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1-12-21

刘渡舟,1917年生,辽宁省营口市人。中医教授。少年时代曾随王志远、谢泗泉两位医师学习中医 7 年之,久。1956 年调北京中医学院工作,从事伤寒教学 30 余年,对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有所深化。从事中医临床 40 余年,以水气病、湿热病、痰饮病、肝胆病、心病、脾胃病为见长,又擅用经方,是当代的经方家。

主要著作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金匮要略诠解》、《新编伤寒论类方》、《肝病证治概要》等。

刘氏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桃李满天下,在国内伤寒学派中有一定影响;在日本出版了刘氏的《中国伤寒论解说》,对日本汉方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学报》总编、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一、桂枝汤治疗异病验案三例

例一桂枝汤治愈时发热自汗出案李某,女,53 岁。

主诉及病史∶每天发热汗出两三次,病程 1 年。饮食二便尚可。曾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 20余剂无效。

诊查∶切其脉缓软,视其舌淡苔白。

辨证;证属营卫不和。夫营卫者,阴与阳也。营卫谐和,则营阴来济卫阳,而热则不发;卫阳来护营阴,而汗则不出。今营卫不和,各行其是,两者不相将,故时发热而自汗出。

治法∶当调和营卫,和其阴阳,使营卫相依则病愈。为疏桂枝汤方。服药后取微汗而療。

【按语】本案病情与《伤寒论》54 条相符合。54 条谓"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投以桂枝汤果然"微汗而瘳"。但何以前医误认为阴虚发热,应注意本案患者的舌象,舌淡苔白很少见于阴虚发热者,阴虚发热者,大都舌红乏津或少苔或苔剥脱。更何况脉象缓软而不是阴虚发热的细数脉,四诊合参即可否定患者属阴虚发热的辨证。

例二 桂枝汤治愈荨麻疹案 男性患者,60 岁。

主诉及病史;患荨麻疹,瘙痒钻心难忍,数月不愈。              诊查;切其脉浮而缓,并见汗出恶风之证,视其舌苔白润。                                      辨证;证属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风疹"患。             治法∶宜驱风,调和营卫。处方∶桂枝汤。

药后啜粥取汗,则痒止疹消,脱皮屑盈掬。

【按语】考《伤寒论》中并无桂枝汤主治草麻疹之论。但"汗出、恶风、脉浮而缓"为桂枝汤证表现。风邪伤干肌表,营卫不和而发为荨麻疹。虽主症不同,但针对相同病机用桂枝汤,正是"异病同治"之意。

例三 桂枝汤治愈汗出偏沮案  孙某,男,39岁。

主诉及病史∶左半身经常出汗,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分明。         诊查∶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

辨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此证脉浮而缓,为虚风在经,营卫不调,左右气血不和,以致阴阳乖戾而为病。

治法∶解肌发汗,调和阴阳,调谐气血以纠其偏。处方∶桂枝汤。

服药后啜粥取微汗,从此其病获愈。

【按语】本案汗出偏沮,若发汗治其右,则与左半身不相宜;若敛汗治其左,则与右半身不适合,二者之间唯有调治一法,而调和营卫者,当首推桂枝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