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二大河、华南最大河流——珠江的由来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12-20

中国第二大河、华南最大河流——珠江的由来

原创2021-12-19 16:41·好事不能错过

西江、北江、东江在入海口附近形成的三角洲互相交叉连成一体,再加上“合体”三角洲内的如流溪河等大小河流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水系称为“珠江”。其中西江因为最长、水量最大,所以是珠江干流。

中国第二大河、华南最大河流——珠江的由来

“珠江”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因为三角洲水网的其中一段流经广州市区的海珠岛。一开始只是特指广州市区这一段,但现在泛化为指代整个水系。珠江流域是一个复合的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等四个水系所组成。西、北两江在广东省三水市思贤窖、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等八大口门汇入南海。

放射分汊出海河道有8条,故名。早在清代只有东三门(虎门、蕉门和横门)和西三门(磨刀门、虎跳门、崖门)入海,且都是由山地挟持的地形。近百年来,横门与蕉门间的乌珠(山名)大洋,已淤成万顷沙,蕉门外移,又另成新出海口洪奇沥,是为东四门。西边虎跳门和磨刀门间已淤成斗门冲缺三角洲,把海岛连陆,称鸡啼门,才成今天八门入海情况。

珠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珠江是一个水系,包括东西北江,有好几个出海口,最大的应该是崖门口。狭义,就是穿越广州城那一段,起点一就是珠江大桥,上游来自南海,另一个就是三山口,上游来自番禺和顺德,经过广州市区,下游有黄埔港,出海口是东莞太平虎门口。

珠江原来是清朝中后期对流经广州城南面江心礁石海珠石一带的河流称呼,而且是河段不是河流,最短版本只有海珠石长度一百多米,海珠石周围600米,如果从城西到城东一段则有1.2公里,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城西到城东开始比较靠谱,毕竟几百米还没珠江宽,现在从三江口开始算有九十多公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