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冬至,中国北方地区就要进入“数九寒天”了。在气温骤然下降的时候,也是心血管疾病易发的季节,最近医院每天都会收治数例心肌梗死的患者,有的人抢救成功,有的人无力回天。 心肌梗死发生后的抢救成功率,与就医时间密切相关。大多数的患者把心肌梗死的表现,当作了其他疾病,延误了就医时间,而错失抢救良机。 一、心肌梗死抢救的关键在于“及时” 曾有一个病例,在医院做心电图检查时突发心梗、心跳骤停,现场医护人员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在30分钟内成功进行溶栓治疗,之后出院时,心脏功能基本上是“毫发无伤”。 另一个病例,胸痛1小时左右到达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建议进行介入支架治疗,但患者本人还有他的妻子不相信医生,认为医院是为了“多收钱”才建议做支架,一定要打电话问亲戚中的“明白人”拿主意。结果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才打通,但此时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发生阿-斯综合征,最终死亡。 心肌梗死,指的是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发生了堵塞,造成血液供应中断,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造成冠脉堵塞的原因有两种,一种为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溃,诱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一种为冠脉剧烈收缩、痉挛,造成管腔闭塞。 在发生心梗之后,只要能及时再通血管,就可以抢救心肌细胞,避免严重伤害。血管再通的时间越短越好,2小时内血管再通抢救成功率较高,时间越久,预后越差。 二、发生心肌梗死时的表现 1、胸痛: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就是胸痛。表现在胸前、心前区出现压榨性的疼痛。疼痛没有固定点,大概有一个手掌的范围。可能会伴随气短、憋气的感觉,以及大汗淋漓。这种疼痛如果在15分钟内缓解,可能是稳定型心绞痛;如果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则很可能是心肌梗死。 2、其他部位疼痛: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的胸痛不典型,而会放射至其他部位疼痛,比如说左肩、左臂、左手指、后背、腹部、颈部、下颌等处的疼痛,甚至牙疼。如果在劳累时会出现这些部位的疼痛,也要警惕,提防出现心梗。 3、呼吸困难:有些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痛觉不敏感,但是会出现呼吸困难、憋气、气短的症状。如果总是在劳累时有憋气的症状,或是伴随呼吸困难还有大汗淋漓、濒死的感觉,也有可能发生了心肌梗死。 4、嗓子发紧:有些心梗患者,会突然有嗓子发紧、紧缩的感觉,就如同被人掐住脖子一样,喘不过气,多在劳累之后发生。如果休息15分钟以上,仍然能缓解,也要警惕是否出现了心肌梗死。 三、进一步确诊心肌梗死 在发生疑似心肌梗死症状时,也有可能是心绞痛发作。通常的分辨方法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休息15分钟,如果症状缓解则是心绞痛,如果症状不缓解,则可能是心肌梗死。但最好的确诊方法是立即做心电图检查,以判定是普通的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 如果心电图有严重心肌缺血表现,就很有可能心肌梗死,需要立即呼叫120进行救援,而不用浪费15分钟的观察时间。 平时有吸烟、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人群,可以准备一个随身的心电测量仪,在关键时刻或许可以救自己一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