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管理】施工项目部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实施步骤初探

 张工说安全 2021-12-21

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实施步骤浅析

双体系建设已经写入2021年新安全生产法,但是目前建筑行业对双体系建设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规范的、具备指导意义的工作指导意见或者相关工作指南,大家都是互相借鉴,有的甚至照搬照抄,缺少可行性和科学性。目前建筑行业的双体系建设还不成系统,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缺点,本人结合目前行业特点和工作精力,就建筑行业双体系建设步骤进行初步探讨,欢迎同行留言交流。
1.成立组织,建立制度
新进场项目按照上级单位有关要求,制定项目部有关双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或者实施细则,明确有关人员工作职责。
2.掌握工程实际情况
编制人员熟悉项目工程概况,工程特点,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以及施工要素配置情况,一是分别从工程自身风险、环境影响因素风险、作业风险等方面进行辨识。二是按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分部分项工程工程组织风险辨识。
3.风险辨识与风险评估
根据有关,从自身风险、环境风险、作业风险等个方面分别进行辨识。
1)工程自身风险:因工程结构自身特点、地质条件复杂性或工程施工影响等可能导致的工程结构自身安全风险。风险辨识要列明影响工程安全的各类风险因素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通过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等综合确定。
2)环境风险环境风险辨识必须对施工现场充分调查,形成周边环境调查报告,考虑施工给周边环境造成的附加荷载、附加变形影响等进行预测分析,并根据预测结果对周边环境的安全性、环境保护方案及相关工程措施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等进行评价,给出优化设计、监测控制指标和改善工程措施等风险控制方案。重要环境影响因素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予以控制。周边环境影响因素重点考虑以下情况:
1)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有既有道路、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建(构)筑物(水塔、油库、加油站等);
2)在建工程上跨各类管线,包括军用光缆、输油管道、天然气管道、雨污水管道、煤气管、自来水管、电力、通讯等各类管线。
3)在建工程下穿各类管线,包括上述管线及高压线路。
4)其他高风险环境:山体滑坡影响区域、泥石流影响区域、洪水影响区域、采空区等。
3)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建筑工程特点,可以采用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作业风险:工程技术部门要将每一个分项工程划分出施工工序,项目主管组织全员对每一道施工工序从“人、机、料、法、环”几个方面全面辨识存在的作业风险。作业风险评估采用“LECD”法或者“矩阵法”对作业风险进行评估分级,按照风险等级确定各级管控责任人。
对常规性作业无需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如现场临时用电、常规性操作等,可直接参照相关规范进行管控。需对非常规性的作业,即无程序控制的作业(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操作程序)、需要制定方案并被批准的工作等进行作业风险分析。
关键工序步骤明确、具体、顺序正确,每一个步骤都最好用动词开头(如移除、打开焊接等)进行描述,工序不易分解过于宽泛,要不要过于详细
各部室结合业务知识提出相关风险点,工程部从作业方法,方案等方面考虑;设备物资部从机械设备、材料等方面考虑;安全部从人员管控方面和环境方面考虑;确保“人、机、料、法、环”各要求考虑周全,不留遗漏。
常见的风险分析法
4.风险控制
作业风险控制措施要具体而明确,不要含糊不清,宜从以下方式考虑:
1)消除:消除工作中的危险源
2)替代:用其它低危险源的材料、设备等替代高危险源的材料、设备
3)削减:削减作业活动量和活动范围,减少员工在风险下的暴露时间
4)隔离:用距离/屏障/护栏防止员工接触危险源
5)程序:用规定降低风险
6)个人防护装备:PPE
7)警告
5.风险传递
一旦确定了控制措施,就必须通过班前会让所有参与工作人员了解分析结果,并根据识别出的危险源,将控制屏障、补救屏障和各自的职责落实清楚,并确保所有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后,方可开始作业。
6.风险反馈
按照闭环管理原则,在日常管控过程,及时收集风险跟踪情况和各风险责任人的反馈问题,安全部门要根据反馈结果,随时完善当月的《月度风险管控清单》等文件,查找不足,不断完善,风险管控会上提出更加完善的管控措施。
7.监督考核
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或者实施方案定期组织考核。

欢迎文后留言,说出你见解!

【郑重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