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所发文字、视频和图片欢迎转发、分享、赞赏、评论和转载(纸媒刊发请联系我们并注明出处) “深圳文学杯”第六届“田青打工文学奖”应征稿 初探“教授县”蕲春 汤学汉\深圳市坪山区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今年10月29日,我随深圳“红楼之旅”采风团20多名文化人开启了蕲春行,参加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顾景星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蕲春,对我来说是很陌生的。因为陌生,这才让我产生了种神秘感与遐想。我和我的队友带着秋的喜悦,泼下秋的写意,怀着对秋的向往,乘坐k1312次从深圳东至蕲春的火车。翌日早上6点多钟就到达了蕲春,让我重新踏上“一省通九衢”的湖北,体验了不到蕲春,怎知秋色如许! 蕲春地处北纬30°线上,风物奇特,景色宜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倚大别山,南临长江,隶属湖北省黄冈市,素以山水秀美著称。 在蕲春火车站广场正面,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耸立着一尊李时珍的汉白玉雕像,顿时让我想起了已经来到“医圣故里”。在李时珍塑像前,我双手合十,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虔诚地向这位举世闻名的医药学家深情鞠躬!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一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蕲州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历经27个寒暑,完成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此外他对脉学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世人尊为“医药双圣”。正是“人往圣乡朝医圣,药到蕲州方显奇”。 《本草纲目》参考历代医药、文学、植物、方志等书籍925种,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著述包括药理、性能、图标。在400多年前,没有电脑、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没有轮船,在道路崎岖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下,想想要完成这项巨大的文献巨著,需要耗费多少精力,需要多大的勇气,需要多大的决心和毅力啊!回想起现在的自己,感觉自己是何等的渺小和能量的不足。想想李时珍是多么伟大,他是激励多少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标杆! 当我们一行乘坐会务组安排的小轿车去吃完早餐,便驱车来到蕲春最美的地方——湖北蕲春国家湿地公园,初升的太阳从车窗外射进车内,映红了我的脸颊,迎着习习的晨风,昨夜里的车马疲惫,已被蕲春沁人心脾的一幅幅画境所取代,给人一种神清气爽之感!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以李时珍字号命名的东璧阁酒店。东璧阁酒店,濒临风光秀丽的赤龙湖,搁下行礼,开始报到,领取会务资料:一份簿薄的纪念顾景星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务指南》,打开一看,却极显沉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近百人,仅台湾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就有十余人!还有两本厚厚的礼品书籍:一本是韩进林先生的新著大作《鲁王寨》;另一本是王巧林先生的大著《红楼梦作者顾景星》。装在文件袋内显得有些重量,更让我这位“红学”爱好者心里产生了“学术研讨会”的份量。 此次会议开幕式在东璧阁酒店会议厅举行。研讨会由中国文章学研究会、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深圳文学学会,深圳市华文文学学会共同主办,黄冈市鄂东文化研究会承办。近百位专家学者和特邀嘉宾,济济一堂。会议开幕式在简短而不简单的形式下便宣告结束。 上午十时许,专家学者及蕲春顾氏代表一行,乘车来到蕲州古城东郊黄公山,肃立在顾景星先生子孙于清雍正间所立的高大的汉白玉的墓前,只见墓碑上刻“皇清征君前授参军显考顾黄公大人墓”字样,清晰可辨。随着主祭人宣布:“吉辰已到!纪念清代著名文学家顾景星诞辰400周年专家学者公祭活动开始!大家捧景仰钦敬虔诚之心,荟聚于古城蕲州黄公山顾公冢前,洁手焚香,鸣炮化金,叩首祭拜顾公景星先贤。”真个是:“枫煊红叶艳,菊灿黄花香。秋光酬夙愿,学人祀先贤。”气氛庄严肃穆。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蕲州古城。蕲州古城始建于宋代,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雄武门”赫然入目,熠熠生辉,古朴之味悠然飘来。我们以唯一幸存下来的雄武门为背景合影留念。我把手机递给摄影师,请他也帮我留下纪念,合影画面非常清晰,城墙上的天空蔚蓝,白云朵朵,城墙上空一道祥光映照我们头顶,难道是顾公有灵,或者上苍对我们的关爱眷顾,驾临祥瑞福佑我们。看到这幅景像,心里总有一种愉悦感。蕲春古人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新时代的蕲春人,他们正在发奋图强,并热情周到欢迎四海宾客!我们也感受到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们一片深情厚谊! 雄武门,原称“拱辰门”,又称“北门”。在青砖古城墙和白线泥砖缝线条衬托下,显得格外雄伟。几株生命力顽强的小草在斑剥的墙壁上随风起舞,似乎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铺上青苔的古城墙墙体上的绿苔,显示出岁月沧桑。雄武门是彰显蕲州历史的一个座标,见证过风云变幻,时代更迭;经历过上千年的风吹雨打,依然巍立,如此雄武!她见证过蕲州曾经的辉煌,遥想当年达官贵人、显赫商贾,文人骚客,来往行人,进出这座城门时的忙碌而热闹的景象。 雄武门(北门)为明故荆藩和蕲州城内居民进出的主要通道,大道路面曾经是石板铺砌,过去称之为“官马大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石板路荡然无存,如今地面已经铺上沥青。“雄武门”边的石凳上静坐着一名老者,旁边放着一幅拐杖,他左脚放在右脚上,左手托腮,略有所思,也许他的内心正在藏古城的故事。相传雄武门下为昔日蕲州城的护城河,护城河上有一座“玉印桥”,直接通往北门的官道。根据王巧林先生在大著中的描述,《红楼梦》中的“北门大道”“北门下桥”即指此道此桥。可惜民国时期护城河被填平为街道,玉印桥也被拆毁,今天未能看到,终成遗憾。 当日下午,纪念顾景星4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蕲州古城雄武门前的雄武门酒店三楼会议厅举行。先后有多位专家学者发言,对顾景星的评价、历史地位和在中国文学史、音韵训诂上贡献,其中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道麟教授将顾景星评价定位为“独特的文学家,超群的文章家,卓越的学问家。”尤其引人注目!所论公允。 蕲春之行。我们“红楼之旅”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先后参观了 三面环水,依托天堑长江建造的古兵家必争之地的蕲州古城风貌。蕲州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重镇,素有“左挖匡庐,右接洞庭”之势,昔日蕲州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地理位置十分险要。因其地理形式独特,无愧为中国三大风水宝地之首的美誉。难怪明朝荊王朱瞻堈将荆藩迁徙至此。同时,我们还参观了昔日南京帮商人于清朝初年建造的金陵书院(金陵会馆),参观了一代大医李时珍的纪念馆,瞻仰了李濒湖公的陵园。在雄武门饭店文化墙壁上,有一首唐代罗隐《送蕲州裴员外》的古诗,折射出蕲州文脉传承。诗云: 六枝仙桂最先春,萧洒高辞九陌尘。 两晋家声须有主,六朝文雅别无人。 荣驱豹尾抛同辈,贵上螭头见近臣。 蕲水苍生莫相羡,早看归去掌丝纶。 悠悠蕲州,文化名郡。青山绿水,钟灵毓秀。蕲州是一个有文化的根脉,厚植的文化土壤,而且是我国佛道圣地,据传我国禅宗四祖五祖均首先驻锡于斯。还有,中国历史上五大名著,皆与蕲州有着挥之不去的历史渊源;蕲州的文化,在历史上有其辉煌篇章,值得传承、传颂。如今蕲春人怀揣过去的荣耀,不忘初心,更加发奋努力。蕲春近百年来就诞生教授4000多位,博士1800多位。其中李时珍、顾景星老宅所在地的东长街,区区一公里的街道,走出博士教授一百余位。旧有民谣曰:“水涨蕲州红石头,状元进士满街游”。信哉!故今天的蕲春有“教授县”之称誉,东长街有“博士街”之美名! 我深切感到深圳“红楼之旅”一行红友收获满满,真是不虚此行! (注:本平台所发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念与立场。如涉嫌抄袭及语句不当等行为由作者承担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