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友敬医案(三)

 一个大树 2021-12-21

四、地黄饮子疗风痱一例

杨某,女,28岁。初诊∶197438日。

主诉(家属代诉)及病史;患者于1周前突然神志不清,失语,大小便失禁,右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口眼向左歪斜,舌强不能外展,但无呕吐、胃寒发热、抽搐。曾到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求诊,断为癔病。予针灸治疗,病情未见改善,且更加剧,故来求治。入院后经各方面检查,西医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后遗症,曾用青霉素、地塞米松、加兰他敏、维生素B12。等治疗无效,再用中药安宫牛黄丸、清心牛黄丸、至宝丹等内服亦无效用,乃请蔡老会诊。

诊查∶刻诊患者精神失常,似笑非笑,似哭非哭,舌痔不语,右侧上下肢偏瘫,大小便失禁,喉间有痰声。舌质红,苔黄,脉沉细数。

辨证;此为肾阴肾阳俱虚,痰浊蒙蔽清窍,气血不能流通,四肢痿废不用。治法∶用补肾益精、祛痰开窍之法。

处方∶石菖蒲4.5g金石斛10g川桂枝4.5g熟附子3g大熟地15g大麦冬10g北五味10g肉苁蓉10g巴戟天10g远志肉6g陈胆星10g云茯苓10g

二诊39日。服药1剂,痰鸣音显著减少,余症同前。古质红、苔黄,脉沉细。上方熟附子改4.5g,继服2剂。

三诊;311日。精神比较安定,似笑非笑已减,喉间痰声已除,其他症状如前。舌质红,脉沉细。肾阴阳俱虚未复,但痰浊蒙蔽渐开,仍拟补肾益精、开窍通络之法。

处方∶石菖蒲4.5g川郁金10g远志肉6g川桂枝4.5g熟附子6g巴戟天10g大熟地15g京赤芍10g桃仁泥4.5g肉苁蓉10g大麦冬10g云茯苓10g

四诊313日。服药2剂,神志较清,舌精户除,能言但不清焚,呼之能应。大小便知觉,四肢仍痿废不用。舌质较红,脉沉细,药既应手,仍拟前法。上方桃仁改10g,桂枝改6g,加杜红花10g,继服4剂。

五诊;317日。神志已清,语言清楚,但尚有阻塞之状。大小便户能唤人帮助,四肢不能举动。舌质红,脉沉细。再拟原法。嘱服原方药5剂。

六诊322日。语言自如,有不自觉喜笑,上肢已能上举活动,有人扶持则能起坐。舌固红,脉沉细。肾精逐渐恢复,脉络逐渐流通。再拟益气滋肾,开窍通络。

处方;石菖蒲4.5g远志肉6g川桂枝4.5g川郁金10g大麦冬10g熟附子6g巴戟天10g肉从蓉10g生黄芪15g

七诊328日。服药5语言正常,不自觉喜笑亦除;能自己起坐,但无力不能持久。二便能自理。舌苔薄白、脉沉。痰浊已开,肾精渐复。再拟益气滋阴,活血通络。

处方∶炙黄芪15g全当归10g大川芎10g京赤芍10g杭白芍10g桃仁泥10g杜红花10gJ川桂枝10g熟附子10g巴戟天12g大麦冬12g北五味10g

八诊42日。服上方药5剂后,右侧上下肢活动已恢复;不仅能自己起坐,而目可在人扶持下走动,唯较乏力而已。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再拟前法。

上方加肉苁蓉10g,甘枸杞10g,服3剂。

九诊;45日。左侧上下肢已恢复正常,能独立行走,口舌干燥。舌质红,苔薄,脉沉细。肾精已复,气血已通。再拟调补气阴,佐以通络,以善其后。

处方;炙黄芪15g全当归10g潞党参15g北沙参10g大麦冬6g京赤芍10g大川芎10g桃仁泥10g甘枸杞10g大熟地15g患者又服药5剂,于1974.410日痊愈出院。

【按语】本例中医辨证属于"中风"范畴。首先表现失语、偏瘫,类似"风痱",为肝肾阴阳俱虚、痰浊蒙蔽心窍之证。故先用河间地黄饮子加减,以补益肝肾、祛痰开窍。方中以熟地、巴戟、苁蓉之类,大补肝肾之不足,又配附子、桂枝以引火归原,五味敛阴固脱,石斛、麦冬养阴生津,再用石菖蒲、远志以涤痰开窍。此方历来是治疗中风失语偏瘫的代表方剂故用于本病而获良效。后改用补阳还五汤以益气活血,以收全功。蔡老用此法治疗病毒性脑炎后遗症多例,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