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春华医案(三)

 一个大树 2021-12-21

二、苦寒通法治愈腹痛一例

苏某,男,18岁。

主诉及病史; 上腹部剧烈疼痛持续不退恶心呕叶,发热(38. 8℃)。血常规∶白细胞 16000/mm3,中性 88%。血淀粉酶 512mg%。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诊查;诊见脱腹满痛拒按,得呕而满痛不减,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口臭,小瘦短赤,舌苔黄厚质红,脉弦紧滑。

辨证∶证属脾胃积滞,气腑内闭。病起伤于饮食。

治法;虽年逾古稀,痞满燥实俱全,治宜苦寒通泄,截祛邪实为急。

处方∶生大黄 9g 枳实 9g大腹皮 6g 藿苏梗各 9g 黄芩 9g 黄连 6g 元明粉 6g(冲) 槟榔 4g 生甘草 3g 旋覆花 9g(包)

服药 2 剂,泻下垢便甚多,脘腹满痛顿松,呕吐亦止,体温下降至 37.7℃。原方生大黄改为 6g,去元明粉,继服 3 剂而愈。复检血常规及血淀粉酶均恢复正常。

【按语】 西医认为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管梗阻以致胰管及其分支内压力升高,腺泡破裂,胰液溢出,对胰腺本身及 周围组织 产生消化作用 而致。本例中医辨证为脾胃实执。和滞内阳姜老用通里攻下法快速截断邪热,直折积实,一拔其本,其病速愈。 由此可见快速截断立足于辨病辨证,治病求因,直捣病所,祛除病原,这个学术观点在中医治疗,急腹症的临床实践中,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宣清肺热、化痰截治愈咳嗽一例

汪某,女,37岁。

主诉及病史∶发热、寒战、咳嗽、胸问闷,经西医诊断为右下肺炎。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 10天,发热不退,咳嗽更剧。胸片复查;右下肺炎未见,好转。患者自己提出停用西药,请求姜老治疗。诊查;诊时咳嗽甚剧,咽痛喉痒痰黄,气急胸部闷痛,发热不退(38.4℃),鼻旁生热疱,胃纳一般,口干,大便不畅,苔黄,脉浮滑数。

辨证;证属初起风温上受,旋到痰热壅肺,无形邪热,已成有形,搏击气道,清肃失令。治法;治当宣清肺热,化痰截咳。

处方∶鸭跖草 15g 开金锁15g 鱼腥草15g 酸浆草 9g 黄芩 9g 马勃 3g 百部 9g南天竹子 6g天将壳 3 只旋覆花 9g(包) 全瓜蒌 15g 生甘草 6g

服药 7 剂后热退,咳嗽止,咽痛除,胸闷舒,气急平。肺部 X线摄片;右下肺炎已吸收。续予清肺养肺之剂调理 7天病愈。

【按语】 温邪壅遏,痰热交阻于肺,常是肺炎的主要病机。姜老认为,外感温病初起在卫当汗散截邪,若失去表散机会,无形温邪蕴肺而已成有形实质性病邪时,虽脉浮则不能再表,以免徒伤其津,而宜直化痰热、快速截邪于肺,防止进一步逆变。方中鸭跖草、开金锁、鱼腥草、酸浆 4 味药,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是控制肺部炎症的辨病药;黄芩擅清肺热,直折温邪;旋覆花、全瓜蒌肃肺化痰。此病例剧咳已有 10 天,截咳宁肺也是要务,百部、马勃、南天竹子、天将壳 4 味药是姜老常用的截咳方(此方用法详见《中医杂志》1981 11期)。由此可见,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结合的原则,掌握某种治疗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快速截断方药,疗效并不逊于西医的抗生素。快速截断的学术观点,在中医治疗外感热病的临床实践中,已被证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