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絮语-教育|美文|人生感悟 联系:mingzhu786(转载)hbliuchanghai(商务) mingzhudz(读者) 原创首发|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转载请联系授权 01 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视频: 一个女孩一手拿着手机录像,一手给爸爸洗脚——其实算不上洗脚,她只是用右手的三根手指的指尖在爸爸的脚面上方晃了几下,然后转身就回了房间。 原因我们都能想得到,是老师在学校布置了作业,让孩子回家后给父母洗脚,表达孝心。 于是,才有了上面的一幕。 视频录了,发给老师,学生完成了作业,老师留下了档案,皆大欢喜。 但这样的“作业”意义在哪儿? 说实话,我真的理解不了。 02 弘扬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我一百个赞成。 但一提到孝敬父母就想到“为父母洗脚”,这样的思维明显具有局限性。 尤其是中小学生的父母大多只有三四十岁,正值壮年,根本不需要别人给自己洗脚。 父母不需要孩子帮忙洗脚却非洗不可,这和学雷锋的时候给老大爷理好几次发,把不需要过马路的老奶奶搀过马路去“异曲同工”。 很多家长可能为了孩子完成作业,迁就孩子而“被洗脚”,然后拍照上传,这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初衷,甚至会让孩子从此养成形式主义的毛病。 03 反正,如果我家孩子的老师留这样的作业,我会坚决反对。 因为,我找不到一个说服孩子的理由。 我们从小就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但我现在跑步比儿子还快,爬楼比儿子还有劲,自己手脚灵活、行动方便,凭什么让他给我洗脚? 如果儿子反问我,我将如何回答?就因为我是他的爸爸? 对长辈的孝顺,不应该程式化、具体化,甚至仅仅固化为洗脚。 04 也许有人说,孩子现在连给你洗脚都不愿意,将来你老了,怎么会给你端屎端尿? 确实,脚是臭的,手是香的,让孩子给父母洗脚,本身就需要克服一点点心理障碍。 也许,老师留这样的作业,也有考验学生的成分。 但你故意拿洗脚考验孩子,和你卧病在床非孩子伺候不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记得妹妹爱干净,在年轻的时候就说过,将来花钱赡养父母可以,但处理大小便难以接受。 等妈妈真的不小心摔倒骨折,手术住院,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就做了。 只要孩子有孝心,需要做的时候一定会挺身而出。 换句话说,培养孩子的孝心,比搞那些形式化的作业更重要。 05 我们的教育者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开动脑筋,不能思维过于僵化。 其实孩子在家,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让孩子独立收拾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的衣服和文具,如果力所能及,再做一些像洗碗、擦地这样的家务,就能大大减轻父母的负担。 也可以更进一步,给学生留一个探究式的作业,让他们观察父母的日常生活,知道父母每天操劳的不易。 通过孩子们的观察、发现、思考,可能会得出比洗脚更丰富多彩的结论,对心灵的触动也会更大。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热文回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