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23岁女战士为国牺牲,恋人一生未婚为其守墓,弟弟苦寻姐姐64年!

 说历史的女人 2021-12-20

(说历史的女人——第1771期)

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矛盾之中。写还是不写?不写吧,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真实的故事;写吧,这个故事似乎又有一定的荒诞性,令人感到非常不真实。它就像荒诞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著名作家阎连科笔下的世界一样,荒诞得让人不可思议,然而又逼真得令人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一位美丽的女战士正值23岁芳龄时为国牺牲,她亲爱的弟弟为寻找姐姐的遗骨或者葬身之地,整整花费了64年!然而当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姐姐的墓碑之时,却发现了一个男人,他是姐姐的未婚夫,而他为姐姐守墓一生竟没有结婚!两位痴情的白发苍苍的男人抱在了一起痛哭失声,不能不令人感动万分,唏嘘不已……

(一)守墓

他说:“我们本来约好要结婚的,可惜啊,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天,河南省漯河市的烈士陵园里,走进一位老人。他步履蹒跚,面色凝重,他把一束鲜花放在一座墓碑前,并对那墓碑深深地鞠躬……

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很早就注意他了。数十年来,他天天来为一位烈士守墓,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他的年纪越来越老,他每天守墓的时间更长了,有时能在墓碑前呆呆地站上一天。

这天有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实在忍不住了,就走向前问老人:“老大爷,你多大年纪了?为什么天天老往这里跑?”

老人回答:“我叫张辉,我也记不清我多大年纪了……”

工作人员接着问:“这里葬的是你什么人啊?”

老人轻抚着墓碑上的“景宝玲”三个字,柔声道:“这是我的爱人啊,我们本来约好要结婚的,可惜啊,再也没有机会了!”

在工作人员的追问下,张辉老人眼含泪水讲起了一段美丽而悲情的爱情故事……

(二)当兵

她说:“姐姐还有些事,好弟弟,你先回家好不好?”

1949年,17岁的景宝玲已经出落成一个大姑娘了。自小在江南水乡长大的她长得十分清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水灵灵的,脸蛋红扑扑的,牙齿雪白,笑起来非常甜美可爱。这是位很活泼的少女,喜欢蹦蹦跳跳;她一跳起来,两条小辫就随着轻舞飞扬起来,使她浑身更洋溢出一种青春的风采。

那时,景宝玲的身后经常跟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即她的弟弟景宝龙,跟屁虫似的,姐姐去哪他去哪。也是姐弟俩年龄相差太多的缘故,景宝玲对这个弟弟非常呵护,经常带他出去玩,还想方设法给他弄点好吃的。当然,弟弟景宝龙对姐姐也非常亲热,而且极为崇拜,经常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他的姐姐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厉害。

景宝玲就姐弟俩,因此他俩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那时候,尽管家里穷,但父母亲还是尽可能让两个孩子生活好一点,舍不得让孩子受委屈。对长女景宝玲更是如此,哪怕家里吃糠咽菜,也要省出钱来供她上学读书。景宝玲聪明伶俐,书读得很好。这不,她17岁的时候便为父母挣来了一个莫大的荣誉:这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南军医大学!

那时候,一个村子里出一个大学生可是不得了,弄得街坊邻居甚至十里八乡都知道了。景家父母也是脸上有光,十分激动。景宝玲拿到通知书的那天,家里还破例吃了一顿白面条。景宝龙更是高兴坏了,他觉得姐姐好伟大!就老在小伙伴们跟前吹牛:我姐姐厉害啦,她是大学生了!

景宝玲快要上大学走了。这天,她像往常一样带着弟弟出去玩。上大学后景宝玲同弟弟就很难见面了,因此这次姐弟俩在一起,显得尤为亲热,有点恋恋不舍的味道。景宝龙拉着姐姐叽里呱啦不住嘴,问一些不靠谱的问题,诸如大学里是不是很好玩啊之类。可景宝玲的脸色不觉严肃起来。

这时景宝龙突然说:“姐姐,我真舍不得你走,你能不能不去上大学啊!”景宝玲心里也陡地来了一丝伤感。在一个小卖部前,景宝玲买了一包花生让弟弟吃着,然后说:“姐姐去上大学,还会回来看你的!好弟弟,姐姐这会儿还有些事,你先回家好不好?”

景宝龙吃着香喷喷的花生,点点头说:“要的,那你早点回家啊!”

望着弟弟一蹦一跳的背影,景宝玲若有所思……

那天景宝龙回家后并没有等到姐姐回家,姐姐上大学走了。不仅如此,那天同姐姐一别,竟然是他们姐弟俩的永诀。才6岁的傻傻的景宝龙怎么会知道姐姐的心事……

景宝玲于1932年出生在江苏南京的一户农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她还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安宁地成长着。可到1937年,日寇的铁蹄踏入了美丽的金陵,这年日本人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景宝玲一家因为生活在农村,有幸躲过了这次大屠杀,他们一家三口一路乞讨着向西南方向奔波。数年之后,才到重庆落了脚。

后来,在一位共产党员亲戚的帮助下,景宝玲得以入学读书。景宝玲十分聪慧,学习成绩优秀,并且思想进步。因为她自小就对日寇恨之入骨,在学校就有长大当兵上战场打日寇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念想也越来越浓烈。但父母不舍得独生女儿去参军,也就经常阻止她。即便后来有了个儿子,也是如此。

景宝龙比姐姐小11岁,出生时抗战已经到了后期。姐姐景宝玲非常喜欢这个弟弟,但她一边带着弟弟,内心深处还是对当兵念念不忘。于是在弟弟大一点的时候又向父母提出了入伍的想法。当兵打仗保家卫国是好事啊,爸爸也能理解女儿的心情,于是就妥协道:“你现在还小,等你考上了大学再说吧,到时候听你的!”

其实父亲也只是说说而已,他认为女儿不可能考上大学,那时候能考上大学的贫家子弟不多,基本都是有家族背景的,比如什么书香门第之类的。可是景宝玲志向远大,听了父亲的承诺后,攒了一股子劲,发奋读书,果然一年之后便考上了西南军医大学。

于是景宝玲又要提出去参军,这下父母彻底傻眼了。怎么办?他们是真不舍得女儿走啊。于是就想反悔。这时聪明的景宝玲也不再坚持了,因为她考上的大学是军医学校,她明白,这样的学校是军事化管理,相当于军校,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之后都可以随时参军。而对此,没文化的父母哪里知道啊,于是就支持女儿去上大学。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在西南军医大学读书的景宝玲还没有毕业,就偷偷报名参军了,她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当然,那时国内除了剿匪,以及一些局部的战斗外,已经没有什么大的战争了,她在一五七野战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即便是护士,也是一名女战士了,景宝玲还是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自己的当兵梦。

景宝玲参军是瞒着父母的,直到后来父母接到她的来信,一切才真相大白。父母尽管不舍,但也原谅了女儿。再说,毕竟是护士,即便在战地医院工作,总不至于掂枪上战场吧,也就放心了。可此时小宝龙却激动坏了:“哈哈,姐姐是解放军了!当大英雄了!我长大了也要当解放军!”后来,他在小伙伴们跟前更加牛了。

(三)定情

他说:“等安定下来,我们就结婚好不好?”

好事成双,不久,当了战地护士的景宝玲就遇到了张辉,一场美丽的爱情拉开了帷幕。

这天野战医院接到了一个伤员,他长得很英俊。景宝玲给他包扎伤口的时候,柔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对方答:“张辉。你叫什么名字啊?”

本来医护人员问病号的名字很正常,也是一种例行公事;但病号反问护士的名字似乎就有点“反常”。的确如此,在看到长相美丽的景宝玲的一瞬间,张辉就被征服了。所谓一见钟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当时的景宝玲脸上一红,答道:“我呀,你叫我宝玲好啦!”

在接下来的几次换药当中,张辉都会同景宝玲聊上几句,双方发现彼此之间很有些共同语言,能谈得来。张辉还曾问景宝玲:“你一个大学生,怎么会来战地医院工作啊?”

景宝玲从容地回答:“因为这也是我的梦想啊。我也想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既然你们在战场上保家卫国,那我就在战场后保护你们!”

呵呵,好霸气的回答,在战场后保护我们!也是,没有这些医护人员,我们这些伤员怎么能康复,怎么能再次回到战场呢?张辉对景宝玲不由得产生一丝钦佩之感,一种爱慕之情袭上心头。

一来二往,张辉发现自己对眼前这位美丽的护士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感;景宝玲也是如此,她发现自己对战士张辉也产生了一种很美妙的感觉。

爱情的芽儿在两人之间悄悄地萌发了,而且嗖嗖嗖地长势良好。

张辉伤愈之后,又要返回部队了,同景宝玲告别时,他说:“玲子,等安定下来之后,我们就结婚好不好?”

景宝玲笑道:“好啊!我前两天刚给我爹娘写信说了咱俩的事。等到国家安定后,我等你回来娶我!”

接着两个人便依依不舍地分开了。

景宝玲和张辉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斗着,期待着美好的明天。两人不能相见,只能通过书信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爱。后来,张辉给部队首长透露了自己的爱情经历,首长也是个性情中人,便给了他一次到景宝玲家乡学习的机会。于是张辉便把这个信息通知了景宝玲。

尽管没有得到景宝玲的回信,但张辉还是自告奋勇,决定先去拜见岳父岳母了。张辉根据景宝玲之前在信中告知自己的地址,买了点水果,便兴冲冲地去了。

张辉长得一表人才,他英姿飒爽地往景家门口一站,这事就成了。景宝玲的父母对他十分满意,乐得合不拢嘴。

当时的景宝龙已经11岁了,但仍然是小孩。于是他童言无忌地拍着手吆喝道:“你就是我的姐夫了?哈哈,我有姐夫啦!”

丈母娘见女婿,横竖都可以。母亲也毫不掩饰自己,她接着说:“对,这就是你未来的姐夫!等你姐姐回来了,他们就结婚。到时候,你还得去压花轿啊!”

“好呀,好呀!到时候,我就能赚一把了,哈哈哈!”

从此,景宝龙在伙计们面前更牛了:我姐姐是解放军,我姐夫也是解放军,哼哼!

(四)烈士

他说:“你们是骗子,我姐姐是大英雄,她才不会死呢!”

接下来,张辉又给景宝玲写了一封信,当然是回报他见到岳父岳母的情景。他信写得很认真。因为之前景宝玲曾夸赞他字写得好,于是他就更加注重字迹的潇洒和遒劲。他在信中一次又一次地承诺,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守护她。可他始终没有接到爱人景宝玲的回信。

后来张辉经过多方打听之后才知,自1954年开始,景宝玲随军到了河南省,去执行一次为期一年需要保密的特殊任务了,自此她便音讯全无,连她家里人也不知道她的消息了。身为一名军人,张辉当然能够理解。

然而终于有一天,张辉收到了一封信。他日夜思念的恋人牺牲了!信中说,部队在河南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时,景宝玲在阵地上当场阵亡。至于是什么任务,景宝玲是如何牺牲的,具体地址,因为是秘密任务,他也不得而知。

说好了等安定之后我们要结婚的,我已经去你家见了你的父母,老人家已经同意咱们的婚事了,你的弟弟也已经叫我姐夫了!可你,可你,怎么就如此走了!你为什么会如此?你好狠心啊!我的玲……

张辉接到信后是悲痛欲绝!

几乎与此同时,1955年5月14日,景家也接到了一个通知。

当两位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把“烈士证明书”送来时,景宝玲的母亲几乎哭昏过去!这简直是个晴天霹雳。景父也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他说:“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闺女叫景宝玲,她在医院里好好地当护士,怎么成了烈士了呢?”

来人说:“对不起,你家确实是上面通知的地址啊!”

烈士证书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明白,没有错的,是景宝玲!证书上还有落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

此时在一边的景宝龙不干了,他再也忍不住,他大哭道:“你们走!你们是坏人!”他一边哭喊一边还用双手锤打着两个送证书的人,“你们是骗子,我姐姐是大英雄,他才不会死呢!”

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很无奈,他们安慰着景家父母说:“您女儿是当之无愧的英雄!组织不会忘记她的,你们节哀顺变吧!”

“那我的女儿现在,现在她在哪里?”

“这,这个……”对方支支吾吾地说:“对不起,景宝玲同志牺牲后和其他烈士的遗体都就地安葬了,我们,我们也不知道具体葬在哪里……不过,您放心,您女儿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一定会得到国家妥善安置的,我们也会帮你们查找她具体安葬的地址的!”

可年仅12岁的景宝龙还是不相信姐姐就这么走了。从小到大,姐姐对他太好了。他记得小时候,家里都吃不饱饭,吃饭时,姐姐总是舍不得吃,尽着他吃;有了好吃的,姐姐都留给弟弟;姐姐经常带弟弟出去玩;姐姐容不得任何人欺负弟弟,姐姐是弟弟的守护神啊!

姐姐啊,你在哪里?景宝龙相信姐姐一定还活着!

可是后来,他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因为如果姐姐还活着的话,是不可能长期不给家里来信的。

“世上有多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每当听到这首歌,景宝龙就泪雨纷飞……

自此,一场漫长的寻亲之路开始了。

(五)苦寻

他说:“当然要继续找,不论经过多长时间,我都要找到我姐姐!”

寻亲之路分为两条。一条是在张辉这边。张辉当过兵,他的目标相对明确。他此前知道景宝玲是前去河南执行任务的,所以他仅用了十多年,便打听出他亲爱的恋人景宝玲最后的牺牲地是在漯河。于是他找到了漯河的烈士陵园。他在偌大的陵园里,一座座墓碑挨个找,当他看到一座墓碑上刻着“景宝玲”三个字的时候,泪水便如潮水般奔涌而出……

墓碑上只有很简单的几个字:

“景宝玲烈士之墓 (?—1955)”

张辉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爱人的名字,这个曾经上过战场,扛过枪,负过伤的三四十岁的大汉哭得像个孩子。他的精神几近崩溃。为了景宝玲,为了他心爱的人,张辉十几年来从不考虑婚恋,谢绝了不少姑娘的追求,可经过十几年的苦苦追寻,他只见到了墓碑上冰冷的“景宝玲”三个字!

当时的张辉在景宝玲的墓碑前哭得死去活来,连续几天,几乎不吃不喝。多亏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后,安慰了他,劝他节哀,他才离开了陵园数日。

可数日后张辉又来了。原来,为了去陵园方便,他在陵园附近找了个工作。一下班,他便来到景宝玲的墓碑前,献上鲜花,为烈士扫墓,为爱人守墓。数十年来,风雨无阻……

其实在张辉找到景宝玲的墓地后,他也连忙赶到景宝玲家告知烈士的家人。然而他到了重庆,却发现景家搬走了,不知迁到什么地方了。接着他又去了景宝玲的老家南京,但仍没有找到景家的人。他只有孤身回到漯河。他发誓终生不娶,要为爱人守候一生!

而在景宝玲家里,父母和弟弟景宝龙也一直为找到她的下落而努力着。而他们没有目标,中国这么大,他们往哪里找?所以一直找了数十年都没有结果。

景家离开重庆后,又迁回到南京,不管在哪里,家里都没有停止对景宝玲的寻找。江苏省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雨花台区档案馆、雨花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等,都一一找遍。女儿的“下落不明”,连祭奠的地方都没有,这让父亲十分伤心,他后来竟为此得了一场大病,甚至为女儿哭瞎了眼睛。

一直到1976年,景宝玲的父母带着遗憾相继离世。当时,景宝龙做主,在父母的墓碑上,还刻着景宝玲的名字,以慰父母之魂。

然而,景宝龙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姐姐之路。后来他娶妻生子,他常常给儿子讲姐姐的故事。当儿子某一天问他,“爸爸,姑姑牺牲那么多年了,还找不找了?”景宝龙坚定地说:“当然要继续找,不论经过多长时间,我都要找到我姐姐,找到你姑姑,她是英雄!”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心忧愁……”每当听到这首歌,景宝龙就类如潮涌……

(六)相逢

他说:“姐姐,我来晚了,你还能认出我吗?我是宝龙啊!”

转眼45年过去。2000年,景宝龙退休了,但随着年龄增大,老人想要找到姐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如果找不到姐姐,他这辈子会死不瞑目的。他发动了一切亲戚朋友,并且通过媒体,不断地苦寻着。

也许是感动了上苍,又过了19年,终于有了结果。2019年,8月1日建军节这天,景宝玲的小儿子景峰,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八一建军节!纪念一下我亲爱的姑姑景宝玲女士!!!向战斗英雄致敬!”他还配了一张景宝玲生前的军装照片。照片上的景宝玲依然美丽,她面色红润,一脸微笑,一双明亮的眼睛含着憧憬,望着远方……

景峰发布的这条消息,给他的一个好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8月26日,景峰的这位朋友,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了题为《江苏籍烈士景宝玲长眠漯河市烈士陵园,他的亲人如今在哪里?》的文章,立即转发给了景峰。

景峰点开文章的链接,心中一阵激动。

原来,连续几十年在陵园“陪伴”爱人的张辉的事迹传开之后,大家都对这个痴情的男人所感动。于是烈士陵园便通过网络,和“今日头条”合作进行了一个“寻找烈士后人”的公益项目。因为漯河烈士陵园里,还有不少跟景宝玲遭遇类似的烈士,没有被家人找到。景宝玲也被列入到这个项目之中。景峰的朋友发现这个消息后,立刻想到景峰曾发朋友圈的那条纪念姑姑景宝玲的信息,于是就把今日头条的文章发给了景峰。

景峰又立即把这篇文章给父亲看。景宝龙看后十分激动,原来姐姐安葬在河南漯河,终于找到姐姐了!64年啊,从姐姐牺牲到现在过了整整64年!数十年来,他的苦苦寻找终于有了结果。

此时的景宝龙是感慨万千,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向漯河。于是在2019年9月4日早上6时30分,景宝龙带上全家人从南京出发,一路开车直奔漯河……

终于到了漯河烈士陵园。76岁的景宝玲拄着拐杖,步履匆匆地向前走着,旁边是他的5位家人。

一座墓碑一座墓碑挨个寻找。终于发现了姐姐的安身之地。

“姐姐啊,我终于找到你了!你还能认出我吗?我是宝龙啊!”

对着姐姐的墓碑,景宝龙是泪奔如潮,泣不成声……

景宝龙带着一家人,在景宝玲烈士墓前齐齐地跪了下去。

景宝龙还拿出了姐姐的一张照片,对着照片,他又是一番痛哭。他在姐姐的墓前呆呆地,痴痴地不愿离开。直到太阳快落山了,儿子催促道:“爸,咱们先回去吧。找到姑姑了,咱们明天再来吧!”

就在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约有八九十岁的老人,手捧一束菊花,步履蹒跚地走了过来。

两位老人互相对望了很久。

他们终于互相认出了对方,或者是猜出了对方,于是两位老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姐夫!”

“宝龙!”

他们二人是老泪纵横,痛哭失声……

“老弟,你终于来了!你姐姐终于可以安心了……”

景宝龙把从故乡带来的一抔黄土撒在姐姐的墓碑周围,“姐姐啊,你终于回家了……”

景宝玲和张辉,这两个痴情的男人,再一次久久地注视着放在墓碑前的景宝玲的照片。照片上的姐姐(爱人)依旧青春靓丽,笑靥如花……

(文/说历史的女人·濯雪)

参考资料:(大河网:《23岁女烈士长眠漯河64年,江苏的亲人来看望她了》)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