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雄,1900 年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主任中医师。早年攻读航海机,械专业,1925 年毕业于福州马江海军学校,曾任文书、英语教员、翻译等职。中年入蜀,从师于成都名医顾燮卿门下,勤奋好学,深得顾老心传。 王氏行医近 50 年,对内科肝、胆、肾等疾病有独到经验,对妇、儿科亦有特长,尤其擅长治疗温热病,治疗败血症的经验使其名噪蜀中。 曾任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成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医学科学技术评审委员会委员。历任成都中医学会顾问,四川省政协委员。 主要著作有《肾病电子计算机诊疗程序》等。 一、宣肺强心补肾法治愈痰饮一例 李某,男,60 岁。 初诊∶1976年2月2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素有痰饮回疾。半月前开始恶寒发热,继之咳嗽气紧,咳痰不利,坐不能卧,心悸,脚面肿。 诊查∶脉濡弱,舌苔黄而干。 辨证∶痰饮化热,充斥肺窍,失其清肃之力。 治法∶主以轻辛开肺窍,佐微苦以降肺气。 处方∶全瓜蒌 12g 薤白 10g 生麻绒 6g干苇茎 30g 炙远志 10g 北细辛 3g 法半夏 10g 姜竹茹 10g木蝴蝶 12g淫羊藿 12g炒知母 12g炙甘草 3g云茯苓 12g苦杏仁 10g 二诊∶2 月6 日。服上方药后,咳嗽气紧减轻,但咳痰仍不爽利,跗肿渐消,纳少,自觉吸气困难。以强心、宣肺、纳肾为治。 处方;制附片 24g干薤白 10g生麻绒 6g云茯苓 12g炙远志 10g白蔻仁 6g姜竹茹10g 法半夏 10g木蝴蝶12g川桂枝10g苦杏仁10g炙甘草 3g淫羊藿12g 服上方药后症状续减。继以温阳化饮、强心纳肾法治之近 3 个月,病愈上班。 【按语】 本例患者痰饮多年,近因感受冬令寒邪而引动内饮,半月之后虽外邪已去,但肺气未得清肃,饮邪郁遏而有化热之势,舌苔见黄色。故以辛微苦之剂以宣畅肺气,则饮邪可利,无化热之虞。用药后肺气渐畅,舌苔由黄转白,脉象缓弱。脾肾阳虚为痰饮之本,故转以温肾纳气、运脾化饮、佐强心宣肺为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谓∶"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病员久病痰饮,正虚而邪滞,脉缓弱,舌苔白腻,是脉气,与病证相应,故预后佳良,正如《素问●刺志论》所谓;"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之者病。" 二、养血凉血、益气安胎法治愈胎漏一例 臧某,女,24 岁。 初诊∶1975年7月12 日。 主诉及病史:妊娠2 个月,阴道流血,其色鲜红,夹有小血块,腰痛,小腹作胀,食少,大便干结,1周不解。 诊查∶脉细弱,舌边红,苔白质润。 辨证∶气虚血热,胎元不固。 治法∶主以益气养血,佐凉血安胎。 处方;生黄芪 24g红人参 10g川当归 10g炒白芍 15g 劳麻根24g阿胶 10g(烊化)柏子仁10g桑寄生 15g 炒杜仲 20g 云茯苓 12g炙甘草 3g 枯黄芩 10g 复诊;7 月 15 日。上方药服 2 剂流血即止,小腹痛减,大便已通,纳食亦增,惟腰仍痛。脉舌同上。效不更方,上方药再服 2剂。 三诊∶诸症消失。 【按语】 病员妊娠而 阴道流血,且脉细弱,属气虚血弱、胎元不固,故以泰山磐石饮合胶艾四物汤法加减用之。方中四君合芪、归、芍以补益气血;阿胶养血止血;桑寄生、杜仲益肾以固胎气。因其便结、舌红,是有热象,故加黄芩、学麻根以凉血安胎。方中柏仁是王老临床用药经验,因柏仁强心,心主血,凡月经不调、月经过多用之,每获良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