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寄予厚望的《雄狮少年》被“捧杀”了吗?

 昵称71217366 2021-12-20

终于有了几分贺岁档的样子。

随着《误杀2》与《雄狮少年》两部影片的上映,2021贺岁档的首轮正面对决正式拉开帷幕。一个是有着坚实群众基础的IP续作,一个是近半个月好评如潮的国漫黑马,这一仗本应打得精彩。不过经过上个周末的鏖战,两部影片的表现似乎都不尽如人意。《误杀2》口碑平平,是否能破10亿已成悬念,而《雄狮少年》的表现也并不理想,只能依靠口碑与“自来水”慢慢突围。

如果时间往回倒推两个月的话,《雄狮少年》似乎连很多人心中的贺岁档第一梯队都进不了。像《雄狮少年》这样一部既不是经典IP改编,也没有流量艺人背书的动漫作品,平时放到市场上也就是几千万的票房体量,但令所有人的意外是,《雄狮少年》竟然凭借过硬的质量和强烈的情绪,成为了这个贺岁档最大的变数。

从最初的5千万,到后来的25亿,再到如今的2.61亿,业界对于《雄狮少年》的票房落点预估经历了过山车一般的转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值得业界深思的问题。

《雄狮少年》评测:

豆瓣开分8.3是否名副其实?

咸鱼与病猫也可以有出头之日。

《雄狮少年》讲述了留守少年阿娟和好友阿猫、阿狗在退役狮王咸鱼强的培训下参加舞狮比赛,经过重重磨砺,从病猫变成雄狮的成长故事。导演孙海鹏之前制作过口碑较好的动画片《美食大冒险》系列,2018年推出的大电影票房不到1000万。《雄狮少年》是他的第二部院线长片。

《雄狮少年》导演 孙海鹏

影片的编剧里则林曾经创作过两部颇受热议的作品,一部是去年播出的网剧《风犬少年的天空》,一部是今年暑期上映的电影《燃野少年的天空》。虽然是一个IP,但两部作品的口碑截然不同。前者豆瓣评分8.0,是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网剧;而后者豆瓣评分只有4.5,票房成绩在暑期档谈不上理想。现在回头看,这两部作品更像是为创作《雄狮少年》的故事做练兵。

《雄狮少年》在经过几轮点映之后,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开局,豆瓣评分8.3、猫眼点映评分9.4、淘票票点映评分9.3的成绩放到近年来的院线电影中都比较少见。“咸鱼翻身”的故事其实并不新鲜,《雄狮少年》能够获得观众青睐,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视效:作为一部动漫作品,视效是观众好感度来源的基础。《雄狮少年》的制作耗时两年,虽然不长,但工作量丝毫不逊于制作四五年之久的动漫影片。以“舞狮”中的“狮”为例,观众可以看到画面中狮头随风飞舞的每一根毛发都极尽真实,孙海鹏在采访中曾透露,“这种动态是无法靠手去控制的,我们制作中,算出一个公式,能让毛发适应不同的状态,呈现最适合的效果”。正是这样的精益求精,最终使《雄狮少年》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活灵活现。

2.故事:近年来取得好的市场表现的动漫作品,无一例外都是改编自中国经典神话或IP,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新神榜:哪吒重生》《大圣归来》《姜子牙》《白蛇2:青蛇劫起》等。《雄狮少年》的故事则是纯原创,而且选择的故事背景是当代,聚焦的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整体走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这一点会令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有烟火气。当然这也会为影片的“破圈”造成一些瓶颈,这一点后面会有详述。

3.情绪:光有前面两点显然是不够的,《雄狮少年》与许多黑马一样,对于观众情绪的拿捏是非常精准的。“舞狮”本就是一项比较“燃”的技艺,配合上有节奏的鼓点,以及乐器之王唢呐,很容易调动起观众沸腾的情绪。而在影片音乐上,创作团队选择了年轻人喜爱的九连真人乐队以及“音乐诗人”毛不易来演唱插曲,歌词写出了许多处在奋斗期的年轻人的心声。除了“舞狮”这条主线之外,影片中穿插的留守儿童问题、城市打工人生存状态等等,都比较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在中国观众对于院线电影视听、情绪、创新等层面愈加高要求的当下,《雄狮少年》作为一部原汁原味的国产动漫,出现得恰逢其时。可以说在品质层面,《雄狮少年》豆瓣8.3的分数是名副其实的,而且从结尾处的留白可以看到,有拍摄续集孵化为IP的潜质。

被“捧杀”的《雄狮少年》的艰难之路

虽然质量过硬,但不该被“捧杀”。

《雄狮少年》本定档今年暑期,后来选择撤档,这一动作使得行业内人士对这部影片的质量预估很低。但在第一次业内看片之后,许多影评人及大V给出了“年度最佳”的评价,随着好评量的增多,有票房预测机构甚至从原来预测的票房落点5000万,超大幅上涨到25亿,这样的调整,是极为罕见的。

电影领域的躁动,直接体现在证券市场上,作为《雄狮少年》的出品方,曾经一度低迷的华录百纳,凭借《雄狮少年》的好口碑与超高票房预期,受到二级市场的青睐。自12月6日起,华录百纳股价从4.97元/股,一度上涨至7.29元/股,作为一家老牌影视公司,押宝在《雄狮少年》及其背后的北京精彩身上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来源:广发证券

备受鼓舞的片方,自12月8日起,开启了多轮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超前点映,这也是影片会在正式公映前开出分数的原因。好口碑+高热度+强宣传,《雄狮少年》未映先火,尤其获得了许多影院经理们的认可。12月17日上映当天,全国《雄狮少年》的排片占比达到了25.5%,超过了《误杀2》。(当然这也与《误杀2》选择18:00起片有关)

只是随着点映的推进,行业内对于《雄狮少年》的预估票房落点却在不断减少,从10亿到5亿,再到20日猫眼专业版上显示的2.61亿。之前鼓吹《雄狮少年》必成爆款的影评人及大V们,也渐渐偃旗息鼓,只肯定其品质,而不再对票房前景评论太多。

来源:猫眼专业版

回望《雄狮少年》上映前的这段路,可以看到以下几点因素对《雄狮少年》进化成爆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高预期与实际有差距:影评人口中的“年度最佳”、预测机构的“25亿”,使得观众在观看《雄狮少年》前有着超高的期待。《雄狮少年》虽然是一部优质动画片,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一些观众提出的:剧情比较俗套、刻意煽情及台词中二尴尬等,最后三口碑平台开出的分数,也较之前的大爆款《哪吒之魔童降世》豆瓣开分8.8、猫眼开分9.7、淘票票开分9.5有不小的距离。

2.纯原创故事想破圈门槛更高。无论是院线电影,还是网络电影,IP都是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对于动漫作品来说,首先面对的是观众要对动漫形象有一个具体的认知,这也是为什么像《西游记》《封神榜》《白蛇传》等作品会屡次被动漫化。毕竟让观众走进影院重新认识一个人物,比直接去看一个他们熟知的人物故事要难得多。

3.人物造型设计引发争议。目前《雄狮少年》最大的争议点,来自于影片中的人物都被设计成小眼睛,宽眼距。有网友认为这有刻意丑化中国人的嫌疑,是西方人视角下的中国形象,此观点一出,影片引来了许多“黑粉”的抵制。对此《雄狮少年》的监制张苗曾经在采访中表示:“目前的人物形象是最适合电影要表达的形象,这三个少年是身边最普通的少年,甚至比普通还不起眼的人,如果设计成非常帅气的帅哥,那也会很违和。”但无疑这样的设计会被已经引发了遐想的观众放大,影响票房表现。

虽然目前尚不知道《雄狮少年》的最后票房落点,但成为超级爆款的机会可能已比较小了。

接下来《雄狮少年》该怎么做?

不过对于《雄狮少年》和以孙海鹏为代表的创作团队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在影片的首映礼上,监制张苗透露,《雄狮少年》同样有着打造“宇宙”的野心。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北京精彩曾发布片单,其中《雄狮少年》《铸剑少年》《逐日少年》3部动画电影,和《敦煌英雄》《排雷部队》《太空春运》3部真人电影,将共同打造“中国少年宇宙”。

《雄狮少年》导演孙海鹏、监制张苗

目前对于《雄狮少年》来说,在宣发上应该更加注重口碑的“破圈化”,需要联动更多非动画向的受众,稳扎稳打走长线发展。本身影片在贺岁档这个气氛欢乐的档期就是具有类型优势的,在巩固“自来水”口碑的基础上,可以配合短视频、线下活动等多做一些“破圈”的尝试,也许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而对于“黑粉”,也许可以通过自嘲式的回应或互动等,渐渐消减一部分抵制者对于影片的恶意,毕竟《哪吒之魔童降世》刚上映的时候,关于哪吒的造型也是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这需要一定的沟通成本,但最重要的是有足够的诚意。

《雄狮少年》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为贺岁档加了一把火,还在于大大鼓舞了中国动漫创作者的士气。做动漫确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每当有动漫爆款诞生,就会有许多媒体聚焦到中国动漫人的生存现状,“钱少事多离家远”是很多动漫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每当有年轻人想要放弃的时候,市场上就会有用心的国漫佳作诞生,一方面让观众看到中国的动漫人一直是在低调地打磨着好作品,另一方面也让行业内的人看到,中国动漫仍然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藏。尤其是《雄狮少年》的大热,更是一个绝佳的证明:除了中国古典名著与神话故事,中国丰富的文化本身就是一座宝库。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热忱地盼望着能有更多的《雄狮少年》可以涌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