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把传染性疾病和疫情混淆,浪费国家资源!

 跟我学中医 2021-12-21

什么叫瘟疫?它的定义是明确的,有传染源,有传染媒介,如果没有传染媒介,就不能叫瘟疫,只能叫传染病。可现在人们却把它们混淆了,把传染病当成是瘟疫,过度预防,不仅给国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干扰,而且还浪费了国家大把的资源。

新冠疫情为什么会发生?就是因为当时的气候非常适合病毒传播,再有传染源,就可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迅速演变为瘟疫。说点夸张一点,一个感染者在某个空间走上一圈,整个空气中就弥漫着病毒,而且会长时间生存,如果一个人免疫能力差,一经过这个空间就会被感染,这就是瘟疫的可怕之处。

至于传染病,就远没有瘟疫厉害了,因为空气并不适合它传播,人与人之间只有亲密接触才能够感染,这样感染的人数非常有限,所以,这种病虽然也会传染,但它不叫瘟疫,只能叫传染性疾病。

那么当下的中国这种情况能够叫瘟疫吗?答案其实很明确,它只能叫传染病疾病,而不能叫瘟疫。试想,如果真的是瘟疫,那么中国有可能长期处于可控状态吗?有人说,是中国政府控制得好,但更确切地说,是中国的气候特点不适合病毒在空间中传播,否则怎么可能只传染那么几个人呢?要知道,中国有十四亿人,一天光感冒就可能上百万,而区区几十例感染者这能叫瘟疫吗?

新冠疫情为什么会在中国中部发生?它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必然。这一点可以从《内经》对这次疫情的预言看出来,如果是偶然的,几千年前的《内经》怎么可能预言出来发病时间呢?甚至精确地预言了在中国中部呢?从实际疫情和预言完全符合就可以知道,这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可以精确预言。

2019己亥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终之气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阳相火。到了冬天,冷才是正常天气,而相火却在这个时间过旺,该冷不冷,就是瘟疫发生的土壤。中国古人就是根据这一点预言2019年终之气会产生疫情。至于疫情的性质,从发病时间就可以看出,它本质上是一个相火刑金病。

那么疫情在什么时间才能够被有效控制呢?从病因就可以知道,什么时间相火被克制,使空间不再成为传染的媒介,疫情自然就会受到控制。

克制相火的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君火,君为君王,相为丞相,君王当然克制丞相,因此,当2020年二之气,君火主事时,疫情就告一段落。事实也正是如此,从那时起,中国的疫情就变成了传染病,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克制相火的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风木,这一点我们从厥阴风木和少阳相火成为对立的司天和在泉就可以知道。当然,你也可以这样理解,相火是水中之火,它处于地下水中,被风木所克制,才能够上升成为君火。因此,当风木主事时,疫情就会得到有效控制。

2022年,中运为太木,风木之气主一年,再加上初之气风木主事,它们会克制相火,使疫情迅速终止。这一点大家可以拭目以待。从大寒之气开始,感染人数就会急剧减少,出了一气,疫情基本上就消失了。

至于中国为什么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处于世界东方,风木之气主导,这使空气很难再传染病毒。此时的主要危机就在于外来的感染者,但这很难再形成瘟疫了,而只能算传染病疾病,它只传染那些较亲密接触者。

既然疫情已经被有效控制,为什么我们还要频繁地进行核酸检测、强压疫苗呢?这是否有浪费国家资源之嫌呢?西方国家打疫苗,是迫不得已,“两害相较取其轻”,毕竟疫苗也是有副作用的,在疫情已经被控制的情况下,还要取其轻的伤害,有什么必要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