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便﹙偶尔﹚翻翻之夜读三国--师爷

 新用户3951uudG 2021-12-21

师爷

有需要就会有市场(战国的那些舌辩之士已经随着战国的消亡进入历史了),封建社会的县官有一部分是捐的,就是有真才实学的可能在官场上历练不行,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分低能,象小说和戏剧写的考上状元﹙其实应该是进士,状元一次才有一个﹚就直接任命县官或者什么的,你想能干的好?师爷就应运而生了。

诸葛亮应该是个标准的师爷,不过人家叫军师,是“军队的老师”吗?不过最具权威的《辞海》解释为:东汉、三国、晋设置的掌监察军务之职官。这与我们理解的大相径庭。诸葛亮这个师爷可是三国的半个实际统治者,尤其到了刘禅时代,最少我们在《演义》上看到是这样。

命运多骞的刘备马跃檀溪后因祸得福,从而引来了诸葛亮纵横天下。这个师爷当得,他的出世好像帝王一样,甚至比三国的几个帝王还要隆重,看来,这师爷的作用真是太大了。

于是当年的“无绍不成衙”,这些不是官职的师爷们实际上左右着一个县的政治和经济。往大一点说这些师爷们,汉的张良是师爷的代表。现在从小县城的一个县长一个秘书到中央的书记处,这是一枝庞大的部队,有顺口溜侃“小秘书左右领导”,这与古代的有很大的区别,古代的师爷一般并无官衔职称,也不在政府体制之内,师爷由幕主私人聘请,与幕主实属雇佣关系。到了清代的张之洞,给了师爷一个终结,不过换汤不换药,就是现在的秘书班子,给了秘书一个地位,这也是官僚阶层的,没几年这些秘书们(师爷)就会进入下级的领导层,或者给你一个非领导的职务,不过,还有一点,给的职位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你跟的是谁。

不过现在的秘书是什么都干,从生活到工作,因为领导很少有带家眷的,领导怎么能不喜欢。所以谁有德,领导身边的人,谁有才,领导身边的人,领导是管帽子的,发顶帽子不过是一张纸。

绍兴人不做官,大批去当师爷,有人评价他们明智干练、勤恳谨慎、审时度势。这是绍兴人的聪明所在,还是别的,我不会总结。据说,象美国一类的总统经常换,有些对政治上或其他方面并不熟,乃是因为美国有一群相对固定的政客,只是换个领导,这些人基本不动,领导只要知人善任就中。所以,师爷还要碰上好领导,不过,要把师爷分成好中坏、能笨丑,领导也这样分,那他们的排列组合就热闹了。热闹,其实老百姓的不要,因为苦的还是老百姓。

说到知人善任,这些士大夫们很有点为知己者死的意思,又有点自鸣得意,虽然与后台老板有点区别,象师爷的代表诸葛亮就有点太厉害了,还是不要这样的师爷好。那天下是不是能太平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