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希知医案(五)

 一个大树 2021-12-21

十、茵陈蒿汤合胃苓汤治意黄疸、水臌一例

王男,52 岁。

主诉及病史∶因黄疸、水膨住本市南岸某市立医院。该院邀请某医学院教授与余会诊。患者起病半个月余,起初感脘腹作胀满,厌油,食少纳呆,时有恶心欲呕,大便微溏,以后腹胀日渐加重,目睛发黄,迅即蔓延全身呈重度黄染。近几日来腹大如鼓,腹水明显,呈蛙腹式。

诊查.舌苔白厚腻,脉濡软。血清胆红质 13.8mg%。黄疸指数 220 单位.谷丙转氨酶 850

单位。

辨证∶某教授诊为重症病毒性肝炎。余从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湿重于热,胆汁溢泄,发为黄疸,湿阻中焦,气滞水停,发为水臌。

治法∶利湿清热、行气利水治之。方用茵陈蒿汤合胃苓汤。

处方∶茵陈 30g 栀子 9g 制大黄 9g 苍术 10g 厚朴 9g 陈皮 10g 白术 12g 茯苓 30g 猪苓15g 泽泻 30g 桂枝 9g 广藿香15g 法半夏 10g

服药 3 剂,腹胀大明显减退,周身黄染减轻,不呕恶,复查血清胆红质降至 4.2mg%,主管医生疑有误,当日复查仍为 4mg%。守原方继服药 3 剂,血清胆红质又降至 2.4mg%,黄疸指数降为 58 单位,全身黄染明显减退。守原方再进药 3 剂,全身黄染极轻微。谷丙转氨酶 68 单位,胆红质1.8mg%,黄疽指数12 单位。原方大黄减量为 6g,栀子减量为 6g,茵陈减量为 15g。继服药 5 剂,全身黄染退净,诸症悉明显减退,腹不大而软,无腹水征,饮食明显好转,肝功全部正常。改用柴芍香砂六君子汤调理 2 周而愈。

【按语】本例黄疸系湿重于热,而用茵陈蒿汤者,以余临床所见,如此重症黄疸,不用大黄直入,鲜能斩关取胜,况配胃苓汤、除湿汤,则祛湿之力足矣。

十一、血府逐瘀汤减治愈臌胀一例

巩男,53 岁。

主诉及病史;因腹胀日渐增大已 3 个月余,门诊以肝硬化腹水收入住院。患者于半年来常在食后脱腹胀满不适,嗳气、矢气后腹胀可稍缓。近3个月来,腹胀不消,食后益甚,且逐渐增大,经医院检查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服药腹胀不减,嘱服中药而来我院求治。

诊查;患者颈胸部皮肤血丝缕缕,腹胀大如鼓,腹硬满呈球形、腹筋起,仰卧位腹前壁鼓之有声,脐旁两侧以下鼓之成实,移动其卧位时,则浊音亦随之移动,冲击腹部,左上部可触及瘤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沉涩。

辨证∶诊为臌胀,证属肝脾血瘀。

治法∶以活血化瘀之法。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柴胡 10g 枳壳10g 赤芍15g 当归尾12g 川芎 9g 桃仁 9g 红花 9g 川牛膝 12g桔梗 6g丹参 15g鳖甲 30g益母草 30g车前草 30g

水煎服 36 剂,臌胀渐次消退。后用柴芍香砂六君子汤加活血化瘀药服 40 余剂,诸症悉退,胃纳增加,二便正常,精神良好,体重增加。

【按语】臌胀一证,从余之临床所见,凡腹坚满呈球形者,乃为瘀阻甚所致(门静脉高压重),此时不仅水停,而且气聚亦甚,消退此类腹水,较难而缓慢;若腹形胀大如蛙腹式者,则瘀阻较前者为轻,消退腹水亦较前者稍易。二者均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前者(腹如球形)虽气聚甚,病者腹胀甚难忍,若徒用行气药亦难收效,必加重活血化瘀药始可收效。余用血府逐瘀汤,意在取其四逆散之疏肝,俾利气血之疏泄,合桃红四物重在活血化瘀。余用此方为基本方治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之腹水,常获满意之疗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