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范式正从“牛顿力学”转向“量子理论”

 蓝天高山大海 2021-12-20
       在丹娜.左哈尔《量子领导者》一书中,作者认为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一直以来受到艾萨克·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的“牛顿三大定律”影响。其实,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世界,人们的生活、思想和决策均由一种范式所定义,这种范式强调分离和分裂的现实。但现实是:“分离是不存在的”、“分离是一种错觉”,万物物联,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生活在一个零距离的世界和宇宙中。

       牛顿科学是层级结构式的、强调连续性的线性变化、宇宙是由独立原子构成的。几百年来,牛顿定律使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自然,而且还可以预测和控制自然。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但是,在量子世界中,所有的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微妙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在关系中才能理解事物,这是一个相互纠缠的宇宙。

图片

以下总结新旧范式的8大区别及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1、原子论和整体论

旧理论

新理论

原子论

整体论

强调各部分独立工作

强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控制和竞争

合作和一体化

碎片

整体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个人英雄主义”要转向“整体组织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从仅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到关注“组织能力的提升”,从仅注重“机械的协同”到关注“人的协同”,从仅注重“自身企业的发展”到关注“与生态系统中其他企业的合作”。

2、决定论和非决定论

旧范式

新范式

决定性的

非决定性的

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控制

信任

*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可靠性”要转向“可能性”

这就要求我们从仅注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能力训练”到关注“VUCA时代下的决策能力提升”,从仅注重“可靠性的管理(质量、成本、安全、效率等)”到关注“可能性的挖掘(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等)”,从仅注重“理性规划”到关注“用行动探索未来”。

3、还原论和涌现性&自组织

旧范式

新范式

还原论

涌现

孤立和控制

语境论和自组织

部分完全决定整体

整体大于部分的简单加总

控制

信任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管理

领导力

反应

想象和实验

*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预测和控制”要转向“自组织和自涌现”。

这就要求我们从仅注重“稳定的组织结构”到关注“灵活的临时性组织”,从仅注重“口号式的组织文化”到关注“灵魂深处的价值认同”,从仅注重“领导者制定战略目标,管理者分解目标、监督执行、考核反馈”到关注“任务团队的自组织、自涌现、自创造和共分享”。

 4、非此即彼和兼容并包

旧范式

新范式

非此即彼

兼容并包

线性关系

非线性

要么粒子,要么波

既像粒子又像波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孤立思维”要转向“系统思考”。

这就要求我们从仅注重“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单个要素”到关注“企业运营管理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仅注重“线性增长”到关注“量子跃迁的可能性(指数级增长)”,从仅注重“单兵作战”到关注“业务协同、区域协同”。

5、现实性和潜在性

旧范式

新范式

此时此刻

未来

现状

无限可能

有限博弈

无限博弈

短期收益

长期收益

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有限游戏”要转向“无限游戏”。

这就要求我们从仅注重“竞争”到关注“合作”,从仅注重“当下需求”到关注“潜在需求”,从仅注重“个人利益”到关注“生态利益”。

6、主体/客体的分割和参与性的世界

旧范式

新范式

二元性

(主体/客体、意识/存在、

精神/物质)

相互融合

科学家独立于环境之外

科学家参与其中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封闭精进”要转向“开放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从仅注重“企业内部的精进”到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协同创新”,从仅注重“员工的物质需求”到关注“员工身心灵的完整统一”,从仅注重“研发、生产、营销的各自强化”到关注“研发、生产和营销的融合创新”。

7、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

旧范式

新范式

公私分明

公私融合

注重工作质量,忽视生活质量

注重生活质量,工作质量也会提高

人是被动的

世界是参与性的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公私分离”要转向“公私共融”。

这就要求我们从仅注重“工作”到关注“工作和生活的融合”,从仅注重“领导命令、员工执行”到关注“共创目标、共同分解目标、协同执行、共同复盘精进”,从仅注重“员工归属感和价值感”到关注“员工、员工家属、合作伙伴及家人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8、真空与量子真空

旧范式

新范式

宇宙是静止、冰冷沉默的

宇宙是沸腾的、有巨大能量的池子

专注于物体、观察、操作、控制

专注于隐藏模式和未被发现的关联

专注于行动

专注于行动和未来可能性

专注于制定目标和实现结果

专注于愿景、同步性和进化

专注于技术

专注于动态能量和信息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静态思维”要转向“动态思考”。

这就要求我们从仅注重“平衡”到关注“势能”,从仅注重“功能的满足”到关注“情感和精神的富足”,从仅注重“有形的物质”到关注“无形的能量和信息”。

图片


*贵吗?不贵!超值!学成之后,2-3天回本!投资回报率极高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