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1938年生,天津市人。主任中医师,中医教授。1962 年北京中医学院首届毕业生。毕业后留校工作,曾长期跟随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教授临床应诊,学术思想上深得董氏真传。临床擅长内科,尤其对中医脑病(神经内科)的研究,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实践上有比较丰富的经验;主持中风病诊视规范及辨治规律的临床研究,曾获北京市 1985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由他担任负责人的《中风病血瘀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风病系列方药临床研究》和《急证中风病科研》等几项研究工作,均为国家级科研专题;在科研设计和思路方法上,均有独到之见。 主要著作有《中医健康文库脑血管病》,已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实用中医内科学》撰写脑系统病部分计9万余字。此外还在国家和省级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1983 年晋升为副教授,1986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 历任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务部主任、常务副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中医学院院长。曾任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兼护理系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副主编,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 一、清肝熄风、活血通络法治愈口僻一例 崔某,女,19 岁。 主诉及病史;素常月经后错,色黑有块,本月延期半月未至,头晕口苦,心烦易急,躁汗频多。午睡贪凉,临近窗口,突受外风,发为右侧口眼歪斜(周围性面瘫),前服防风通圣丸及牵正散加减约一周未见明显效果。 诊查∶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细弦稍数。 辨证∶为肝经郁热,邪热外蒸,以汗出受风,是外邪引动内风,现无表证。 治法∶治拟清肝熄风,活血通络。 处方;夏枯草15g 钩藤 30g 菊花10g 黄芩10g乌稍蛇 6g地龙 10g赤白芍各10g 草红花 10g 鸡血藤15g 川牛膝15g 水蛭 6g 服药3剂明显好转,服药至9剂而愈。 【按语】患者素有瘀血内阻,故诊见月经后错,色黑有块;血瘀气滞,瘀久化热,引动肝火,上扰心神,干犯清窍,故头晕、口苦、心烦;外感风邪引发肝火,循经上扰,阳化风动,以致口僻不遂,故用清肝熄风,活血通络法。方中夏枯草、黄芩清肝火,钩藤、菊花另加乌梢蛇清肝熄风,地龙、赤白芍、红花、鸡血藤、川牛膝及水蛭活血通络,川牛膝尚能引血下行,取血行风自灭之意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