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承志医案(四)

 一个大树 2021-12-21

六、清热湿、通淋排石法治愈石一例

谢某,男,57岁。

初诊1982 1026 日。

诊香∶偏左腰痛,尿意不畅,尿血,淋痛不已(尿常规; 白细胞 23,细胞满视里),脉弦,苔薄。

治法∶先予益肾宣化,排解结石。

处方∶海金沙15g 萆藤15g 云苓 15g 蒲公英 15g 瞿麦 15g 大小蓟各 10g 黄芩10g 丹皮 10g仙鹤草 15g焦车前15g(包)篇蓄草 15g生草 5g

另方∶壮腰健肾丸1瓶。琥珀末、西黄末各 5g,每日 2 次,每次各 1g调服。二诊;10 28 日。证如上述,再与原意出入。

处方∶瞿麦穗 10g 海金沙 15g(包) 川萆藤12g 篇蓄草 12g 粉丹皮 10g大小蓟炭各 12g 金钱草 30g 蒲公英 30g 仙鹤草 15g 焦谷麦芽各 20g 车前子 12g(包)甘草 5g 侧柏炭 10g 炒川断 12g4

另方;琥珀末 5g、西黄末 5g,每日2 次,每次各 1g 调服。

三诊;11 5 日。11 2 日尿常规;红细胞 24113日尿路平片;膀胱及左侧输尿管下端可见颗粒状结石阴影。膀胱结石,小便解则腹痛、腰痛。苔白脉数。湿热内阻,气化失司,治以渗利排石。

处方∶炙鸡金 10g 金钱草 20g 海金沙 10g(包)牛膝梢 10g 瞿麦穗 10g 篇蓄草 10g 净石韦 6g 生甘草 5g 焦车前 10g 桑寄生 15g 炒泽泻 10g 7

四诊;11 10 日。服排石汤后已解下米粒样结石,小便已正常,腰酸好转。做尿路平片复查;左侧输尿管下段结石消失。古黄腻,脉象细数。湿热未除,治再原方加减。

处方∶炙鸡金 12g 瞿麦穗 10g篇蓄草 10g 净石韦 6g生甘草 5g 金钱草 20g海金沙 10g(包)焦车前10g 大腹皮 12g 茯苓 10g 桑寄生 15g 5

【按语】 石淋证,乃由湿热下注、尿液煎熬成石致成,临床每见小便艰涩淋痛,并因瘀阻而致腰腹绞痛,窘迫难忍,结石损伤脉络则尿血,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何老临证常用蒲公英、草藤清解下焦湿热,海金沙、瞿麦、篇蓄草、车前子、金钱草通淋排石,大小蓟、黄芩、丹皮凉血而止尿血。琥珀能利水通淋,又善祛瘀,对石淋而见尿血者尤宜。此例仅数诊即排出结石,小便涩痛之症全消,收效甚捷。

七、麻黄汤加味愈风水一例

徐某,男,16岁。

初诊531日。

诊查;寒邪外客,面色,烘热无汗,面浮肢肿,脉数,苔薄腻。

辨证、治法;风邪上受,首先犯肺,滕理开阖不利,当予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 5g 白术芍各 10g防风 10g 黄芪 15g白芍 10g 炙草 5g羌独活各 6g 川牛膝 10g 茯苓15g车前子15g(包)炙麻黄 5g香仁 10g

二诊6 7 日。自觉发热,二便不畅,面浮肢肿。脉细数,苔薄腻。风水为患。建议进—步检查。

处方∶白术 10g 防风 10g黄芪 10g 车前子15g(包)泽泻 10g 豆豉 15g桑叶皮各 5g茯苓 15g 川牛膝 10g 葫芦壳 20g 炙草 5g 陈皮 10g 紫背浮萍10g 4

三诊6 11 日。药后身热较退,微微汗出。脉数苔薄。再予调和营卫治之。

处方;清水豆卷15g柴胡 5g防风10g黄芪 10g云芩 15g炙草 5g白术芍各 10g 羌独活各 6g 陈皮 10g 板蓝根15g 黄芩10g 半夏10g 孩儿参 20g 5

四诊;6 28 日。身热已退,汗出凑凑。脉数苔薄。当于调和营卫。

处方∶防风 10g 桂枝5g 白术芍各 10g 茯苓 15g 大豆卷 15g 西黄芪 10g 楂曲各 10g前胡 5g池菊 10g 桑叶 5g炙草 5g 陈皮 10g服星 5g7

【按语】 水肿,临床可分"阳水""阴水"。本例系"阳水"中之"风水"。风邪袭肺,肺气闭塞不能通调水道,见小便不利,面浮肢肿,身热无汗,头痛肢楚,治宜宣肺利水为主。何老先处以麻黄汤加羌活、防风等以开鬼门,茯芩、车前子洁净府。二诊后表证渐轻,已见微微汗出,宣散之药易为,豆豉、豆卷、防风、桑叶、浮萍之属,随后又增加清热之,黄荟、板蓝根。待至四诊,身热已退,汗出凑凑,则以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桂枝、芍药调和营,以为善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