鳖甲、天花粉各10g,玄参6g;气虚者,加红参3-6g,山药10g,黄芪30g;肝郁不舒者,加柴胡6g,白芍15g,合欢花6g;湿热甚者,加黄柏6g,蚕砂30g(包煎),麻黄根6g,车前子10g;病久致瘀者,加红花6g,全当归10g。 注意事项:1.饮食宜忌:治疗期间,注意饮食调节,多食新鲜海产品、韭菜等,少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2.本方适合中老年阳痿患者服用,而不适合于大多数年轻的阳痿患者使用,若用,多会出现口舌生疮现象。 药效分析:肾者,做强之官,司二阴。中老年及继发性阳痿患者,与肾虚密切有关。在性功能障碍门诊中,多数继发性阳痿病人,大多具有肾虚的症状,且病程越长,肾虚尤为突出。因此认为:阳痿以肾虚为本,肝郁、湿热、瘀血是标。治疗上应补肾活血,振兴阳道。兴阳起痿散即据此而制订。《本草纲目》谓:“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有交感之义,故难产及阳虚房中方术多用之。”蜈蚣活血通络,其性刚强,助海马调气通阳以振阳道;枸杞子、山萸肉、川断、生熟地、巴戟天补肾固本;阳起石壮阳起痿;白芷乃本方提供者的习惯用药;丹参活血,五味子、远志是《医心方》28卷应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益智仁是李时珍极为推崇的治痿要药。本方具有滋阴补肾,兴阳活血之功效。 适应范围:中老年及继发性阳痿患者中,时间较长者较为适合。 配方机理及背景:本方首为顾友春大夫治疗继发性阳痿的经验方,因此疗效确切,笔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原方基础上稍做了变通,终成了本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