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百灵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1-12-21

韩百灵,1909年生,辽宁省台安县人。中医教授。世医出身,自幼习诵四书五经。弱冠之年,拜晚清秀才臧鸿儒为师,攻读诸子百家文选。13岁时,不堪民间缺医少药之苦,立下弃儒学医之志,遂潜心岐黄,私淑长沙,博览唐宋金元明清诸家之言,总以老庄之道、阴阳之理统御其学。闲暇之时,广交益友,遍访良师,承仰吉林名医韩秀实、王化三,悉得真传,历时九载,医学甚丰。1930年,经考试获得中医师证书,从此跻身医林,至今执业50余年。

韩氏临床精通内、妇、儿科,尤擅长中医妇科。曾任黑龙江中医学院教授、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省高教局技术顾问、省政协委员、光明函授中医大学顾问、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等职,并有中医妇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著作除《百灵妇科》、《中医妇产科学》(主编)外,还曾在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一、滋水涵木、助水行舟法治愈经闭一例

陈某,女,35岁,已婚。

初诊19858月。

主诉及病史18岁月经初潮,每二三月一行,经量正常。婚后五孕一产,产后流血较多。此后月经至今未潮,年逾两载,虽治亦无转机。

诊查;平素头眩健忘,目涩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夜寐多汗。舌红无苔,脉弦细数。

辨证∶证属肾气未充,肝失濡养,精血不足,胞脉虚空,无水舟停。

治法;投以添精养血,补阴清热之方。

处方∶炙鳖甲15g龟板20g生地25g当归15g白芍20g山萸肉15g阿胶15g地骨皮15g盐柏10g白薇15g水煎服,10剂。

二诊;口干、目涩、盗汗悉减,头眩耳鸣症除。舌脉同前。原方减白薇,加杜仲、川断各20g,继服药10剂。

三诊∶腰膝渐觉有力,精神爽慧,小腹、乳房微胀,有经血欲潮之感。脉转弦滑。宗二诊方减炙鳖甲、地骨皮、盐柏、阿胶,加巴戟、牛膝、益母草各15g,白芍易赤芍。嘱服药3剂。

四诊∶月经来潮,行经2天,量少,色淡红。舌红苔薄,脉弦缓。

处方∶熟地20g山药15g白芍15g枸杞15g川断20g杜仲20g牛膝15g寄生15g女贞15g旱莲草15g仙灵脾20g仙茅20g

水煎隔日一服,经期停药,经后再依法服之。经过3个月的调治,患者终于月事如期,获得痊愈。

【按语】本案经闭属精血不足,无水舟停。全由先天肾气尚未完实,婚后产众亡血所致。依乙癸同源、精血互生之理,施滋水涵木、助水行舟之法而收全功。

二、黄连温胆汤治愈妊娠恶阻一例

许某,女,25岁,已婚。

初诊1975年秋。

主诉及病史∶婚后半年,停经50余日,尿妊娠试验(+),诊为早孕。近10日内,呕恶懒食,不欲闻食臭,食入即吐,不食亦呕,口泛酸苦,吐黄绿色水,带有血丝。病后痛苦异常,虽延医数人而病势不减。

诊查∶余见其神疲体瘦,面红唇干,善作太息,舌红苔黄燥,脉呈弦滑数象。询知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溲黄赤。

辨证∶实属肝胃郁热之证。

治法∶遂拟清肝和胃法治之。

处方∶黄连15g芦根15g麦冬15g竹茹15g茯苓15g橘红15g枳实15g大黄3.5g

水煎服,2剂。

二诊∶服药已,呕吐稍止,大便通,可日进碗许粥汤。舌红苔微黄,脉息稍转平和,不似前者有力。前方加白芍、生地各15g。继服药4剂。

三诊;已止,饮食如常。脉滑而缓,此肝胃平复之象。勿需服药,嘱其调养情志,慎戒房事,可保万全。

【按语】《沈氏女科辑要》云;"呕吐不外肝、胃两经病。"《女科经纶》载;"恶阻呕吐,大抵寒者少,热者多。"恶阻从肝从胃从热论治,此先,贤遗意也。本案在病机上着眼于肝胃郁执治疗上清肝所以摄纳肝阳,使肝热得除,肝郁得伸;和胃所以调畅胃气,使逆气得平,腑气得通。郁热除,肝胃和,恶阻焉能不愈?!是以便秘者用少量大黄,旨在清热通秘,兼能降逆止呕,有一举两得之功,而绝无堕胎之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