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通鉴(468)侯景在三国间玩火

 刘安伦先生 2021-12-21

读通鉴(468)侯景叛反入梁

1、贪婪的儿子

太清元年(丁卯、547)这年四月始改元太清。

春,正月朔,有日食,不尽如鹆。

壬寅,荆州刺史庐陵威王萧续卒。任命湘东王萧绎为都督荆、雍等九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萧续一向贪婪,临终,有启遣中录事参军谢宣融献金银器千余件,上才知其富有,借机问宣融说:“庐陵王的财富全在这里吗﹖”

宣融说:“这就算多,怎么可以再加!大王的过错如日月之食,想要令陛下知道,故临终而不再隐藏。”皇上心才好受一些。

当初,湘东王萧绎任荆州刺史,有小过,萧续代替他的职位,把情况上报皇帝听闻,从那以后二个王不通书信。萧绎听闻其死,高兴得跳起来,鞋子因此都弄破。

2、高欢病故

丙午,52岁的东魏勃海献武王高欢卒。欢生性深密,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制驭军旅,法令严肃。听断明察,不可欺犯。擢人受任,在于得才,只要才能堪用,无问出身;有虚声无实的人,皆不任用。雅尚俭素,刀剑鞍勒无金玉之饰。少年时能剧饮,自当大任,不过三爵。知人好士,全护功旧;每获敌国尽节之臣,大多不加罪。于是文武乐为他所用。世子高澄秘不发丧,唯有行台左丞陈元康知道。

3、侯景的多方投资

侯景自念己与高氏有矛盾,内心不自安。辛亥,据河南反叛,归于西魏,颍州刺史司马世云以城响应他。侯景诱抓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怀朔暴显等人。遣军士二百人载军仗,天黑时进入西兖州、想要袭击攻取,刺史邢子才发觉,突然搜捕,全部抓获,借机散檄东方诸州,让大家都做好防备,于是侯景不能取。

诸将皆认为侯景的反叛由于崔暹,澄不得已,准备杀了崔暹以谢侯景。陈元康劝谏说:“如今虽四海未清,纲纪已定;若以数将在外,苟悦其心,枉杀无辜,亏废刑典,怎么只是上负天神,何以下安黎庶!晁错前事,愿公慎重。”澄才停止。派遣司空韩轨督诸军讨伐侯景。

辛酉,梁国皇上祀南郊,大赦;甲子,祀明堂。

三月,西魏下诏:“自今应宫刑的人,直没官,勿刑。”

西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若干惠为司空,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公。

4、梁武帝接纳侯景

庚辰,侯景又派遣其行台郎中丁和来梁,上表进言:“臣与高澄有矛盾,请举函谷以东,瑕丘以西,豫、广、郢、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阳、北荆、北扬等十三州内附,惟青、徐数州,仅须折简。且黄河以南,皆臣所职,易同反掌。若齐、宋一平,徐事燕、赵。”

上召群臣廷议。尚书仆射谢举等人皆说:“这两年才与魏国通和,边境无事,如今接纳其叛臣,私下认为不合时宜。”

皇上说:“虽然不宜,得侯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岂宜胶柱(停滞不前)!”

这一年,正月,乙卯,皇上梦中原牧守皆以其地来降,举朝称庆。天明时,见中书舍人朱异,告诉他,且说:“我为人少梦,若有梦必实。”

朱异说:“此乃宇宙混一之兆。”等丁和至,称侯景定斗以正月乙卯,皇上愈加神叨叨的。竟然意犹未决,曾独自说:“我国家如金瓯,无一伤缺,如今忽受侯景地,讵是事宜﹖脱致纷纭,悔之何及﹖”

朱异揣知皇上心意,对答说:“圣明御宇,南北归仰,正以事无机会,未达其心。如今侯景分魏土之半以来,自非天诱其衷,人赞其谋,何以至此!若拒而不接纳,恐绝后来之望。此诚易见,愿陛下无疑。”皇上于是决定接纳侯景。

壬午,任命侯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平西谘议参军周弘正,善占候,不久前对人说:“梁国数年后当有兵起。”等听闻接纳侯景,说:“乱阶在此!”

丁亥,皇上耕藉田。

三月,庚子,皇上幸同泰寺,舍身如大通故事。

甲辰,遣司州刺史羊鸦仁、督兖州刺史桓和、仁州刺史湛海珍等,领兵三万到悬瓠,运粮食接应侯景。

5、高澄出巡

西魏大赦。

东魏高澄担心诸州有变,于是亲自出巡抚慰。留段韶守晋阳,委以军事;任命丞相功曹赵彦深为大行台都官郎中。命陈元康豫作丞相高欢条教数十纸付段韶及赵彦深,在后按顺序施行。临发,握赵彦深的手哭泣说:“以母、弟相托,幸明此心!”

夏,四月,壬申,高澄入朝于邺城。东魏主与他欢宴,高澄起舞,有识之士知其不终。

丙子,群臣奉赎。丁亥,皇上还宫,大赦,改元,按大通那次处理。

甲午,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系来梁国报聘。李系是李绘的弟弟。

五月,丁酉朔,东魏大赦。

6、侯景与宇文泰的太极

戊戌,东魏任命襄城王元旭为太尉。

甲辰,东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库狄干为太师,录尚书事孙腾为太傅,汾州刺史贺拔仁为太保,司徒高隆之录尚书事,司空韩轨为司徒,青州刺史尉景为大司马,领军将军可朱浑道元为司空,仆射高洋为尚书令、领中书监,徐州刺史慕容绍宗为尚书左仆射,高阳王元斌为右仆射。戊午,尉景卒。

韩轨等围攻侯景于颍川。侯景心里惧怕,东荆、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城赂西魏以求救。西魏尚书左仆射于谨说:“侯景少年习兵,奸诈难测,不如厚其爵位以观其变,不可遣兵。”

荆州刺史王思政以为:“若不借机进取,后悔无及。”即派荆州步骑万余从鲁阳关向阳翟。丞相宇文泰听闻后,加侯景大将军兼尚书令,遣太尉李弼、仪同三司赵贵领兵一万赴颍川。

景担心皇上责备他,遣中兵参军柳昕奉启于上,认为:“王旅未接,死亡交急,于是求援关中,自救目前。臣既不安于高氏,岂见容于宇文!但螫手解腕,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愿不赐咎!臣获其力,不容即弃,如今以四州之地为饵敌之资,已令宇文遣人入守。自豫州以东,齐海以西,全都是臣控压;见有之地,尽归圣朝,悬瓠、项城、徐州、南兖,事须迎纳。愿陛下速敕境上,各置重兵,与臣影响,不使差互!”

皇上回报他说:“大夫出境,尚有所专;况始创奇谋,将建大业,理须适事而行,随方以应。卿诚心有本,何假词费!”

西魏任命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

六月,戊辰,任命鄱阳王萧范为征北将军,总督汉北征讨诸军事,攻击穰城。

东魏韩轨等人围颍川,听闻魏李弼、赵贵等将至,乙巳,引兵还邺城。侯景想要借会师抓了李弼与赵贵,夺其军;赵贵疑他,不前往。赵贵想引诱侯景入营而抓,李弼制止他。

梁国羊鸦仁遣派长史邓鸿将兵至汝水,李弼引兵还长安。王思政入据颍川。侯景阳装称在略地,引兵出屯悬瓠。

景再次乞兵于西魏,丞相宇文泰命同轨防主韦法保及都督贺兰愿德等人领兵助他。大行台左丞蓝田悦进言于宇文泰说:“侯景之于高欢,开始敦乡党之情,终定君臣之契,任居上将,位重台司;如今高欢才死,侯景突然外叛,盖所图甚大,终不为人下的缘故。且彼能背德于高氏,岂肯尽节于朝廷!如今增加他的势,援助他兵,窃恐贻笑将来。”宇文泰于是召侯景入朝。

景阴谋叛魏,事计未成,厚抚韦法保等,希望能为自己所用,外示亲密无猜间。每次往来诸军间,侍从至少,魏军中名将,皆亲自造访他。同轨防长史裴宽对韦法保说:“侯景狡诈,必不肯入关.想要托款于公,恐未可信。若伏兵斩了他,此亦一时之功。如不这样,即应加深防备,不得信其诳诱,自贻后悔。”韦法保深以为然,却不敢图侯景,但自做防备而已;不久辞职还所镇。王思政亦觉其诈,密召贺兰愿德等人还,分布诸军,占据侯景七州、十二镇。侯景果然推辞不入朝,给丞相宇文泰写书信说:“我耻与高澄同行,安能比肩大弟!”

宇文泰于是派遣行台郎中赵士宪全部召前后所遣诸军援助侯景的人。侯景于是决意来梁投降。魏将任约以所部千余人投降于侯景。

(侯景不服高澄,不愿意为高澄这样的人折节,无论是行为还是言语都说得非常清楚,宇文泰也好,王思政也好,这些人都能看出来,只有梁武帝稀里糊涂,无法判断。)

7、高澄发丧

高澄将回晋阳,任命弟弟高洋为京畿大都督,留守于邺城,让黄门侍郎高德政辅佐他。高德政是高颢的儿子。丁丑,高澄还晋阳,开始发丧。

秋,七月,西魏长乐武烈公若干惠卒。

丁酉,东魏主为丞相高欢举哀,服缌縗,凶礼依照汉朝霍光的礼节对待,赠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

戊戌,任命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勃海王;高澄启辞爵位。壬寅,下诏太原公高洋摄理军国,遣中使敦谕高澄。

8、萧家后代找不到能人

庚申,羊鸦仁进入悬瓠城。甲子,下诏更改悬瓠为豫州,寿春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任命羊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悬瓠;西阳太守羊思达为殷州刺史,镇项城。

八月,乙丑,下诏大举讨伐东魏。遣南豫州刺史贞阳侯萧渊明、南兖州刺史南康王萧会理分督诸将。渊明是萧懿的儿子;萧会理是萧续的儿子。开始,皇上想要任命鄱阳王萧范为元帅;朱异休假在外,闻后,马上入宫劝说:“鄱阳雄豪盖世,得人死力,然所至残暴,非吊民之材。且陛下当年登北顾亭以望,认为江右有反气,骨肉为戎首,今日之事,尤其应该认真选择。”

皇上默然,说:“萧会理何如﹖”

朱民对答说:“陛下得人了。”萧会理懦而无谋,所乘襻舆,施板屋,冠以牛皮。上听闻,不悦。贞阳侯萧渊明这时镇寿阳,屡次请行,皇上同意。萧会理因为是皇孙,再次任命为都督,自萧渊明已下,殆不对接。萧渊明与诸将密告朱异,追萧会理还京,于是任命萧渊明为都督。

解读:侯景不甘于平凡人生,看着高欢这样的人突然发家,他并不认为自己不如高欢,加上与高澄有矛盾,侯景反叛是必然的,只不过缺少借口和机会,侯景先试探了西魏,发现宇文泰不太好对付,他就选了梁武帝,寻找机会,也看重了梁武帝比较糊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